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范薇的诗 >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

朝代:清代诗人:范薇时间:2023-04-05
日午花关倦欲回,红楼望去费疑猜。
便从径外衔香返,稳憩梁间待梦来。
春暖画堂人正静,风过雕槛锦成堆。
帘钩斜挂眠方熟,不管芹泥落翠苔。

诗人范薇资料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作者范薇

范薇,字沅仙,武昌人,同县梓潼知县陈鲤女,诸生黄孚敬室,光绪己丑进士、浙江知县大华母。有《浣仙诗草》。 查看详情>>

范薇古诗词作品: 《宫中夜景·博得君王宠》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 《睡蝶·乱红深处恋芬芳》 《宫中夜景·博得君王宠》 《睡蝶·乱红深处恋芬芳》 《息妫·儿女成行泪暗弹》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 《息妫·儿女成行泪暗弹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睡燕·日午花关倦欲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敞晴斋书怀·迩来晴雨实无易》 - - 弘历 - - 迩来晴雨实无易,然值时行恐其爽。岩斋吉语取攀登,最喜贞符三日朗。碧天寥泬无片云,绿林殷靃有万状。即此景光岂易逢,几多卜度自怜曩。
  • 古诗《赣江舟中棹歌》 - - 魏源 - - 水在山中如在城,青环绿绕寂无声。一篙击破空明响,似听江城打二更。
  • 古诗《园林好·小生》 - - 谢谠 - - 小生:看残红流出小溪。听柳外笙歌鼎沸。攘攘蜂游蝶戏。旦丑占: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丑:姐姐。回去罢了。小生:红紫树映罗衣。俊多娇何处姬。俊多娇何处姬。
  • 古诗《过周流寺·云埋殿阁周流寺》 - - 王善庆 - - 云埋殿阁周流寺,春水冲撞复到山。僧衲挂枝庭树老,禅床支石洞云闲。久无山鬼吹灯火,时有渊龙护法坛。我亦长歌来徙倚,满襟清思隔尘寰。
  • 古诗《小蓬莱·露下仙人掌》 - - 袁华 - - 露下仙人掌,云生玉女窗。弱流三万里,飞度宝魔幢。
  • 古诗《春日杂兴·桃李用事辰》 - - 张耒 - - 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繁华一朝去,默默惭杞梓。时徂鹰化鸠,地迁橘为枳。独有羡门生,后天犹不死。
  • 古诗《寄王质庵司马》 - - 顾清 - - 片玉峰头一雁飞,龙江湾上锦衣归。向来西洛空图画,今日东山果是非。物外幽寻嗟我后,眼中完节似公稀。菊花岁晚开应遍,谁共携壶上翠微。
  • 古诗《觉庵·念起则为凡》 - - 释德洪 - - 念起则为凡,觉之则为圣。人言此为觉,此觉未真正。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 古诗《课儿联·一经能教子》 - - 梁鼎芬 - - 一经能教子;十事竟要君。
  • 古诗《偈颂·梨花李花白》 - - 释妙伦 - - 梨花李花白,杏花桃花红。的的正法眼藏,的的古佛心宗。灵云老几曾梦见,道得底都是脱空。叵耐螺江钓鱼船上翁,丝纶倒把搅春风。
  • 古诗《寄萧王僚月塘子长句》 - - 湛若水 - - 潮阳萧生月塘子,心如明月时时来。云影天光自感应,碧光荡●银河开。半醺仰空拊髀笑,笑彼杨朱不肯拔一毛何愚哉?上天生财自有数,千金挥尽还复回。新泉一掷七百星,至今萧子有遗台。遗台百世长崔嵬,名与此台百世终不摧,月塘心月谁能裁?...
  • 古诗《更生翁既相过不遇复馈盆菊池鱼媵以三绝句率和报谢》 - - 陈三立 - - 出网双鱼带笑看,不忘老秃佐加餐。深惭亦饱姜侯德,罢向灵岩斩钓竿。
  • 古诗《夜归·雨洗秋光万井明》 - - 祝允明 - - 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微生。还家莫道长酣寝,才听鸡声又出行。
  • 古诗《鹧鸪天·闺情》 - - 徐籀 - - 湘幕垂垂烬篆微。竹间轻雨鹧鸪啼。池花临水生新面,海燕登楣愁故泥。人一去,水空归。乘鱼双雁总无书。秋波盼断愁成浪,十指闲垂瘦似荑。
  • 古诗《闻柝·霜风吹夜柝》 - - 陈经 - - 霜风吹夜柝,明月戍楼初。阁迥连云响,山寒应谷虚。严更疑汉署,禁直误周庐。沧海孤城夕,遥天忆帝居。
  • 古诗《宜兴张氏双桂堂》 - - 王鏊 - - 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 古诗《送杨监簿南归》 - - 赵抃 - - 数随乡荐始登科,清白门中所得多。伯氏文章天下望,家风元是老维摩。
  • 古诗《秋感·皕十三年载版图》 - - 黄家鼎 - - 皕十三年载版图,一朝轻弃误庸夫。蚍蜉智小偏摇树,虮虱形微善齧肤。人事于今成覆辙,天心何日许还珠。傍观休厌唐衢哭,两世蒙恩此握符。
  • 古诗《第一山·建隆家业大於天》 - - 杨万里 - - 建隆家业大於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慱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
  • 古诗《寄怀江西栖公》 - - 齐己 - -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 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