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郭秉哲的诗 > 题画·萧萧风雨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萧萧风雨声

朝代:宋代诗人:郭秉哲时间:2023-04-07
萧萧风雨声,一夜入修竹。
中有遗世人,归云掩茅屋。

诗人郭秉哲资料

题画·萧萧风雨声作者郭秉哲

郭秉哲,字睿伯,临安(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领乡贡。事见《宋诗拾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查看详情>>

郭秉哲古诗词作品: 《题画·萧萧风雨声》 《秋日郊居·一叶惊初下

题画·萧萧风雨声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萧萧风雨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白马岩居·洗砚池》 - - 邵晋涵 - - 腾跃草惊蛇,长存王令书。方池受圆月,曾照玉蟾蜍。
  • 古诗《荏平题壁·牛烛烧灯射酒红》 - - 袁枚 - - 牛烛烧灯射酒红,杏花村小漏丁东。春寒满店数声雨,明日乱山何处风。
  • 古诗《玩仙灯·小外上》 - - 孙梅锡 - - 小外上:迢递下彤墀。为文星远来招取。
  • 古诗《见耕者·或有歇犁瞻跸旌》 - - 弘历 - - 或有歇犁瞻跸旌,岂知我亦为迟行。尝其旨否异田畯,一例相亲宵雅情。
  • 古诗《过府学遂谒文翁堂》 - - 喻汝砺 - - 绿荻负幽隐,高槐泛轻凉。各誇一时好,披风互低昂。讵知五月中,微阴忽催黄。我行鲁侯宫,独谒文翁堂。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长。靡颓能几时,萧条翳墟荒。富贵岂不好,千载同一场。三叹过泮宫,抚已涕自滂。...
  • 古诗《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内期日》 - - 黄省曾 - - 汝向泉台已匝年,月遗明镜翠遗钿。人间万里音堪寄,独有黄垆雁不传。
  • 古诗《荷风·一阵南风一阵凉》 - - 瞿佑 - - 一阵南风一阵凉,扁舟来到水云乡。吹开太华峰头雨,散作西湖水面香。清露泻珠沾翡翠,红衣坠粉妒鸳鸯。飘飘香袖空中举,知是谁家窈窕娘。
  • 古诗《赞达磨·妙契触目菩提》 - - 释印肃 - - 妙契触目菩提,谁观达磨西归。只是老胡捏怪,好与三十竹篦。试问参方知不知,狂书早自落便宜。
  • 古诗《王总制维纲凯还歌》 - - 康海 - - 秋风清,秋草黄,胡马横飞瞷河梁。材官奋击胡马尽,幕下生致月氐王。忆昔先皇全盛时,六龙结驾亲出师。朔方健儿佩金虎,人人思夺胡马骑。胡来□□其旋如雷,万夫发弩不能一摧。岂知神武本不杀,喜功不至胡为哉。吾闻天子之守在四夷,爪牙之士皆熊罴。朝中但有荆山老,莫怕边风叠鼓鼙。...
  • 古诗《鹧鸪吟·事体一番新》 - - 邵雍 - - 事体一番新,才新又却陈。新陈非利物,义理不由人。岁月休惊晚,莺花续报春。馀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
  • 古诗《答王亦房病中见送北归》 - - 王醇 - - 远别惜多病,一帆停浦沙。翻令倍含戚,不减昔离家。江路积梅雨,客衣生藓花。后期淮水曲,莫使怨蒹葭。
  • 古诗《黄山七景·丹洞》 - - 佘翔 - - 石洞云深白日寒,鼎中砂熟跨飞鸾。若教解得刀圭诀,何处烟霞不可餐。
  • 古诗《舟中课儿诵习》 - - 谢迁 - - 一经旧业本家传,盛世遭逢亦偶然。匡济已孤明主托,继承犹望后人贤。陶翁饮酒宁非达,杜甫吟诗祗自怜。分付尔曹勤努力,未来吾复任苍天。
  • 古诗《和昌甫·相望隔异县》 - - 韩淲 - - 相望隔异县,但愿加餐饭。悠悠鸡唱晨,寂寂钟鸣晚。是中或欣佳,聊以寄颓懒。有时得片言,经旬答寸简。会当固穷斋,汲井为洗盏。
  • 古诗《语儿见新月·几处天边见新月》 - - 徐凝 - - 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草市忆西施。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
  • 古诗《对雪寄子和·寂寞遂终夕》 - - 李宪噩 - - 寂寞遂终夕,晶莹忽通曙。垂幔若遗情,开轩始惊晤。骚屑方委栋,氛氲正飘树。被物乍同收,因形乃分赋。积重或偏敧,乘弱亦轻附。烛幽时浚达,弥缺必丰注。野人悄将归,栖鸟寒犹露。晓色已侵昼,澄辉更延暮。憬幽知悦性,念群转荣虑。欲出访郊扉,扁舟尚迷渡。...
  • 古诗《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 - - 袁桷 - - 并辔承明庐,荏苒十七祀。阳林集总翠,奥室丽文绮。宝函龙凤章,玉佩鹓鹄峙。泰帝兴鸿文,奎壁宪天纪。楩楠购群才,弓帛徵四起。番番古遗直,正色论道理。深几虎生风,神契鱼在水。三光密轇轕,一札见万里。雍容丹地近,经纬审国是。霜封赉黄柑,冰盘锡朱李。蒲萄与法酒,承燕时漱齿。俯陈天人...
  • 古诗《拜年人·来车去马拜纷纷》 - - 苏泂 - -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 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 古诗《皇帝阁·官家阅武向茅篱》 - - 周必大 - - 官家阅武向茅篱,供帐都亭看凯还。 凤辇过门亲献寿,春风先已满人间。
  • 古诗《七言·虎将龙军气宇雄》 - - 吕岩 - - 虎将龙军气宇雄,佩符持甲去匆匆。铺排剑戟奔如电,罗列旌旗疾似风。活捉三尸焚鬼窟,生禽六贼破魔宫。河清海晏乾坤净,世世安居道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