首页 > 唐代诗人 > 沈佺期的诗 >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朝代:唐代诗人:沈佺期时间:2023-04-06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
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
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
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鞲。
禊堂通汉苑,解席绕秦楼。
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无亭不驻马,何浦不横舟。
舞籥千门度,帷屏百道流。
金丸向鸟落,芳饵接鱼投。
濯秽怜清浅,迎祥乐献酬。
灵刍陈欲弃,神药曝应休。
谁念招魂节,翻为禦魅囚。
朋从天外尽,心赏日南求。
铜柱威丹徼,朱崖镇火陬。
炎蒸连晓夕,瘴疠满冬秋。
西水何时贷?南方讵可留。
无人对炉酒,宁缓去乡忧。

诗人沈佺期资料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作者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 查看详情>>

沈佺期古诗词作品: 《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 《初达驩州·流子一十八》 《王昭君·非君惜鸾殿》 《夜泊越州逢北使》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 《被弹》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送韦商州弼·会府应文昌》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叠韵·贞人不受怜》 - - 卢世㴶 - - 贞人不受怜,志士多遐想。反舌久无声,中林来悦响。
  • 古诗《浴蚕·曾读豳风七月篇》 - - 弘历 - - 曾读豳风七月篇,迟迟日景丽光天。新蚕未起先宜浴,盆满明波人满川。
  • 古诗《玉井·登高摘水花》 - - 陈宓 - - 登高摘水花,永怀唐儒宗。若识真古意,何须最高峰。
  • 古诗《江南曲·湘云剪舞衣》 - - 胡奎 - - 湘云剪舞衣,楚月裁歌扇。荡舟莲叶深,羞与郎相见。
  • 古诗《题九子山图、赠种瓜老人》 - - 林散之 - - 记从狮子下峰尖,别后云峦四十年。我已苍颜君白发,寒山拾得两神仙。
  • 古诗《次韵王敏文待制燕京杂咏》 - - 来复 - - 凤池凉翠滴梧桐,白发祠官侍内宫。见说御前催草诏,水精帘映玉屏风。
  • 古诗《登杨木顶边楼》 - - 戚继光 - - 岁月堪嗟胼胝深,与君此日重登临。曾知往事惟衰鬓,莫话新愁但赤心!已觉竦身天尺五,都忘侧足地千寻。神工更欲增奇绝,螮蝀双飞抱碧岑。
  • 古诗《题道士郑渭滨诗卷》 - - 冯去非 - - 江湖曾是饮清波,笔染霜华秋最多。梦里诵君新句子,觉来无奈月明何。
  • 古诗《杂忆诗·夏日初长最泥人》 - - 凌义渠 - - 夏日初长最泥人,半瓯擎到强沾唇。年来守净诚何意,蔬笋无多引箸频。
  • 古诗《秋怀·生来不饮酒》 - - 张邦奇 - - 生来不饮酒,一酌己深醉。况兹秋夜长,气清不成寐。庭柯欲凋黄,野草忽改翠。藤蔓空百寻,迎风见轻脆。乌获轻千钧,首阳甘困悴。苟非松柏性,何以禦寒岁。
  • 古诗《读书丁家洼杂咏》 - - 戴亨 - - 不出繁华境,焉知避世心。泉清消俗虑,云淡静尘襟。鹭浴盘涡浅,莺巢接叶深。物情欣自得,相对惜春阴。
  • 古诗《宝云寺·山下烟光碧玉溪》 - - 廖刚 - - 山下烟光碧玉溪,竹间禅寂白云扉。高僧久住清凉国,应笑风尘满客衣。
  • 古诗《绝句九绝·肘后虚金印》 - - 邹浩 - - 肘后虚金印,梅仙职偶如。升高元自下,功业异时书。
  • 古诗《游仙诗·玉佩连浮星》 - - 张华 - - 玉佩连浮星,轻冠结朝霞。列坐王母堂,艳体餐瑶华。湘妃咏涉江,汉女奏阳阿。
  • 古诗《昨夜·昨夜阴风刮地鸣》 - - 施枢 - - 昨夜阴风刮地鸣,乱敲窗纸梦魂惊。壁寒剥落泥成片,屋老漂摇瓦作声。野市霜明人迹险,官河水冷客舟横。翻思带甲眠戈者,何幸吟身傍帝城。
  • 古诗《松风阁韵·飞花数点雨初歇》 - - 裘万顷 - - 飞花数点雨初歇,啼鸟一声春正长。读罢黄庭了无事,旋安银叶试炉香。
  • 古诗《辛已老人生旦》 - - 陈文蔚 - -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炯然双眸且...
  • 古诗《太上皇后阁·浮云仙殿切昭回》 - - 王珪 - - 浮云仙殿切昭回,甘露通宵滴玉杯。 金锁才开团扇入,圣神天子问安来。
  • 古诗《辟司徒妻·仓皇问君父》 - - 刘克庄 - - 仓皇问君父,忠孝两关心。 绝胜杞梁妇,惟知哭藁砧。
  • 古诗《仙人棋》 - - 刘迥 - - 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 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 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