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元膺的诗 > 十忆·忆笑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忆·忆笑

朝代:宋代诗人:李元膺时间:2023-04-06
从来题目值千金,无事羞多始见心。
乍向客前犹掩敛,不知已觉钿窝深。

诗人李元膺资料

十忆·忆笑作者李元膺

李元膺,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 查看详情>>

李元膺古诗词作品: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一落索·天上粉云如扫》 《浣溪沙·乞与安仁凉鬓霜》 《十忆·忆行》 《十忆·忆坐》 《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 《十忆·忆颦》 《洞仙歌·廉纤细雨》 《十忆·忆笑》 《一落索·天上粉云如扫

十忆·忆笑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忆·忆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记事·天生猛兽亦云稀》 - - 李穑 - - 天生猛兽亦云稀,夹镜双瞳腰十围。城底有狐应落胆,只缘当日假渠威。
  • 古诗《病中作·世上忽有我》 - - 袁枚 - - 世上忽有我,非我情愿来。世上忽无我,非我有去怀。来既不可知,去亦不必考。只嫌世上人,来去何时了。
  • 古诗《走笔谢大王寺文师送炭》 - - 李奎报 - - 年年贶炭色如䃜,喜及寒儿与冻妻。算得重恩如岳峻,赛期遐寿与天齐。
  • 古诗《白鼻騧·何处驰来白鼻騧》 - - 孙传庭 - - 何处驰来白鼻騧,银鞍金勒总豪华。笑看红袖飘飘处,道是垂杨第几家。
  • 古诗《送舍弟之鄱阳居》 - - 刘长卿 - -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 古诗《浣溪沙·才过清明上巳天》 - - 丁榕 - - 才过清明上巳天。莺喉渐老柳飞绵。东风吹送雨廉纤。懊恼一春愁里过,未曾把酒杏花前。江干闲煞木兰船。
  • 古诗《悼亡·阴云惨淡月无光》 - - 黄德贞 - - 阴云惨淡月无光,铁骨寒飞六月霜。秋水倒流惊化石,溪烟不动怨鸣螀。缑山鹤驭空回首,巫峡猿声总断肠。薤露疾摧庭畔草,悲风吹梦到池塘。
  • 古诗《挽慈圣光献皇后》 - - 刘摰 - - 圣孝心崇报,宫庭诏屡颁。丧期逾易月,陵兆改因山。已想天人乐,犹睎药使还。蟠桃旧亭上,时节寿觞间。
  • 古诗《晨起自沪之馀杭高铁车中口号》 - - 秦鸿 - - 原树绿髼鬙,朝暾似系绳。当窗犹可望,流景共谁乘。水静天如限,日高云欲崩。邻楼建还拆,成坏自频仍。
  • 古诗《法曲献仙音·寿某翁》 - - 冯元仲 - - 金粟香飘,银河影泻,秋色平分一半。濯秀清流,采芝玄圃,瑶池仙侣高燕。看觞咏,几巡遍,凉蟾照人远。名心倦。少年时鸡坛争帜,觑破了不识鱼文虫篆。海屋又添筹,喜朱颜绿鬓未变。不染尘氛,但萧然纶巾羽扇。倩麻姑搔背,听说蓬莱深浅。...
  • 古诗《昼寝石颐寺·何人支枕古邯郸》 - - 毛滂 - - 何人支枕古邯郸,孤卧僧房四面山。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 古诗《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 - - 庞谦孺 - - 战伐无多生女真,人传强半是签军。可怜尽死天兵手,但恐官家不得闻。
  • 古诗《酌建阳王氏酒》 - - 陈宓 - - 不杯神观已陶然,三四蓬壶小有天。当日流霞唯一盏,却输玉妪是真仙。
  • 古诗《赠皖山道士·世人曾不识》 - - 宋无 - - 世人曾不识,头带树皮冠。閒种药来卖,醉将琴去弹。鹤衔仙果下,猿窃玉书看。莫服丹砂好,恐师生羽翰。
  • 古诗《别原韵·和光蛇虎亦须亲》 - - 戴亨 - - 和光蛇虎亦须亲,避世襟期别有春。大地蜉蝣悲浩劫,先天消息迓文茵。晤言顿醒浮生梦,把臂还惊顷刻身。是否请君回首看,新人争逐旧人驯。
  • 古诗《天柱山桃花次退之《杏花》韵》 - - 汪茂荣 - - 山角数枝烧晴空,人间万树已敛红。居常悒怏同白子,夭夭喜又咏国风。二月三月春风里,西园纷纷斗异同。十丈红尘走冠盖,衒媒自诬造化功。人面桃花那相映,可怜滥着屠沽中。片刻繁华殊易了,降格徒负花满丛。岂如此处开寂寞,四月红晚敌霜枫。涧竹谷兰镇为友,占断风月善处穷。迁地为良移...
  • 古诗《林元复挽诗·胸次峥嵘满贮书》 - - 范成大 - - 胸次峥嵘满贮书,十年名字满江湖。 张公阅世诗千首,扬子传家宅一区。 谩道春风须得意,那知秋雨不成珠。 自从雪魄冰魂散,鲁国今谁更服儒?
  • 古诗《牧童诗》 - - 黄庭坚 - -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古诗《客亭·荻浦烟汀并海涯》 - - 陆游 - - 荻浦烟汀并海涯,一枝柔橹语咿哑。 久从野老非生客,惯寓僧庐胜在家。 乘兴村村俱有酒,逢春处处可寻花。 朝来雪霁梅初动,又向邮亭阅岁华。
  • 古诗《秋思绝句》 - - 陆游 - - 黄蛱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 老人未肯杀风景,睡起熏笼重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