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同甫的诗 >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原文及翻译赏析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

朝代:宋代诗人:张同甫时间:2023-04-05
万点波光映古丘,林深云锁洞门秋。
是谁订我重来约,携手相将到白头。

诗人张同甫资料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作者张同甫

张同甫,字孟庄,仙居(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事见清光绪《仙居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查看详情>>

张同甫古诗词作品: 《秋日忆友·阊阖风高白露秋》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原文及翻译赏析

汤公洞·万点波光映古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响屧廊·宠到双趺事亦新》 - - 蒋士铨 - - 宠到双趺事亦新,笑他褒妲尚犹人。潘家莲瓣杨家袜,总与西施步后尘。
  • 古诗《蛙鼓·青草池塘是汝家》 - - 邝思诰 - - 青草池塘是汝家,不辞风雨为催花。填填似振将军旅,点点如传县令衙。乐府自堪当两部,渔阳谁更会三挝。公私知尔成何事,镇日华林聒水涯。
  • 古诗《西安道中·平林环翠如山立》 - - 吴芾 - - 平林环翠如山立,野水涵空似镜开。道上人家多美竹,欲行未去更徘徊。
  • 古诗《山居杂兴·芙蓉窈窕月朦胧》 - - 田汝成 - - 芙蓉窈窕月朦胧,草阁遥怜玉殿风。曾从龙舟西苑里,正闻莲漏百花中。珠帘卷雾摇波绿,宝扇开云射日红。恍向九霄重浪迹,却忘身世一飘蓬。
  • 古诗《采桑子·何郎风味春同瘦》 - - 石任之 - - 何郎风味春同瘦,小住舟师。客此江湄。廿四桥头移月时。肝肠如铁仍堪醉,蝶影差池。开到南枝。留得残红且共伊。
  • 古诗《九月朔过王庄偶读高适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绝》 - - 陈仁锡 - - 遥习古人语,酒酣读书骚。长怀康济念,闭户即登高。
  • 古诗《自题诗集·有客排闼来》 - - 陈永正 - - 有客排闼来,顾我长叹息。抚我怀中璞,谓我得燕石。我闻初自伤,既而怡然笑。璞固不足恃,石复何可料。我璞若非玉,可以发君问。我璞果为石,可以试君刃。烦君一治之,用释此中疑。...
  • 古诗《纪事·狼心那顾歃铜盘》 - - 文天祥 - - 狼心那顾歃铜盘,舌在纵横击可汗。自分身为齑粉碎,虏中方作丈夫看。
  • 古诗《五家林·岸转欣逢撇撇儿》 - - 张镃 - - 岸转欣逢撇撇儿,蹙成千步响琉璃。没波岂但寻鱼吃,水不能濡只我知。
  • 古诗《登惠山作·双阙暮云间》 - - 赵崧 - - 双阙暮云间,登临意自閒。孤舟晋陵水,落日太湖山。泉响磬声答,天空飞鸟还。梅花已开遍,煮茗对禅关。
  • 古诗《宿龙兴寺·香刹夜忘归》 - - 綦毋潜 - -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 古诗《潇湘楼杂忆·湘帘跨出尚逡巡》 - - 孙原湘 - - 湘帘跨出尚逡巡,要使郎看要避人。立近小红窗一角,半容娇眼半遮身。
  • 古诗《它山堰·官为唐令尹》 - - 薛叔振 - - 官为唐令尹,心切禹蒸民。叠石流川水,分波及稼云。万涛惊不夜,千古见如新。更有朝宗脉,声容匪独鄞。
  • 古诗《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 - - 王禹偁 - - 洛阳富文彩,峭拔四子流。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擢第在芸阁,言事触冕旒。左降宰百里,道胜心无忧。才高耻吏役,放荡不检脩。起应贤良科,下笔不见休。青宫尚淹恤,赤县且优游。轻财粪土贱,高义云天浮。悬磬任贫窭,盈樽长献酬。知己彼何人,凤阁与鳌头。推挽终不起,壮志将焉收。晚年圯桥...
  • 古诗《周航定国携诸公所赠诗求次韵》 - - 韩元吉 - - 拾青紫本一经明,得失由来信可惊。美玉固应人未识,千钧何自俗能轻。马曹寂寞心空在,骥子昂藏骨更清。稳步烟霄迟速耳,笔端梦觉已花生。
  • 古诗《浮山·缥缈接瀛洲》 - - 程烈 - - 缥缈接瀛洲,孤筇海上游。山从波底出,人在镜中浮。古树风疑雨,阴岩夏亦秋。茫茫杳无际,隐约指丹丘。
  • 古诗《哈马塘·哈马塘边路》 - - 洪亮吉 - - 哈马塘边路,肩舆趁午晴。山如重甗合,人亦左担行。竹密都题字,花香不识名。前旌且回缓,留酌野泉清。
  • 古诗《金陵·龙蟠虎踞帝王州》 - - 李流谦 - - 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 不惜家居撞怀了,可因歌舞破除休。 露桃滴滴啼宫井,风柳条条绊客舟。 春水一江流未尽,不禁更问几多愁。
  • 古诗《拜嵩次山塔》 - - 李流谦 - - 向来契分胶投漆,一日不见真若失。 那知遂作死生分,屈指五年飞鸟疾。 诗人犹诵碧云句,老衲来寻金锁骨。 亭亭孤塔蔽榛莽,下马焚香涕横集。 烟林雾草不供愁,坐对青山搔短发。 亦知电露难把玩,但听沤泡自生灭。 归来闭阁睡方美,杜宇一声山月白。...
  • 古诗《题多影楼·秋满阑干晚共凭》 - - 王琮 - - 秋满阑干晚共凭,残烟衰草最关情。 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