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徐凝的诗 > 送陈司马·家寄茅洞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陈司马·家寄茅洞中

朝代:唐代诗人:徐凝时间:2017-05-02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
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诗人徐凝资料

送陈司马作者徐凝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亦高手。徐..... 查看详情>>

徐凝古诗词作品: 《和川守侍郎缑山题仙庙》 《忆紫溪·长忆紫溪春欲尽》 《宫中曲·披香侍宴插山花》 《嘉兴寒食》 《蛮入西川后》 《玩花·麹尘溪上素红枝》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白铜鞮·騕袅锦障泥》 《观钓台画图》 《洛城秋砧

送陈司马·家寄茅洞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陈司马·家寄茅洞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偶得·晋初取建业》 - - 赵翼 - - 晋初取建业,宋初取钱塘。夺地以自广,毋乃心不良。岂知易世后,失国投无方。翻藉兹一隅,偏安立朝堂。使当开国日,忠厚存邻疆。至此转无家,何以延垂亡。乃知报施理,天咫亦渺茫。毋怪攘窃徒,一意恃力强。 ...
  • 古诗《翠云屏·西峰翠色罨眉尖》 - - 弘历 - - 西峰翠色罨眉尖,恰似屏风展映帘。片石千秋大方广,分明八辨说楞严。
  • 古诗《西园·西园最多趣》 - - 李德裕 - -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 古诗《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 - - 郑巢 - -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 古诗《蚤秋苑中入直》 - - 陈廷敬 - - 晓行原上村,不觉秋已至。遥遥入清晖,忽见山际寺。
  • 古诗《杂记·石楼西望霭氤氲》 - - 李云龙 - - 石楼西望霭氤氲,几处青山带白云。手挹茏葱吹夜月,碧溪飞起凤凰群。
  • 古诗《七月九日五噫》 - - 张萱 - - 欲语不得语,将归应未归。顷筐盈卷耳,在室有伊蝛。翠帱流苏冷,银河破镜飞。五侯鲭莫恋,须念有调饥。
  • 古诗《十月朔日抵广陵》 - - 钱谦益 - - 隋苑荒台叶不飞,竹西歌吹正依稀。流萤尚作芜城梦,跨鹤真同华表归。旧事月明空在眼,新愁水调欲沾衣。笊篱湾畔孤坟在,万点寒鸦送落晖。
  • 古诗《迁居·一度花开一度诗》 - - 林光 - - 一度花开一度诗,青毡虽冷亦何辞。门庭洁处人心别,世味尝来鬓脚知。纳尽帘风炎暑日,步低檐月醉醒时。宫墙数仞无由入,魂梦年年绕泗沂。
  • 古诗《秋日·堂下梧桐树》 - - 吕祖谦 - - 堂下梧桐树,清阴欲满帘。风前数叶落,枝外几山添。世故真难犯,幽栖不用占。新凉入书幌,好在邺侯签。
  • 古诗《闻变·至尊宵旰久茕茕》 - - 谢重华 - - 至尊宵旰久茕茕,戎马何缘践帝京。文武虚誇能坐啸,风尘谁解作长城。昭阳殿里箫声断,长乐宫中月色明。血诏一通堪痛绝,普天传视泪如倾。
  • 古诗《答刘鳌石·多情詹尹拂龟占》 - - 陈廷敬 - - 多情詹尹拂龟占,罗雀閒门乐事添。施就朱颜惟白堕,挽回霜鬓有青粘。落梅惊坐香侵砚,晴雪流窗玉挂檐。更有旧书消永日,醉眠诗句答刘兼。
  • 古诗《到马塍哭尧章》 - - 苏泂 - - 儿年十七未更事,曷日文章能世家。赖是小红渠已嫁,不然啼碎马塍花。
  • 古诗《病后·病后频惊节序过》 - - 何景明 - - 病后频惊节序过,不将风景怨蹉跎。秋来门巷依枫橘,岁晚衣裳恋芰荷。洛下闲居辞宦早,茂陵消渴著书多。凤凰池上三年客,騕袅空鸣白玉珂。
  • 古诗《国难有感·龙蛇变幻起东夷》 - - 薛昂若 - - 龙蛇变幻起东夷,正是男儿报国时。到底背城决一战,沙场醉卧又奚辞。
  • 古诗《遣兴·喜无俗客扰诗肠》 - - 张采庵 - - 喜无俗客扰诗肠,红日遮残小院凉。苦境不妨随分过,好花难得透帘香。庭松霁雨浓于染,山鸟呼晴巧似簧。颇忆浇蔬镵笋趣,此身今又客他乡。
  • 古诗《自题仿黄柳溪山水小幅》 - - 李绂 - - 层峦叠嶂最宜秋,独木危桥俯碧流。我爱幽居绝尘世,隔溪山色卷帘收。
  • 古诗《小垂虹桥·冯夷掣开潜蛟锁》 - - 叶茵 - - 冯夷掣开潜蛟锁,御云飞过松江左。 悬腰展鬣眠东湖,生绡描作垂虹图。 隐君骑背占空阔,百尺阑干景轩豁。 有亭翼然芙蕖开,风朝月夕尤佳哉。 柳边何曾官船来,回视驿桥多尘埃。
  • 古诗《守郑定斋·东方有猗桐》 - - 王柏 - - 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 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
  • 古诗《楚怀王·不听陈轸信张仪》 - - 周昙 - - 不听陈轸信张仪,六里商于果见欺。 既舍黔中西换得,又令生去益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