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黄㴻的诗 > 送林职方清戎之南都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林职方清戎之南都

朝代:明代诗人:黄㴻时间:2023-04-07
眉间黄色已先占,此去公私喜得兼。
天上恩波应独厚,江东纸价莫须添。
莱衣绚昼宜莱舞,淮酒宜春胜蜜甜。
公暇诗成烦寄我,还容刻画效无盐。

送林职方清戎之南都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林职方清戎之南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书怀继元弟裕之韵》 - - 赵元 - - 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跛鳖亦复笑,缩首甘自卑。何必参漆园,物理本自齐。槟榔可消谷,志士常苦饥。穆之万人雄,犹不免此讥。我懦更多病,区区欲何为。钟鼎不可倖,藜藿分所宜。安能如黄蜂,为人填蜜脾。清白傥少污,后人何所贻。初学悔大...
  • 古诗《金丹诗诀·终日如愚岂有无》 - - 陈楠 - - 终日如愚岂有无,谩将闲里著工夫。初时玉液飞空雪,渐见流金满故庐。
  • 古诗《盆池·池光天影共青青》 - - 韩愈 - -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 古诗《望江南·传渔唱》 - - 卢前 - - 传渔唱,此地有词仙。三十六陂人到否,白云白石世争传。俊赏出茶烟。
  • 古诗《秋怀·豕鬣虱所安》 - - 戴亨 - - 豕鬣虱所安,豕俎虱亦随。荣华有憔悴,此义终告谁。茂林阴且重,群鸟相因依。秋风拔其根,歛翼各分驰。所伤在缯弋,奋翮不能飞。斯时富贵子,何如贫家儿。
  • 古诗《咏史·五王》 - - 陈普 - - 太宗社稷是谁亡,独向迎仙斩二张。景运门前方议事,杀身不必咎扶阳。
  • 古诗《雨·北方春末夏初时》 - - 乾隆 - - 北方春末夏初时,强半愁旸盼雨迟。独喜今年飞絮候,似逢南国熟梅期。度川乍惜青山失,霏陇偏欣绿麦滋。却为多人跋泥淖,眼前真境绘苏诗。
  • 古诗《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 - 陈曾寿 - - 襄阳有耆旧,采桑逢佳客。坐之桑树底,曾不废采掇。不知何所言,酬答朝至夕。古人足风味,难为不知说。何当造君庐,晨露正可摘。饱啖三百颗,树下同列席。清坐尽日影,两忘语与默。那能知许事,聊用自怡悦。...
  • 古诗《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 - 李洞 - -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 古诗《题马太守文璧画》 - - 郑真 - - 忆曾跨蹇渡临濠,万木云山舞翠涛。千古庄周劳梦寐,画图时复倚秋高。
  • 古诗《故里·生长太平日》 - - 罗公升 - - 生长太平日,不识悲欢殊。今晨入故里,万感忽启予。人去鸟鼠乐,草长牛羊肥。土花幸无恙,犹作颓垣娱。平生怀古笔,拟赋东西都。岂知桑梓地,今即咸阳墟。欲知当日事,试问墙上乌。安得超世网,片帆渺江湖。...
  • 古诗《同李非夏湖山眺望》 - - 恽格 - - 天地容吾未老身,烟云不改旧时贫。西湖四月无游女,独采蘋花待故人。
  • 古诗《过雍世隆方伯别业》 - - 朱诚泳 - - 邯郸梦破小功名,别墅新开近斗城。一井晓烟桑叶暗,半檐晴日杏花明。吟边杖履恣游乐,尘外轩车绝送迎。寄语东山谢安石,莫因高卧负苍生。
  • 古诗《和菱溪石歌·滁州信至诧双石》 - - 苏舜钦 - - 滁州信至诧双石,云初得自菱水滨。长篇称夸语险绝,欲使来者不复言。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琅邪之郡偏且僻,得石固可骇众观。予尝飞帆入震泽,穷探异境登龟鼋。居民百户石为业,日夜采琢山不贫。山前森列战白浪,犹似万百铁马群。雨昏浪打岁...
  • 古诗《出国门作·尘涨都亭失翠微》 - - 杭世骏 - - 尘涨都亭失翠微,一行风柳扑人飞。蝶将晒午先垂翅,荷为延秋早褪衣。七载旧游程可按,卅年壮志事全违。穷檐肯负名山业,史稿还堪证昔非。
  • 古诗《又四·一裘四十年》 - - 查慎行 - - 一裘四十年,鞟在毛全秃。狐貉不我温,随身作囚服。
  • 古诗《题康乐园·名园初辟至和中》 - - 韩琦 - - 名园初辟至和中,思与康时众乐同。一纪丰光虽易老,万家春色且无穷。归来敢衒吾乡胜,到此须知旧邺雄。病守纵疲犹强葺,欲随民适醉东风。
  • 古诗《我是·我是江南一布衣》 - - 谢龙升 - - 我是江南一布衣,行藏每与世相违。有时策杖登高去,看尽馀晖载月归。
  • 古诗《一首诗》 - - 北村 - - 诗应该是能吟诵的能上口上心能在饥饿时被大地吸入并且感到甘甜诗应该念着念着就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就飞起来了诗应该有羽毛用我的心和它的翅膀使我随时能起身离去诗使白天明亮夜晚变黑有时诗会摘下眼睛让我佩带看见另一个自然的天空我熟悉的人都在飞来飞去他们的脸上没有痛...
  • 古诗《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 - 陈普 - - 空言未深切,聊可烛朦胧。 好辩若无益,庶以雷群聋。 群仙去已久,吾侪当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