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姜晨熙的诗 > 送孙武水之台湾·羡门居士人中豪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孙武水之台湾·羡门居士人中豪

朝代:清代诗人:姜晨熙时间:2023-04-05
羡门居士人中豪,雕龙妙手镵双毫。
元音击拊鸣钟鼗,才思鹊起冠英髦。

诗人姜晨熙资料

送孙武水之台湾作者姜晨熙

姜宸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生平不详。(施懿琳撰) 查看详情>>

姜晨熙古诗词作品: 《送孙武水之台湾

送孙武水之台湾·羡门居士人中豪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孙武水之台湾·羡门居士人中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生辰曲·一林绛雪照琼枝》 - - 龚鼎孳 - - 一林绛雪照琼枝,天册云霞冠黛眉。玉蕊珠丛难位置,吾家闺阁是男儿。
  • 古诗《陪陈使君游雁门山水》 - - 屈大均 - - 派水重陉出,愁人独漉过。流离辞广武,呜咽入滹沱。欲把浮萍寄,其如饮马多。王公爱行潦,明信愿无他。
  • 古诗《北窗两怀仍用灌园韵奉和菁莪光生》 - - 彭孙贻 - - 棕榈水竹满幽居,高枕羲皇故不如。辨籀重装残石㝅,开瓶何惜旧银鱼。方床木榻三竿日,生计家园半亩蔬。长昼掩关无一事,㨿梧隐几学逃虚。
  • 古诗《武汉大桥桥上》 - - 聂绀弩 - - 更利长驱百万兵,拨河两岸戏龙争。西怜白帝刘玄德,东赏摩天聂士成。人物江天供俯仰,车船舟马自纵横。倚栏心事无沉苦,不羡遥空一雁轻。
  • 古诗《新燕·主人恩厚与相依》 - - 刘攽 - - 主人恩厚与相依,画栋危檐昼启扉。岂是有心希鹄雁,众雏成就即归飞。
  • 古诗《旅中杂兴·英英深林兰》 - - 赵蕃 - - 英英深林兰,发发不自閟。谁遣入市门,樵夫强解事。渠虽赏芬芳,我自羞妩媚。怀哉山中人,纫结参佩璲。
  • 古诗《庆春宫·雪后》 - - 吕碧城 - - 山市驰橇,冰坛竞屐,胡天朔雪初乾。已霁仍严,将融又结,疏林惯写萧闲。风裁争峻,指松柏相期岁寒。飘零休诉,人远天涯,树老江潭。年时苦忆长安。云斗尖叉,吟兴遍酣。官阁梅花,梁园宾客,梦痕一样阑珊。暮秋千叠,拥云气横遮乱山。凄迷谁见,鸿爪西洲,马首蓝关。...
  • 古诗《东湖·万象城东雅入诗》 - - 李观 - - 万象城东雅入诗,半湖云霭捲残晖。老龙惜雨慵离蛰,迷鹭逢人惯不飞。岸僻自宜安钓石,水清谁碍濯尘衣。使君公退便游此,却恐吾皇急诏归。
  • 古诗《南乡子·咏相思鸟》 - - 董俞 - - 交颈落花前。结得雕笼伉俪缘。心似彩鸾形翡翠,缠绵。说到相思便可怜。何忍暂相捐。别鹤孤鸾各一天。人世钟情谁似此,鹣鹣。韩贾风流萧史仙。
  • 古诗《泊江东门·江干遥听景阳钟》 - - 彭孙贻 - - 江干遥听景阳钟,夜静江空敛雾容。归梦不成明月上,故园相近两高峰。
  • 古诗《次韵资钦元府判见寄》 - - 释德洪 - - 茗碗闲窗不厌过,暮年归计定如何。我思杖履游嵩少,公辈家山近洛河。具茨功名关意少,颖皋丘壑赋情多。二诗俱可镌崖石,乞与云烟相荡摩。
  • 古诗《人日王氏东园小集》 - - 文徵明 - - 晴飔汎丛条,浮阳散修莽。良时及初正,涉七气已爽。厥日肇惟人,探占喜融朗。驾言求友生,名园欣独往。折蔬充朱豆,扶藜企高壤。陟彼墙下冈,寄此天际想。被草晨风和,隔竹春禽响。...
  • 古诗《秋日过吴西林郊居有作次韵》 - - 厉鹗 - - 相对吴居士,清风自满襟。迢迢黄卷事,寂寂白云心。瑶瑟一以汎,素尘无复侵。谁传寡女怨,弥使古情深。
  • 古诗《木棉·天南烽火树》 - - 屈大均 - - 天南烽火树,最是木棉红。花发炎洲上,光连若水东。珊瑚枝干似,翡翠往来通。朝夕羽毛染,为巢朵朵中。
  • 古诗《浣溪纱·卧酒吞花恼阿侬》 - - 程颂万 - - 卧酒吞花恼阿侬。一年春恨雨声中。采兰时候太匆匆。倚遍雕阑三十六,碧波微蘸杏衫红。倩谁双髻唱东风。
  • 古诗《临江仙·乙卯夏访问鲁迅纪念馆》 - - 钟敬文 - - 高柳阴浓双枣劲,今朝重到宫门。迎眸巨厦镇雄浑。首都巡礼地,四海取经人。曾爇南丰名一片,中途误落迷津。冲云跋浪愧鹏鲲。余生严向背,十卷足师尊。
  • 古诗《端阳感怀·欣逢佳节又端阳》 - - 李仲林 - - 欣逢佳节又端阳,巷尾街头喜气扬。孩小不明今日意,争相嬉戏扮龙王。
  • 古诗《一落索·塞柳未传春信》 - - 王安中 - - 塞柳未传春信。霜花侵鬓。送君西去指秦关,看日近长安近。 玉帐同时英俊。合离无定。路逢新雁北来归,寄一字燕山问。
  • 古诗《重阳用昔年所作韵》 - - 吴芾 - - 行尽天涯鬓欲霜,又来姑孰过重阳。 试登翠巘邀珠履,更唤红裙侑玉觞。 野菊有花供客眼,公庭无事恼人肠。 诸君莫惜长鲸量,且伴衰翁入醉乡。
  • 古诗《咏贫士·我爱徐孺子》 - - 吴芾 - - 我爱徐孺子,高名满江干。 众人皆欲仕,乃独耻为官。 曾不惮辛苦,负耒营一餐。 清节映千古,至今闻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尝瞻其颜。 不觉愧汗下,竟归长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