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徐乾学的诗 > 送王石谷之秣陵·虞仲祠前三径纡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王石谷之秣陵·虞仲祠前三径纡

朝代:清代诗人:徐乾学时间:2022-10-08
虞仲祠前三径纡,闻君踪迹惯江湖。
相逢第二泉边路,万树秋晴入画图。

诗人徐乾学资料

送王石谷之秣陵作者徐乾学

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康熙庚戌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有《憺园集》。 查看详情>>

徐乾学古诗词作品: 《温泉十六韵》 《送座主孝感熊公省觐》 《温泉十六韵·灵液流芳甸》 《赠友·十载江湖稳钓矶》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 《感遇·汲水辨渑淄》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 《送王石谷之秣陵》 《请告得旨留别诸公》 《北征·置酒旗亭畔

送王石谷之秣陵·虞仲祠前三径纡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王石谷之秣陵·虞仲祠前三径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古意·秋叶不堪书》 - - 石宝 - - 秋叶不堪书,青虫解心事。屈曲往复回,却是相思字。
  • 古诗《送沈观察入贺》 - - 韩上桂 - - 天王政令敷寰宇,德意涵濡若膏雨。草木迎阳尽欲欢,燕雀逢春俱解语。大地河山日月明,中朝礼乐夔龙叙。喜气朝看溢禁闱,讴歌远慰闻边土。烨烨前星傍紫枢,迢迢少海通玄渚。丰芑重贻奕叶谋,姞兰更嗣芳条绪。丹穴鹓鸾接翼飞,渥洼龙种乘云举。南极祥光映綵弧,西昆王母具麟脯。华封三祝愿...
  • 古诗《屡庸军马后相过》 - - 艾可翁 - - 相疏怜各病,相见贺更生。久乱诗书废,长贫门户清。晨炊才脱粟,夜卧亦班荆。祇有悲秋卷,多于未受兵。
  • 古诗《即事·木落山容秀》 - - 乾隆 - - 木落山容秀,烟低眼界超。便教吟朔节,底用忆春翘。玉轸谁能谱,金猊适可烧。静观欣有得,直欲傲松乔。
  • 古诗《避寇即事·失所尚迁次》 - - 左纬 - - 失所尚迁次,江湖信足行。朝廷自多土,天地只孤生。已是无归处,何须问去程。甘心委沟壑,回首恋升平。
  • 古诗《己酉元日·东风还向客边生》 - - 张问陶 - - 东风还向客边生,不断天街爆竹声。羁旅顿忘新岁乐,团栾偏触故乡情。百年似梦浑难说,一第如棋亦偶赢。差喜远人游上国,也随衢巷贺王正。
  • 古诗《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 - - 义净 - -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髣髴影坚路,摧残广胁
  • 古诗《寄澜公·荒乱抛深隐》 - - 贯休 - - 荒乱抛深隐,飘零远寓居。片云无定所,得力是逢渠。瀑灂群公社,江崩古帝墟。终期再相见,招手复何如。
  • 古诗《过故斛斯校书庄》 - - 杜甫 - -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空馀繐帷在,淅淅野风秋。
  • 古诗《雁来红·已著西风又著霜》 - - 项茧章 - - 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 古诗《酒间用韵答张七见过》 - - 施闰章 - - 别忆秦淮对落晖,相看乱后忍相违。停舟月照江枫冷,把酒人逢稻蟹肥。久客共判霜雪鬓,浮生谁稳芰荷衣。应怜衰谢贪丘壑,漫向星辰拟少微。
  • 古诗《春日观南城同礼曹诸子》 - - 王慎中 - - 城南林囿窈逶迤,云里楼台互蔽亏。半缀朱栏千品实,全交绣户万年枝。河流倒接星潢注,峰起如将日观移。在昔跃龙馀圣迹,于今试马耀乾词。
  • 古诗《点绛唇·红花埠道中》 - - 查慎行 - - 河北人家,踏青也有红裙女。野花谁主。多谢风抬举。叵耐啼鹃,苦劝人归去。归何处。浓烟疏雨,遮断江淮路。
  • 古诗《赠蔡八·休论南渡恐伤神》 - - 韩淲 - - 休论南渡恐伤神,岁月推迁少此人。已解捐躯言国事,可能忘命扫边尘。贾生痛哭初何意,壮士长歌岂隐沦。我在玉溪徒自老,杜门今度几秋春。
  • 古诗《塞下曲·葫芦河上断蓬飞》 - - 彭孙贻 - - 葫芦河上断蓬飞,直逼阴山戏打围。正遇胡儿新放牧,夺将宛马秃骑归。
  • 古诗《偕乐亭·日暮西风吹竹枝》 - - 王庭筠 - - 日暮西风吹竹枝,天寒杖履独来时。门前流水清如镜,照我星星两鬓丝。
  • 古诗《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 - - 郑清之 - - 老胡无圣亦无言,蓦指虚空唤作禅。 掌血条痕无着处,教谁白地患青颠。
  • 古诗《虎跑泉·天藏物启有灵根》 - - 杨蟠 - - 天藏物启有灵根,玉乳银浆岂易分。 净鉴当空寒自照,流珠落涧远先闻。 润生冉冉双林雨,香出蒙蒙一井云。 今日石鱼行酒地,次山重为勒铭文。
  • 古诗《省中斋宿·朱荣铅砌拱都堂》 - - 魏了翁 - -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恻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 古诗《兄弟醵饮访雪航次弟观韵地》 - - 陈著 - - 梦断天边飞佩霞,短筇松路趁溪斜。 归鸦山外烟如画,过雁云閒雪欲花。 跌岩琴书谁我辈,承平钟鼓自僧家。 从今载酒须同醉,兄已头童弟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