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郭虚己的诗 >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朝代:唐代诗人:郭虚己时间:2023-04-06
白首轻轩冕,黄冠重隐沦。
严陵垂钓日,疏广散金辰。
北阙辞明主,东门别故人。
以兹敦雅俗,玄化尽归真。

诗人郭虚己资料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作者郭虚己

生卒:?-749。介绍: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为河西节度使萧嵩判官,甚见委任。入朝,历监察、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驾部员外郎,为朔方节度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天宝..... 查看详情>>

郭虚己古诗词作品: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傅远度水阁柳下作》 - - 谭元春 - - 阁共家家水,柳环兼柳穿。为阴覆良晤,下露湿迟眠。文物既相命,愚蒙如自专。一酣莫易视,嵇阮洁身年。
  • 古诗《竹香读书图·康齐八岁入神京》 - - 蒋士铨 - - 康齐八岁入神京,刻苦终能正学成。笑指家山读书地,骑鱼栽玉愧儒生。
  • 古诗《郊外·五月盛野色》 - - 黎简 - - 五月盛野色,绿芜村气凉。渡河山乱翠,映日雨悬光。游倦诗才约,年丰物泽昌。云沙此郊外,空阔度吾堂。
  • 古诗《忆旧游·闰八月初六夜怀人次韵》 - - 陈祖绶 - - 一钩儿新月,钩上湘帘,半睇秋波。只照人些子,半未云中下,斜影银河。问离恨天消息,迢递奈秋何。愿闰八今年,团圞处处,镜样重磨。悲歌。满京国,是瘴雾蛮烟,暗泣姮娥。零落霓裳部,更何时再整,归策明驼。别后可能无恙,梦在雁门过。拚醉倒尊前,离愁待消愁转多。...
  • 古诗《阔别宜城瞬经八载江山依旧人物全非赋此抒感》 - - 刘凤梧 - - 八载干戈喜乍停,再来尘眼快重醒。江心鹅屿浮新绿,郭外龙山隐旧青。草木未消烽火气,市廛犹带血痕腥。飞鸿遍野饥无哺,一片哀鸣不忍听。
  • 古诗《赠友·不堪回首昔年情》 - - 吴卓澄 - - 不堪回首昔年情,鹤立群中著胜名。独宿江滨空有我,与谁把酒话生平。
  • 古诗《月夜重登黄鹤楼》 - - 刘开 - - 黄鹤飞难觅,碧天悬旧名。楼空留有迹,我见不胜情。此笛已千古,何人闻一声?祇应江上月,重照客心明。
  • 古诗《和诗·每因得句命赓诗》 - - 乾隆 - - 每因得句命赓诗,韵府类函尽览披。毕竟老成还独步,可怜后进亦攀追。古今风雅诚谁是,宵旰忧勤只自知。不是赏花钓鱼处,呈笺难与辨妍媸。
  • 古诗《玉照堂观梅·杯行才到莫留残》 - - 张镃 - - 杯行才到莫留残,要向梅边露肺肝。今日正晴还有雪,谓予不信试遥看。
  • 古诗《对厅致语口号》 - - 王义山 - - 八叶蓂香夏气清,坤闱有庆佛同生。枫宸称寿云霄迥,苹野沾恩雨露深。祚永万年齐晋福,孝濡九有乐升平。电枢又报祥光绕,需拜扬休天子明。
  • 古诗《淮上午日逢韩绪仲宗伯挈赵裕子之官南院》 - - 李孙宸 - - 杨柳青青泗水滨,感时能不念嘉辰。一官无定如孤鹤,千里何期会故人。乍向交游惊短鬓,翻怜岐路老閒身。不须更作投湘赋,怀土忧时已怆神。
  • 古诗《虞美人·杜鹃啼彻垂杨岸》 - - 唐圭璋 - - 杜鹃啼彻垂杨岸。春去天涯换。落花如雨不关门。写尽红笺小字已黄昏。凤城人远留无计。未饮心先醉。夜来皓月一窗含。送我悠悠寻梦到江南。
  • 古诗《嘲梦四绝·旧梦在何处》 - - 胡直 - - 旧梦在何处,新梦续相从。旧空那可续,新续总成空。
  • 古诗《题曲江饯别图》 - - 郑真 - - 昔在唐家隆帝业,仙李盘根夸奕叶。曲江形胜冠名都,一镜光涵浪波帖。香花节候春日低,楼船载妓如城围。公子千金买歌笑,酒酣拔剑鱼龙飞。太平无事息争战,科场妙中穿杨箭。金榜题名雁塔高,同向江头赴秋宴。是时南苑集旗旌,君臣岂乐接镐京。霓裳羽衣教法曲,千门万户皆新声。鼓鼙动地渔...
  • 古诗《珠崖东山·茫茫大地总无禅》 - - 成鹫 - - 茫茫大地总无禅,借路归家得悄然。昨夜铁牛奔渡海,一时还尽草鞋钱。
  • 古诗《赵屯阻风书怀示黄成伯章子脩》 - - 刘弇 - - 漾漾云
  • 古诗《志隐轩·家居潇洒似江村》 - - 高士谈 - - 家居潇洒似江村,花草侵阶水映门。元亮结庐山挂眼,孔融好客酒盈尊。肯教轩冕移心志,未厌林泉入梦魂。我亦平生倦游客,一廛无处问东屯。
  • 古诗《双树·猗猗映门树》 - - 刘子翚 - - 猗猗映门树,团团若双盖。 微风薄层霄,仿佛斗清籁。 逍遥步其下,秀色吾所爱。 秋来霜叶红,飘落不相待。
  • 古诗《闲咏·身似地行僊》 - - 陆游 - - 身似地行僊,心非欲界天。 舆竿声轧轧,巾角影翩翩。 买菊穿苔种,怀茶就井煎。 归来书遶坐,随处一欣然。
  • 古诗《落花·引领韶芳君最先》 - - 梁氏 - - 引领韶芳君最先,冰翰瓣瓣坠楼前。 儿家惜玉情偏重,收拾余香作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