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奇玉的诗 >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

朝代:明代诗人:李奇玉时间:2023-04-06
方花础润气氤氲,静对薰炉柏子焚。
夜半雨声新水涨,枕边流出一溪云。

诗人李奇玉资料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作者李奇玉

介绍:明浙江嘉善人,字元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汝宁知府。有《雪园易义》。明浙江嘉善人,字元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汝宁知府。有《雪园易义》。..... 查看详情>>

李奇玉古诗词作品: 《潭柘寺读书·读书潭柘巅》 《过京口·萧条书剑下关河》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居·方花础润气氤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三并头莲·一架红莲绚綵霞》 - - 赵翼 - - 一架红莲绚綵霞,并头三朵合奇葩。朝恩已倖加三品,敢复矜称一品花。
  • 古诗《法性寺·碧眼少林专面壁》 - - 张诩 - - 碧眼少林专面壁,西来意旨本无传。翩翩只履西归去,留下桃花备问禅。
  • 古诗《闲情赋并序·夫何瑰逸之令姿》 - - 陶渊明 - -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汎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馀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
  • 古诗《雪兔·山川雪模糊》 - - 邵宝 - - 山川雪模糊,明视明如月。高秋夜气清,犹怀广寒阙。
  • 古诗《偈·未离兜率》 - - 释道宁 - - 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日日日从东畔出,朝朝鸡向五更啼。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 古诗《山居诗·一天红日晓东南》 - - 清珙 - - 一天红日晓东南,自拔青苗插瘦田。布䄌半沾泥水湿,归来脱晒竹房前。
  • 古诗《县斋感怀·前朝官政似无端》 - - 张咏 - - 前朝官政似无端,彭泽先生百日还。堪愧崇阳九河客,明时不敢自归山。
  • 古诗《浣溪沙·日日枝头堕粉香》 - - 叶纨纨 - - 日日枝头堕粉香。东君何事苦匆忙。鸟啼花落送韶光。泪蹙翠山情杳杳,闷连青海思茫茫。含颦无语立斜阳。
  • 古诗《杂兴·散帙挥毫总不忺》 - - 林逋 - - 散帙挥毫总不忺,病怀愁绪坐相兼。苔痕作意生秋壁,树影无端上古帘。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惟应数刻清凉梦,时曲颜肱兴未厌。
  • 古诗《再送梁子嘉先生》 - - 洪繻 - - 昨日先生书,言归及秋馀。今秋已将尽,难驻先生车。凉风起天末,木落声徐徐。沧海日已深,故园日已疏。作客虽云乐,未若在家舒。何以远送君,白云近所居!
  • 古诗《和王定国·还朝便与山水疏》 - - 晁补之 - -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 古诗《瑞莲亭·蝉鸣竹树水鸣蛙》 - - 周洪谟 - - 蝉鸣竹树水鸣蛙,耳热呼卢兴未赊。玉井匀来甘冷味,平看并蒂映清华。
  • 古诗《拟陈思王仙人篇》 - - 李长霞 - - 至人乘化游,托迹在元冲。整驾紫濛野,迈迹过崆峒。云气交神衢,扶辖来天风。八龙何婉婉,蹑景无遗踪。紫房深窈窕,绛阙渺瞳昽。仙人多俦侣,来往骖轻鸿。素节莅金母,青裙来玉童。宓妃拂瑶瑟,青女叩清钟。张乐列丹台,灵奏声骇空。大明讵显晦,羲娥互西东。俯首望尘寰,天路谁能通。培塿见五...
  • 古诗《浏阳五咏·飞鴳亭》 - - 杨时 - - 芙蓉彫尽蕙兰芳,杖屦翛然一漫郎。凫鹤短长宁复问,但知鹏鴳两相忘。
  • 古诗《奉题座主宗伯公松下读书图》 - - 查慎行 - - 阶庭兰玉看初成,万卷传家抵百城。他日松风吹几杖,执经犹有老门生。
  • 古诗《朝霞洞·何事杯深若邀月》 - - 员兴宗 - - 何事杯深若邀月,端有空明供眼缬。朝霞□合当朝餐,绝胜石髓坚如铁。
  • 古诗《夏夜山中喜雨》 - - 赵湘 - - 何峰云共出,一夜洒山檐。爽气连灯湿,凉声得树兼。醉吟还有意,卧听似无厌。已约凌晨起,泉声自捲帘。
  • 古诗《寄人·懒听诗书散满床》 - - 曾巩 - - 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 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 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 古诗《和曾少卿婺学建稽古阁三贤堂》 - - 姜特立 - - 君侯敏手镇星城,杰阁巍堂指日成。 经籍大恢新教化,英贤重振旧声名。 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 一唯家传人供仰,盍将此道觉诸生。
  • 古诗《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 - - 方逢振 - -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 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 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 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 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 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 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 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