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华庆的诗 >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原文及翻译赏析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

朝代:明代诗人:朱华庆时间:2023-04-06
数株疏柳数枝柔,带雨临风不自由。
芳草已随春浪变,竹西犹看御龙舟。

诗人朱华庆资料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作者朱华庆

朱华庆,南海人。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进士,官刑部主事。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五。 查看详情>>

朱华庆古诗词作品: 《晓出都门·一放累臣远渡辽》 《贞女桥·月明华表映丝萝》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 《辽阳即事·平沙日日望霓旌》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 《辽阳即事·平沙日日望霓旌》 《贞女桥·月明华表映丝萝》 《晓出都门·一放累臣远渡辽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原文及翻译赏析

隋宫·数株疏柳数枝柔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玉山儿·生》 - - 汤显祖 - - 生:画堂客至。整襟裳鸾鹤低飞。银荷上绛烛飞辉。宝炉内篆烟沈细。旦:对旧游新喜。不由咱羞眉半聚。裹手拈鹦嘴。生旦合:溜钗垂。倚郎微拜。浑觉自娇痴。
  • 古诗《阅中河·中河酌中定》 - - 弘历 - - 中河酌中定,圣制古谁过。五度经临熟,万年利赖多。进舟斯有待,策马此无讹。节相欲更置,寻思未易么。
  • 古诗《折杨柳·昔去临岐路》 - - 杨文俪 - - 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 古诗《南村杂赋·遥岑浮碧汉》 - - 陶宗仪 - - 遥岑浮碧汉,长泖护青林。地僻人家少,泥融虎迹深。关河南北梦,风雨短长吟。览镜怜迟莫,鬅鬙雪一簪。
  • 古诗《寿韬庵太保七十》 - - 郑孝胥 - - 馀生海角望中兴,帝座扶持赖有人。德望卅年来畎亩,艰危孤立此君臣。清吟谢客应争席,细楷涪翁愈逼真。自是天公眷忠义,依然相敬见如宾。
  • 古诗《俳体雪香亭杂咏》 - - 元好问 - - 炉薰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去去旃车雪三尺,画罗休缕麝香金。
  • 古诗《巫山一段云·严濑山围住》 - - 邵祖平 - - 严濑山围住,江如碧玉沟。狂奴尚喜一羊裘。纶影自悠悠。越女怜金镜,吴桑亚绿柔。晚来潮送木兰舟。烟棹共夷犹。
  • 古诗《摘红英·潮头白》 - - 李鄂 - - 潮头白,峰头碧,落梅香暗渔翁笠。西风透,东风骤,待得晴明,莺花时候。莺声涩,花枝寂,春来已蜡看山屐。山如旧,春如绣,层楼望处,苍寒红瘦。
  • 古诗《小金山·万里风烟开宝殿》 - - 袁昌祚 - - 万里风烟开宝殿,九秋仙客扣禅关。僧移水镜光中影,人在蓬莱海上山。丹灶暝深棋韵碎,石台花落鸟声閒。三生坐久江天晚,嘹亮孤鸿度远湾。
  • 古诗《书城北尼庵·小摇蛇影鸟惊堕》 - - 陈造 - - 小摇蛇影鸟惊堕,已落背毛牛自如。瞢欲分朋惭老病,与渠甘作典筹舒。
  • 古诗《夜宵摊头李智国命作诗》 - - 卢青山 - - 四顾苍山正渺茫,酒馀人散夜如许。独持残盏立风塘,欲听清清荷叶雨。
  • 古诗《潘令度送牡丹绝句》 - - 苏籀 - - 剧美温馨逞瑰媚,腻红殷紫叠重台。芳晨华月临春阁,倚丽凝娇岂易栽。
  • 古诗《四用喜雨韵·园林过雨宿荷香》 - - 吴潜 - - 园林过雨宿荷香,犹挂轻綀佩水苍。老去只应休去好,秋来方是晚来凉。倦翎网已离三面,病颡车难服两箱。多幸时和岁丰美,只将心念报虚皇。
  • 古诗《挽周道如女士》 - - 袁克文 - - 为国捐肝胆,为家呕心血,生误于医,一夜悲风腾四海;论交兼师友,论亲逾骨肉,死不能别,九天遗恨付千秋。
  • 古诗《咏雪·影蛾池北露盘西》 - - 袁枚 - - 影蛾池北露盘西,埋我还须此际泥。半夜打窗春欲语,万山失色影全低。荒江处处敲篷背,冷巷深深印马蹄。洒遍梧桐欺遍竹,凤凰犹有一枝栖。
  • 古诗《不择地同无可师夜坐》 - - 钱秉镫 - - 露下久不坐,谈深侍者疑。萤寻经案照,虫与客床移。破戒编书日,伤心见性时。静中一滴泪,未许俗禅知。
  • 古诗《湘月·天平山上白云亭酌泉晚眺》 - - 郑文焯 - -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裂壁通樵,崩厓辟鸟,风谷铿环佩。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泻连筒珠缀。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岩迹台荒,湖光镜冷,秋思生高袂。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 ...
  • 古诗《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 - 喻良能 - -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 古诗《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 - 路振 - -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 寒岩落桂子,野水过茶烟。 已结劳生念,虔心向竺干。
  • 古诗《广江驿饯筵留别》 - - 李群玉 - - 别筵欲尽秋,一醉海西楼。夜雨寒潮水,孤灯万里舟。 酒飞鹦鹉重,歌送鹧鸪愁。惆怅三年客,难期此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