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黄昌辅的诗 >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

朝代:清代诗人:黄昌辅时间:2023-04-05
仙迹重新,不见云中来鹤影;
江城如旧,还从笛里听梅花。

诗人黄昌辅资料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作者黄昌辅

武昌知县,生卒不详。 查看详情>>

黄昌辅古诗词作品: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黄鹤楼·仙迹重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千山·千山秋未深》 - - 弘历 - - 千山秋未深,曦光飏明翠。散步入丛樾,谷夐越佳致。本因即鹿来,翻似友鹿至。重华历下居,东坡赤壁莅。沛然实所钦,洒然亦所愧。我非烟霞人,意爱烟霞寄。
  • 古诗《赠蜀葵·眼前谁识文章草》 - - 宋湘 - - 眼前谁识文章草,世上高谈旌节花。我亦未能全免俗,对君欢喜背君誇。
  • 古诗《梅花引·兰蕊檀心仙袂香》 - - 吴仁卿 - - 兰蕊檀心仙袂香。蝶粉蜂黄宫样妆。紫云娘。彩衣郎。东君匹配,天然是一双。
  • 古诗《和张宝臣即元韵》 - - 沈辽 - - 始余倦游念还家,一身泛然寄天涯。头上白发日益加,朱颜不驻炉中砂。飘飘逸气凌紫霞,犹著黄绶趋泥沙。烈日漫凭乌帽遮,穷巷归来夕烟斜。闭门正欲谢喧哗,何惮屋室多庳窊。杨柳欲落鸣饥鸦,八月秋风想乘槎。市中有金谁攫挐,自欲归耕老菑畬。嗜好已背梨与楂,那复开口增呶呶。眼昏白昼生...
  • 古诗《折丹桂·秋风秋露清秋节》 - - 温镗 - - 秋风秋露清秋节。秋雨过秋香初发。二仙生值好秋天,气却与秋霜争烈。秋霄开宴群仙列。秋娘唱秋云低遏。寿杯双劝祝千秋,镇长对中秋皓月。
  • 古诗《止园·蔓匝青藤架》 - - 田雯 - - 蔓匝青藤架,桥通白板扉。柳根秋芋大,井路菜蛾飞。秧马冲泥立,蜗牛上壁肥。辘卢声不歇,课仆趁斜晖。
  • 古诗《代公庆上郭帅》 - - 王灼 - -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
  • 古诗《遣兴·富贫与贵贱》 - - 黄侃 - - 富贫与贵贱,其位有时更。世有真强梁,亦能保弱茕。伤哉众暴寡,此陷无由平。公平饮狂泉,始知醉胜醒。
  • 古诗《送渐磐叔子服骏孙入虎林》 - - 彭孙贻 - - 秋飙八月满钱唐,相送津亭叶渐黄。老我湖山知出处,诸君云雨各飞翔。两高天际题诗遍,重九风前落帽狂。若到西泠旧游地,为余再过义公房。
  • 古诗《踏莎行·题篱下寻秋图悼景姜也》 - - 邓瑜 - - 踏遍疏离,可怜秋冷。桑扉依旧当年景。越天觅遍又吴天,替秋写出亭亭影。几阵西风,一条芳径。荒苔细草零星剩。落英憔悴正黄昏,无情零雨重阳近。
  • 古诗《赠龙泉司训吴汝成》 - - 张弼 - - 三间柿叶万株蕉,写尽群书更写骚。半世青毡甘冷淡,数茎白发任飘萧。韩欧门下源流远,李杜坛前勋业高。嗟我无端怀旧故,□泉江上水滔滔。
  • 古诗《水调歌头·解衣同一笑》 - - 吕渭老 - - 解衣同一笑,聊复起厨烟。醉乡何处,与君舒啸入壶天。长怪时情狭隘,杯酒岂容我辈,不上谪仙船。雅志念湖海,小艇一丝竿。夜迢迢,灯烛下,几心闲。平生得处,不在内外及中间。点检春风欢计,惟有诗情宛转,馀事尽疏残。彩笔题桐叶,佳句问平安。...
  • 古诗《城中小筑新成》 - - 邓云霄 - - 日永乘凉似饮冰,疏帘挥麈破炎蒸。忘言自会无弦调,习静翻同有发僧。煮茗已尝甘露乳,御风还蹑碧云层。群峰秀色凭栏尽,不必扶筇更再登。
  • 古诗《凌云峰·有峰如玉笋》 - - 周瑛 - - 有峰如玉笋,其势高插云。我欲招诸生,引手排天阍。
  • 古诗《留别昌国·妄意弦歌学子游》 - - 王阮 - - 妄意弦歌学子游,迄无三异比中牟。丁宁今夜东风雨,添起潮头急去休。
  • 古诗《寄题泸州韩道人霞外山居》 - - 徐祯卿 - - 霞岭新刊处,由来古洞天。仙人炼金液,蜕此百馀年。其事竟莫述,丹书空秘玄。忽有飞霞子,诛茅卧紫烟。虚府澄物滓,灵根归自然。苍龙守神室,白虎伏阶前。游心碧海外,高咏阆风巅。孤流振往派,绝理悟真诠。余读相如赋,飘飘窃慕焉。欲跨青牛去,思餐金屑泉。至道岂虚想,铭心非薄缘。瑶池应有...
  • 古诗《芳草渡·朝非雨,暮非云》 - - 周之琦 - - 朝非雨,暮非云。云如絮,雨如尘。百花时节闭重门。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诉春怨。春又半。袅袅晴丝一线。怜春瘦,为花颦。花一片。飘得断。是春魂。
  • 古诗《西湖杂写·南屏深处锁烟霞》 - - 吴妍因 - - 南屏深处锁烟霞,碎玉香浮龙井芽。泉味甘醇茶味永,晚钟莫便促还家。
  • 古诗《芳草洲·绿色映波千古恨》 - - 陈瓘 - - 绿色映波千古恨,至今南浦两依依。我今又出江东去,多少行人宦未归。
  • 古诗《天津感事·谁引长河贯洛城》 - - 邵雍 - -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 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