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雯的诗 > 生查子·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生查子·秋夜

朝代:清代诗人:李雯时间:2019-03-06
风动碧琅玕,翠户生寒浅。斗账宿鸳鸯,绣被双鸾偃。
独自拥双鬓,不觉银缸暗。明月下梧桐,玉漏迟金剪。

诗人李雯资料

生查子·秋夜作者李雯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人。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三年南..... 查看详情>>

李雯古诗词作品: 《生查子·生叩红》 《苏幕遮·花影深帘重》 《南乡子·闺情》 《一斛珠·雨痕新过》 《风入松·离别》 《玉楼春·秋思》 《柳梢青·金泥》 《小重山·写怀》 《浪淘沙·早起》 《渔家傲·新柳

生查子·秋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生查子·秋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浿江楼舡题咏》 - - 崔庆昌 - - 水岸悠悠杨柳多,小舡遥唱采莲歌。红衣落尽秋风起,日暮芳洲生白波。
  • 古诗《斗黑麻·自古姻缘事非偶然》 - - 朱权 - - 自古姻缘事非偶然。五百年来赤绳系牵。儿今去。听教言我的儿。你到王门做媳妇。勿慢勿骄。必钦必敬。。孝顺姑嫜。数问寒喧。合:灯前泪涟。生离各一天。它有日归宁。吾心始安。
  • 古诗《沿湖岸过玉带桥一韵》 - - 弘历 - - 湖口长桥锁玉河,常时桥下漾舟过。肩舆偶欲循西岸,绿意回苏阅菜坡。
  • 古诗《霜天晓角·外萧嵩美髯上》 - - 汤显祖 - - 外萧嵩美髯上:江南云树。冷落青门庶。萋萋芳草似怜予。有路长安怎去。
  • 古诗《过孔城宿黄元实寓却赠》 - - 钱澄之 - - 孔城近是冲繁地,宅枕桥头是尔家。有榻不眠频让客,过门相识必停车。閒行自得郊原趣,厌坐难听市井哗。生计总教儿辈理,私泥小灶独煎茶。
  • 古诗《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 - 屠滽 - -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 古诗《踏莎行·檐马喧晴》 - - 赵尊岳 - - 檐马喧晴,林鸦绕暝。无情寒暖浑无定。因风起絮作牵萦,游丝肯为相思静。去日华笺,年时粉镜。高楼何处传归信。回环心字玉炉熏,倦余惆怅还成醒。
  • 古诗《大衍易吟·泰变即为蛊》 - - 方回 - - 泰变即为蛊,否变仅为随。元祐绍圣事,至今心骨悲。
  • 古诗《送省掾郭仲仁行》 - - 耶律楚材 - - 兰省而今已预名,还乡衣锦也为荣。辽阳干事须详悉,速驾星轺上玉京。
  • 古诗《颂古·雨散云收后》 - - 释师范 - - 雨散云收后,崔嵬数十峰。王维虽敏手,难落笔头踪。
  • 古诗《鲁少卿挽词·棣萼仪鸳缀》 - - 楼钥 - - 棣萼仪鸳缀,翛然两鬓斑。时清嗟岁晚,游倦得身闲。人在羲皇上,经传伯仲间。桂枝芳未已,何止倍燕山。
  • 古诗《送人还旴江·新凉生白苎》 - - 黎扩 - - 新凉生白苎,游子倍凄然。客思秋砧外,乡心旅雁前。西风千里道,斜月五更船。亦有还家梦,随君到汝川。
  • 古诗《骑牛·长松之下野溪滨》 - - 乾隆 - - 长松之下野溪滨,牛背居然见若人。吴趋解元多识古,不知为宁抑为陈。
  • 古诗《春霖·咫尺东郊路》 - - 韩琦 - - 咫尺东郊路,春霖绝未通。销闲生弈思,醒睡费茶功。楼迥昏昏雾,窗寒霎霎风。待晴桑陌上,五马恣
  • 古诗《试郭生笔·金华山中仙》 - - 刘宰 - - 金华山中仙,委蛇霜雪明。君于何处得,束缚封管城。大白真若辱,脱帽甘沉冥。世有扬子云,犹堪草玄经。
  • 古诗《桐轩·轩外梧桐碧两行》 - - 满维端 - - 轩外梧桐碧两行,跳空阑槛枕西堂。风条弄日摇窗幌,露叶惊秋坠井床。静想还思理琴瑟,高吟惟恐引凤凰。谁怜不种朝阳地,但爱清阴作晚凉。
  • 古诗《过宋御教场址是累朝观潮处》 - - 钟渊映 - - 尚忆宸游处,严城列会同。观涛临曲水,驰道拟回中。翠盖朝承露,芝旗晚引风。言驱七萃士,齐试六军雄。将帅咸思奋,君王自即戎。冯夷朝幕府,罗刹蔽艨艟。松下秦皇辇,云间夏后宫。瑞烟浮五色,仙乐听三终。白马来何疾,吴儿技最工。拔河传往事,超距倏乘空。喷薄凌春雪,氤氲接彩虹。蜃楼从地...
  • 古诗《箕山有怀·处治能忘贱》 - - 毛奇龄 - - 处治能忘贱,居然遂尔超。知时来避禹,生世几逢尧。石蔓披香褐,山菘掩翠瓢。嵩高栖息地,一望在青霄。
  • 古诗《袁将军邀饮蓬莱阁和汝思作》 - - 王世贞 - - 悬梯阁道倚蓬莱,地尽天空鸿雁回。日似海人珠捧出,山疑秦帝策驱来。千秋未假徐生药,六月长留袁绍杯。为问异时陵陆改,始知尘世有仙才。
  • 古诗《梅·杨花榆荚风流浅》 - - 谢逸 - - 杨花榆荚风流浅,秾李夭桃气味凡。只有寒香无俗韵,不烦吹笛恼掺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