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邵柄吉的诗 >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朝代:清代诗人:邵柄吉时间:2023-04-06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诗人邵柄吉资料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作者邵柄吉

邵柄吉,字夏杓。清无锡人。乾隆时国子生。博学工文,蹭蹬场屋。年70卒于家。 查看详情>>

邵柄吉古诗词作品: 《侯氏亦园余祖芸石公曾馆焉秋日过此怅然志感》 《积雨·苦雨连宵至》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原文及翻译赏析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荔支初至诣松鹤斋荐新感而成句》 - - 弘历 - - 虽无神御有居停,陈紫初来敬荐馨。香扆依然徒抢地,听于视矣泯声形。
  • 古诗《春溪放鸭·春溪藻绿悦凫翁》 - - 弘历 - - 春溪藻绿悦凫翁,放去收来一水通。不必为阑亦无斗,底须诡辩陆龟蒙。
  • 古诗《冬至南郊·瑞叶霏微达曙连》 - - 乾隆 - - 瑞叶霏微达曙连,正逢阳复祀皇乾。益增虔意升柴燎,敢即纾心卜麦田。大礼躬亲今十五,威仪敬慎古三千。慈闱明日称觞庆,介寿祥徵亚岁骈。
  • 古诗《桂殿秋·李村果园》 - - 黄公渚 - - 春烂熳,日晴暄。李村几许浩林园。压枝金帅蘋婆果,满架葡萄火齐燃。
  • 古诗《闺怨·生女叮咛莫嫁儒》 - - 郭辅畿 - - 生女叮咛莫嫁儒,秋悲春病总离居。如何彤管诗千首,薄命佳人亦读书。
  • 古诗《卜算子·掷帽赌身轻》 - - 袁思亮 - - 掷帽赌身轻,裁锦怜腰削。时把菱花砑粉妆,睡眼妨人觉。皓腕约轻黄,光映金跳脱。为有怀人十二时,刻刻思量著。
  • 古诗《登鸡鸣塔次白岩》 - - 吴俨 - - 宝轮矗矗倚天高,拾级相从岂惮劳。东望风烟连鲁国,西来云雨失临皋。烦公倚壁题名氏,容我凭栏散郁陶。铃语听来浑不识,恍疑江外落春涛。
  • 古诗《南陔孝子·为养还相戒》 - - 林同 - - 为养还相戒,南陔昔有诗。都缘这个意,焉用补亡为。
  • 古诗《武三思席上咏绮娘》 - - 苏焜 - - 紫府开樽召众宾,更令妖艳舞红裀。曲终独向筵前立,满眼春光射主人。
  • 古诗《壬戌中秋沿檄行县与龚实之同宿于琴泉轩》 - - 黄公度 - - 摇落江城暮,招提访旧游。泉声终夜雨,竹影一堂秋。露湛衣裳冷,山空枕簟幽。故人怜寂寞,抱被肯相投。
  • 古诗《卜算子·榆荚钱》 - - 宋琬 - - 良冶让天工,不怕铜山匮。铸就青蚨亿万缗,乱向枝头寄。鹅眼易飘零,贯朽还垂地。欲付新丰旧酒楼,少个开元字。
  • 古诗《菩萨蛮·并序》 - - 黄清士 - - 芳韶易遇临寒食。送君南浦伤行色。珍重勉加餐。征途艰复艰。雕栏连玉砌。往事娇罗绮。生小不知愁。而今独倚楼。
  • 古诗《二十二叠韵哀粤中之穷也》 - - 丘逢甲 - - 三十六江江上楼,早潮未上晚潮收。陆梁地尽秦人戍,海曲天穷汉代州。生有蒲葵归故令,死犹薏苡谤先侯。明珠翡翠年来竭,不信严关不税愁。
  • 古诗《失调名·紫丁香》 - - 楼采 - - 珠蹙花舆,翠翻莲额。
  • 古诗《再和题黄免耕吟藁》 - - 许月卿 - - 免耕遗藁九京幽,宿诺吾方负仲由。宿诺斜阳悲宿草,沉思一旦落沉浮。池生春草虚堂梦,枫落吴江何处舟。有子九京如不死,一轮明月墓山头。
  • 古诗《遣兴·歌舞谁将纪梦华》 - - 朱鹤龄 - - 歌舞谁将纪梦华,园林罨画每兴嗟。卧麟尚认前朝冢,起柳偏依处士家。水带篆纹清不改,山横眉妩翠交加。檐花故忤愁人意,时罥晴丝扑绛纱。
  • 古诗《扫花游·绿阴和玉笥山人》 - - 凌廷堪 - - 几番夜雨,渐老却流光,绿深西崦。翠阴暗染。爱和烟弄影,比花还艳。拥楹侵阶,净扫残红数点。晓风飐。算啼到杜鹃,脂褪妆脸。芳意空冉冉。想缱绻留春,绕阑都厌。树头细检。怕馀香尚在,有人凝念。藓径归来,寂寞双扉自掩。碧云敛。早浓阴又遮湘簟。 ...
  • 古诗《虞美人·答索扇》 - - 邹祗谟 - - 玉奴立向风前倦。自把新团扇。上图蛱蝶下鸳鸯。但愿从今怀袖镇双双。宵来莫把流萤扑。长罗纨轻薄。权教收拾避秦篝。不道许多冷暖到红楼。 
  • 古诗《蝶恋花·和蛰云次韵》 - - 袁克文 - - 无那春心如絮乱。愁梦年年,几度眉痕展。节序西风吹又换,画梁空忆双栖燕。消息沈沈应已断。不道尊前,更比天涯远。秋色渐深波渐浅,眼中欢尽都成怨。
  • 古诗《闻古·君能为置后》 - - 牟巘五 - - 君能为置后,此意不可忘。峣峣峙头骨,正好玉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