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邾经的诗 >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

朝代:明代诗人:邾经时间:2023-04-06
金粟枝头十二红,何年飞向广寒宫。
素娥只爱青鸾舞,且近琼楼立晚风。

诗人邾经资料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作者邾经

邾经,元明之际文学家。字仲谊,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维扬海陵人。祖籍陇右。少时学明经,善持论,主华亭邵氏义塾。至正初,以《毛诗》举乡贡进士,任苏州儒学正。张士诚据吴,辟其为承德郎行元帅府经历,辞..... 查看详情>>

邾经古诗词作品: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 《络纬·牵牛风露满篱根》 《题芦花散人小像》 《题纨扇美人·蝶粉蜂黄满眼新》 《营海轩诗》 《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吕德叔小小斋》 《题澄碧楼·燕入雨侵帘》 《题画·隐者山林得静便》 《走马灯·清时何事及宵征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桂花十二红便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访张道士题壁》 - - 袁凯 - - 道士门前春日温,千重碧草睡鹅群。山风忽送桃花雨,湿遍床头白练裙。
  • 古诗《题二马图·春明仰首一长嘶》 - - 张昱 - - 春明仰首一长嘶,莫说河冰迸玉蹄。曾与将军同患难,等闲平步到檀溪。
  • 古诗《惜琼花·波流急》 - - 陈匪石 - - 波流急。鞭影直。早重阴暗阁,芳信犹隔。落梅风力余寒恻。人倚高楼,何处长笛。前游浑记得。甚杨花未雪,丝鬓先白。酒边忘却春风笔。秾李夭桃,都是愁色。
  • 古诗《用韵酬侯居甫》 - - 许及之 - - 玉树风前映玉峰,吾家安得此乘龙。书林未照青藜杖,甥馆肯陪高节筇。归棹喜闻明月载,哦诗想带夕阳钟。从今社里添光宠,咳唾珠玑有仲容。
  • 古诗《晓景·晨登香山寺》 - - 乾隆 - - 晨登香山寺,山殿朝阳晓。石磴穿云上,铜钲见云表。喷薄闻山泉,候暖冰霜少。聊因赏烟霞,遂与穷窈窱。花龛礼能仁,无言自了了。
  • 古诗《三女冈·吴女飞若烟》 - - 刘攽 - - 吴女飞若烟,兹地留尔名。上有愁云阴,下有蔓草生。如此粲者何,遗恨若未平。宁无东平树,靡靡向孤城。
  • 古诗《村舍杂书·逢人乞药栽》 - - 陆游 - - 逢人乞药栽,郁郁遂满园。玉芝来天姥,黄精出云门。丹茁雨后吐,绿叶风中翻。活人吾岂能,要有此意存。
  • 古诗《经光山晚宿寺中王汝希过访喜作》 - - 王廷陈 - - 龙宫瞻郭外,鹫岭落城隅。傍树疏灯出,缘溪晚骑趋。珠林旋皂盖,竹户拥缁徒。海内谁相假,君来意不无。屯邅劳藉慰,阔绝倍欢娱。万里排云翼,青春汗血驹。雅怀怜孺子,高论惜潜夫。萝月纷纷白,松云黯黯孤。苍茫登觉路,怅望出迷途。日月辞三殿,风烟下五湖。辛勤陈往事,邂逅即良图。后会应无...
  • 古诗《清漪潭·水出双溪似镜平》 - - 陈岩 - - 水出双溪似镜平,萦回遇石自成文。眼明波上谁相对,只有飞来白鹭群。
  • 古诗《帝临·被育万国》 - - 姚燮 - - 被育万国,于惟上命承敕。凡生罔不殖。熙熙饮德,莫或敢反侧。曰赫赫昭昭,皓涆平襜轺。出入曛旭,曾不可以媚要。天子泰平,百族献婴。六合大清,斟韶而酌韺。
  • 古诗《梦归·何事频频梦里归》 - - 高启 - - 何事频频梦里归,只缘未惯客天涯。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 古诗《蜀中逢友人·自古有行役》 - - 李频 - - 自古有行役,谁人免别家。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积叠山藏蜀,潺湲水绕巴。他年复何处,共说海棠花。
  • 古诗《木兰行围即事杂咏》 - - 乾隆 - - 黄幕高张面翠崚,筵开洒马锦云腾。呼韩上寿寻常事,汉史嗤他太艳称。
  • 古诗《寄兄长·江上分携日》 - - 许景衡 - - 江上分携日,樽前听我歌。安居是非少,游宦别离多。陋巷从颜子,斯文续孟轲。平生端有意,叹息自蹉跎。
  • 古诗《野望·閒云黯淡草萋萋》 - - 史浩 - - 閒云黯淡草萋萋,楚泽风高雁阵低。拟倩王维画平远,正须六幅剪鹅溪。
  • 古诗《留别刘及叔兵部》 - - 陈子升 - - 刘生为我别,何以写衔杯。一曲东平意,相如西蜀才。蒯缑悬锦水,花笔掩兰台。但断忧时泪,吟诗瘦莫哀。
  • 古诗《申不害·相国终身保治平》 - - 徐钧 - - 相国终身保治平,不同非鞅死刑名。只缘用志能卑逊,纵曰伤残亦觉轻。
  • 古诗《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 - 张耒 - -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 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 古诗《出游·霜气萧条木叶黄》 - - 陆游 - - 霜气萧条木叶黄,佳时病起意差强。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 一枕清风幽梦断,数匙旅饭野蔬香。 道边莫笑衰残甚,独往山林兴未央。
  • 古诗《满江红·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 - 李道纯 - -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笄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 道玄关,常应物。易幽微,须默识。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刻刻兼持无间断,生生受用无休息。便归根复命体元虚,藏至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