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明萱的诗 > 题英石·寂寞东山草更萋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英石·寂寞东山草更萋

朝代:清代诗人:明萱时间:2021-09-16
寂寞东山草更萋,孤峰独立绝恒蹊。
年来不与人相见,风雨萧萧鸟自啼。

诗人明萱资料

题英石·寂寞东山草更萋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英石·寂寞东山草更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尹生挽·故家仍地步》 - - 赵观彬 - - 故家仍地步,佳士自天生。谊并吾三世,情兼尔两兄。伻诗音窈窕,赆序气峥嵘。许大相期意,空留数卷名。
  • 古诗《那吒令·我行来这里》 - - 佚名 - - 我行来这里。到樱桃树底。转湖山迤逦。过蔷薇架西。步香尘款款呵。怕流莺乱飞。梅香云:姐姐。一年之中。惟春最好也。正旦唱:一年中春最好。九十日偏明媚。近黄昏烟雾霏霏。
  • 古诗《冬日杂咏·侍直金闺暇》 - - 韩日缵 - - 侍直金闺暇,芸编恣讨寻。吟邀仙掌月,佩接禁城阴。砌竹寒犹韵,檐花雪屡侵。班联青汉上,不负白云心。
  • 古诗《度梅岭用前韵》 - - 阮元 - - 古梅开驿岭,芳讯动江关。寒减虔州水,香先庾浦山。落帆犹恋卧,登峤竟忘孱。细雨浓花里,人从天际还。
  • 古诗《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 - - 曹家达 - - 烽烟樵斧累经过,栖托荒寒避网罗。如此江山感摇落,废城西畔夕阳多。
  • 古诗《立秋后一日·来看一度一华年》 - - 汤右曾 - - 来看一度一华年,浪作琴高水上仙。直待波心千叶碧,会应蹋藕也如船。
  • 古诗《送徐涣端公南归》 - - 郑谷 - -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 古诗《己巳山居除夕适登恪自武昌至》 - - 陈三立 - - 磊磊天外山,窈窈山中屋。老惫无所归,依栖媚抱蜀。霰雪淹昏晨,长风荡穷谷。荏苒迫岁尽,一掷人代速。小男溯江湍,历险攀幽筑。卫此飘零魂,稍获收骨肉。夕轩灯火张,肴列醑亦馥。避魅爆竹声,汉腊存旧俗。俯仰有馀悲,万方祸犹酷。媛姝私物表,心死不待鞫。倚榻传茗饮,洗我商歌腹。窗影临远...
  • 古诗《虎枕·耒阳得奇枕》 - - 刘挚 - - 耒阳得奇枕,状比猛兽姿。呀吻目睛转,中有机纽施。持须世所戒,羊质还可嗤。莫作邯郸想,曲肱吾所师。
  • 古诗《和王存诚洞天长篇》 - - 叶颙 - - 神仙姓字留丹书,神仙旧宅岩谷居。昔曾蹑险探仙迹,问我俗虑何当除。长生妙诀诚足学,读书万卷将奚如。曩思封侯食五鼎,今愧半世成踌蹰。顽躯七尺走尘土,多情白发劳自梳。因君赠我锦绣句,梦魂日月金芙蕖。桃源烟水但如昨,欲寻旧路仍趑趄。焉得琼杯酌仙醑,与子共驾五色车。碧云望断杳...
  • 古诗《西华寺发舟·之官两度此移船》 - - 苏葵 - - 之官两度此移船,风满前山月满川。自信此心如铁石,不妨临井酌贪泉。
  • 古诗《十六字令·噫》 - - 秦鸿 - - 噫。沧海扬尘会有时。昆池火,相鼠浴其皮。
  • 古诗《四柏亭·道乡采芹暇》 - - 孔梦斗 - - 道乡采芹暇,手植四株柏。相对有正味,爱此岁寒格。忠言贾奇祸,几削谏臣迹。柏亦助道乡,每号风雨夕。柏死公不死,大名日皦白。后人补种之,存棠思召伯。亭亭俨相持,撑云空百尺。是柏出虽晚,风致犹古昔。我来跂遗芳,清坐假一席。徘徊意难舍,猛把阑干拍。寄语景行人,用意幸勿窄。...
  • 古诗《挽爱山李德夫》 - - 舒岳祥 - - 不为时新刺绣纹,鹄袍鹤发自相亲。襄阳须有汉耆旧,彭泽终为晋隐沦。往往名场跻后辈,时时相衮问斯人。如今天道平如槩,得失荣枯一幻尘。
  • 古诗《狎鸥亭·波光柳色交相乱》 - - 刘敞 - - 波光柳色交相乱,野客沙禽特共閒。未醉那宜径归去,夕阳犹在杏花山。
  • 古诗《水龙吟·瓶中桂花》 - - 黄人 - - 前身曾住瑶宫,孀娥别后天香在。西风几度,蹂红躏翠,犀心无改。别有黄花,寄人篱下,和人憔悴。把情禅参透,不沾春恨,更回避,秋愁外。剪取黄金嫩蕊,试浇将玉蜍清泪。胆小惊寒,心清闻妙,玻璃魂碎。仙佛因缘,瞿昙微笑,吴刚无寐。怕追陪及第,芙蓉镜里,侬华都坠。 ...
  • 古诗《挽包颙叟·樵牧常事席》 - - 陈傅良 - - 樵牧常事席,篇觞早策功。 有怀随事见,不耻与人同。 我故奇诸子,年来识此翁。 待看稽古力,乔木已悲风。
  • 古诗《南园新舟成呈同游诸友》 - - 陈宓 - - 暑汗俄沾背,山云已半腰。 雷轰舟不动,电划岸将摇。 历乱笑谭杂,空蒙只尺遥。 浓阴难蔽月,清兴得中宵。
  • 古诗《晚望二绝·日堕西山烟水昏》 - - 王炎 - - 日堕西山烟水昏,寂寥鸡犬数家村。 沧洲归鹭客停棹,古寺疏钟人掩门。
  • 古诗《题宝鸡县斯飞阁》 - - 苏轼 - -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