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潘世恩的诗 >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朝代:清代诗人:潘世恩时间:2023-04-06
五年软红里,不到赞公房。
笑我如老杜,无诗及海棠。
今来访名友,得此占群芳。
为尔留春住,门前车马忙。

诗人潘世恩资料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作者潘世恩

生卒:1770-1854。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初名世辅,字槐堂,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授修撰。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傅。卒..... 查看详情>>

潘世恩古诗词作品: 《赠陈继昌联·畿辅为屏》 《中秋对月有怀》 《赠阮元致仕联》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诗冢歌·九龙之麓梁溪旁》 《石梁雨来亭联》 《六月二十四日钟仰山侍郎黄树斋太史招同吴兰雪刺史张亨甫明经净业湖观荷》 《挽何凌汉联·桃李接新阴》 《将赴都门率莹绶两儿至吾与庵遍游白云法螺藕花诸精舍》 《自挽联·乡梦久无凭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于韶景轩作歌》 - - 弘历 - - 韶景轩故我题名,由来三十馀年已。曾未拈毫一经咏,斯亦荒略殊甚耳。既而思之颇有说,日用不知系传旨。莫不饮食孰知味,君子之道诚鲜矣。
  • 古诗《舟次横浦·五云一水入南安》 - - 德清 - - 五云一水入南安,万叠山回六六滩。行到水穷山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
  • 古诗《七言·乱云堆里表星都》 - - 吕岩 - - 乱云堆里表星都,认得深藏大丈夫。绿酒醉眠闲日月,白蘋风定钓江湖。长将气度随天道,不把言词问世徒。山水路遥人不到,茅君消息近知无。
  • 古诗《丹夜舟中即景同眉叔》 - - 曹寿铭 - - 晚理东皋楫,言寻北郭庐。林昏霜气聚,江静月轮孤。山势临流险,村容带树枯。衡门知不远,隔水市镫疏。
  • 古诗《寄方中上人·竹径柴扉客过稀》 - - 王翰 - - 竹径柴扉客过稀,落红满地绿依依。怀人独立沧江上,几度扁舟兴尽归。
  • 古诗《芙蓉堂和严丈韵》 - - 韩淲 - - 绿遍小池头,胡床一日幽。乍晴人意惬,欲暮鸟声流。只道耽閒趣,那知接胜游。红尘飞不到,城府亦山丘。
  • 古诗《春晴携儿女嬉游园池间》 - - 陈三立 - - 嫩绿初肥杨柳丝,池头照影一携儿。暖风薄醉成滋味,屋角盘鹰欲下时。
  • 古诗《八景诗·橘乐山》 - - 王渐逵 - - 绰约敝姑射,倏忽归鸿濛。谁云橘中乐,不减商山翁。
  • 古诗《十二月十八日》 - - 袁宏道 - - 淋淋沥沥行,仄仄
  • 古诗《雨沟·雨脚飞来碧嶂头》 - - 乾隆 - - 雨脚飞来碧嶂头,周防已作未然愁。落空任洒人形帐,就下都归之字沟。㶁㶁应知看立涸,涓涓且拟听新流。奚童畚锸勤疏凿,底虑棼丝镇相缪。
  • 古诗《皇帝寿乐曲·五举酒用老人星见之曲》 - - 崔敦诗 - - 奕奕南极,应期曜灵。祥晖昭衍,次丙躔丁。事垂汉史,名著甘经。锡符祚圣,亿万斯龄。
  • 古诗《别黄白仲·裘自蒙茸剑陆离》 - - 佘翔 - - 裘自蒙茸剑陆离,一尊临别泪双垂。伤时书敢怀孤愤,去国歌堪托五噫。天际愁魂青草断,山中归梦白云知。故人回首风尘隔,把臂江湖未有期。
  • 古诗《淳熙七年春帖子》 - - 崔敦诗 - - 欲识春回处,长生大帝家。万年枝耸翠,千岁果开花。
  • 古诗《送李山甫赴熙州》 - - 强至 - -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 古诗《伤王都官正卿》 - - 刘攽 - - 巍然积德门,识此贵公孙。譬彼芝兰秀,行看鸿鹄轩。谁令武子死,无复孟尝言。寂寞繐帷暝,流尘空酒樽。
  • 古诗《后秋兴·羽檄横飞建旆斜》 - - 钱谦益 - - 羽檄横飞建旆斜,便应一战决戎华。戈船迅比追风骑,戎垒高于贯月槎。编户争传归汉籍,死声早已入胡笳。江天夜报南沙火,簇簇银灯满盏花。
  • 古诗《风蝶令·绣枕扶还怯》 - - 黄燮清 - - 绣枕扶还怯,罗衣著尚单。一年春已病中完。底事东风犹作不情寒。绿意诗难写,黄昏酒易残。冷萤拖月上栏干。可惜无人同倚画楼看。 
  • 古诗《小游仙·阆风妙圃剧清凉》 - - 翁同龢 - - 阆风妙圃剧清凉,不愿升天便退藏。留取世间真道德,看人扼腕献奇方。
  • 古诗《出南康府城西门望庐山云气》 - - 翁方刚 - -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半日竹舆上,泠风有余善。...
  • 古诗《孙豫让·漆身吞炭意何求》 - - 林英男 - - 漆身吞炭意何求?国士还当国士酬。剔骨焚根诛老九,弃夫覆水岂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