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梁时的诗 >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

朝代:明代诗人:梁时时间:2017-08-16
炊烟生处是柴关,只隔前溪半里山。
偶展汉书随意读,不教牛角挂空还。

诗人梁时资料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作者梁时

梁时,字用行,明初人,江苏吴江人。出身富家,少时爱读书写字,博学多才,善于作文,文风豪放。后家遭党祸株连,被抄没,梁时被迫出走。曾讲学于长洲(今苏州)一带,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以善书荐授岷府纪善,永乐初迁翰林..... 查看详情>>

梁时古诗词作品: 《秀野轩诗·素秉丘壑姿》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 《秀野轩诗·素秉丘壑姿》 《壁间诗·青青千里草》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 《题张子正春雨鸣鸠图》 《赠诗·自有安车自不知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炊烟生处是柴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巳同樊山掞东诸公十刹海修禊得渡字》 - - 严复 - - 同生乱离中,聊尔欣所遇。年年逢重三,觞咏辄无数。岂徒祓不祥,亦用压恐怖。嗟从改步还,乾坤莽回互。劳歌八表昏,悲哀江南赋。巨公随斗坐,听唱公无渡。天位干庸夫,齮龁皆坟墓。此邦幸瓦全,钟簴悬如故。庶几可小康,贫民得襦裤。谁云天运乖,如疾不起痼。引领西南云,蚩尤气犹怒。狱吏傅爰...
  • 古诗《题方琮仿黄鼎群峰雪霁图》 - - 弘历 - - 已入室偏未及门,不遗形复有神存。持将净垢原图看,一例寒光射眼昏。
  • 古诗《答亲友赠别·衡门幽寂久烟萝》 - - 卢龙云 - - 衡门幽寂久烟萝,又赋骊驹兴玉珂。往事只看云共散,致贤难俟礼为罗。人情黯淡遭时晚,宦绩优游较孰多。似尔林泉堪寄傲,南山休续饭牛歌。
  • 古诗《宋人水殿图·金波鳷鹊丽秋光》 - - 姚鼐 - - 金波鳷鹊丽秋光,高下空明水一方。天净不知河汉转,玉阶风露觉新凉。
  • 古诗《金陵客馆行药至乌衣巷转至秦淮青溪上》 - - 黄省曾 - - 秋草延回陌,寒波流古溪。往时歌舞地,竹树使人迷。漠漠新烟泛,关关幽鸟啼。钟山遥望里,佳气满金闺。
  • 古诗《泌生日·苋藜并日不充饥》 - - 陈著 - - 苋藜并日不充饥,玉女于成在此时。道义于人堪隽永,膏粱从古豢愚痴。
  • 古诗《武林山·冷泉亭》 - - 梅询 - - 古窦鸣幽泉,苍崖结虚宇。六月期客游,披襟苦徂暑。开窗弄清浅,吹鬓疑风雨。不见白使君,烟萝为谁语。
  • 古诗《月湖夜泊·卧听钟鼓隐层城》 - - 李本 - - 卧听钟鼓隐层城,一枕烟波月二更。归梦不知乡树远,浮踪暗逐浪花轻。云埋丞相藏书坞,星落将军种柳营。尽道此中陈迹易,鸡鸣还有马蹄声。
  • 古诗《杏花飞燕图·双飞如斗捷》 - - 高启 - - 双飞如斗捷,终日几西东。尾拂花梢露,身翻柳絮风。入帘时趁蝶,归垒每衔虫。何处长相见,佳人院落中。
  • 古诗《偈颂·出队半个月》 - - 释宗杲 - - 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
  • 古诗《留别杜生·樵川旅思久应残》 - - 商家梅 - - 樵川旅思久应残,未去遥知别事难。渐有岁时生远梦,乍无朝夕共清欢。山莺劝酒宜深听,春柳如人不忍看。更尽须臾携手处,溪流正涨月光寒。
  • 古诗《遇兴·岁暮何所欢》 - - 夏鍭 - - 岁暮何所欢,但有阶前月。取琴月下弹,十指弄冰雪。初歌商岭芝,再哦西山蕨。若无此曲清,何由对霜月。
  • 古诗《客邸晚怀·西山残照下城阴》 - - 丘逢甲 - - 西山残照下城阴,萧瑟天涯客思深。风雨暖寒诸弟梦,关河眠食老亲心。消磨侠胆犹看剑,留恋同声未碎琴。绕遍南枝何处借?夜乌啼急正投林。
  • 古诗《寄题海陵离亭》 - - 高蟾 - - 银根菡萏连天落,玉穗蒹葭动地飞。荡桨先生曾寄梦,凭轩公子合忘机。江村白鸟和云没,泽国寒蝉带雨微。何似高秋钓台上,一声清啸送僧归。
  • 古诗《春秋宫词·叔隗、季隗》 - - 章钟祜 - - 二女联芳并擅娇,洞房定使客魂消。君臣绝代称僚婿,不让东吴大小乔。
  • 古诗《宿摆接山家》 - - 林占梅 - - 胜地客楼宿,烟峦快入眸。秋深山月冷,夜静石泉幽。引水通茶室,携琴上竹楼。悠悠三弄罢,檐际白云浮。
  • 古诗《过宁国小岭》 - - 汪藻 - - 步历崔嵬数百寻,垂堂漫许戒千金。年来世事总如梦,老去儿曹长挂心。听雨不眠那夜永,行山未遍忽秋深。天寒更度宛陵水,霜月欲生风满林。
  • 古诗《正月十有八日雪中奉使之绝塞》 - - 李锴 - - 万里使穷徼,逡巡敢后期。君恩试艰阻,母意重捐糜。乡路马蹄缓,边风剑色移。春城今夜雪,先已接龟兹。
  • 古诗《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 - 司马光 - -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类真茶采撷新。 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 古诗《绝句·定本兰亭传赝久》 - - 刘克庄 - - 定本兰亭传赝久,党公姜字发蒙初。 儿童若问何人写,向道樗翁八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