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遵的诗 >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

朝代:明代诗人:李遵时间:2023-04-06
万壑接云来,山花涧路开。
迎风凉欲坐,啼鸟著人猜。

诗人李遵资料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作者李遵

字于鸿以进士历监察御史出为陜西按察佥事罢归公性高爽脱俗风味似晋人解绶后益放情觞咏间尝于城北起园亭为别业地既閒旷位置泉石有若自然时鄞令王公章慈溪令汪公伟俱与公交甚..... 查看详情>>

李遵古诗词作品: 《苕溪雪夜·作客经冬尽》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 《蔡用拙值包宪副约以首春游西湖却别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石父长文游天台道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义宁产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绝送杨伯子》 - - 曾丰 - -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分野自为牛女地,何如堕落玉绳精。
  • 古诗《闺怨·不如嫁与弄潮儿》 - - 孙蕡 - - 不如嫁与弄潮儿,潮去潮来自有时。谁似阿欢无信幸,说归长是误归期。
  • 古诗《居乡·怊怅灯前一味凉》 - - 张采庵 - - 怊怅灯前一味凉,更于何处学清狂。销金作缕非时曲,入黑能甜定醉乡。山鬼招来湘月冷,水仙归去楚天长。此身今夕知何似,起视星辰夜未央。
  • 古诗《任城太白楼怀沈嘉则》 - - 屠本畯 - - 高楼一上白衣寒,户外朝霞正可餐。明月关河无浊酒,故人天地有黄冠。谪仙去后谁能似,彩笔年来老自看。若是五湖堪避世,为余天际报飞翰。
  • 古诗《宝剑篇·千金买宝剑》 - - 曾敷言 - - 千金买宝剑,气燄凌清秋。指天星斗动,刺水蛟鳄愁。坐起常佩之,誓与报国雠。北斩单于首,西断莎车头。还报汉天子,挂剑昆崙丘。
  • 古诗《还砚歌为长兄赋》 - - 皇甫汸 - - 长公甲诞岁逢酉,嘉宾四座称觞后。周郎手持一片石,殷勤为献千金寿。玉质温莹眼复明,霞彩烂耀铿然声。主人拜受比琼玩,置之几案烟霏生。科斗古籀镌虬形,色丝妙句如盘铭。客从远方罗雀至,呼儿取出题凤字。宝砚凋磨多苦辛,银杯羽化须臾事。主方懊怏客不欢,黑卿寂寞颖人弃。神物岂无呵...
  • 古诗《寒食北望燕京作》 - - 屈大均 - - 白虹犹饮恨,黄雀尚衔恩。亦有冬青树,何繇种御园。
  • 古诗《西园亭诗·水阁》 - - 许将 - - 飞阁出方池,修竹见空莽。低临花坞近,平觉春波长。返景澄馀晖,夕阴带浮爽。从容观鱼乐,不减游濠上。
  • 古诗《吊孟浩然·每每樵家说》 - - 张蠙 - - 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若重生此世,应更苦前心。名与襄阳远,诗同汉水深。亲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
  • 古诗《李祖夔母夫人侨居守俭图》 - - 梁鸿志 - - 促织不鸣吴妇懒,臂袒踏歌夜归晚。古刺熏衣异国香,金刚约指中人产。习俗迁移物力殚,转从淳朴见轻安。隐居钗与留宾菜,合作明州母范看。
  • 古诗《绝句·先生先生莫外求》 - - 吕岩 - -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 古诗《访高子水居韵·绛帐尊前哲》 - - 安念祖 - - 绛帐尊前哲,曾无教思穷。菰城来化雨,惠麓扇春风。游记琴山下,吟传槐市中。抗心今似昔,志意振蒿蓬。
  • 古诗《阆风台·白云高并阆风台》 - - 王渐逵 - - 白云高并阆风台,花竹阴阴护径苔。重忆石池曾觅句,惠莲群从总多才。
  • 古诗《浣溪沙·澒洞胡尘日色昏》 - - 龙榆生 - - 澒洞胡尘日色昏。幼安心事向谁论。旧游回首总消魂。晚际河清图自湔,閒思漆契待重敦。几时相对把芳尊。
  • 古诗《浪淘沙·莲漏正迢迢》 - - 吴藻 - - 莲漏正迢迢。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真个曲终人不见,月转花梢。何处暮鼓敲。黯黯魂消。断肠诗句可怜宵。莫向枕根寻旧梦,梦也无聊。
  • 古诗《雪峰庵·一语合邻悟》 - - 张尧同 - - 一语合邻悟,师承岂在身。戏言庐墓客,未是报恩人。
  • 古诗《小槐·合抱庭槐已是奇》 - - 孔武仲 - - 合抱庭槐已是奇,何年春色长孙枝。 主张莫使随薪槱,会见繁柯偃盖时。
  • 古诗《次韵蒲大受瀛游富仁院》 - - 郭印 - - 衲子幽栖地,青山绕四旁。 林昏知暝霭,溪暖觉迟阳。 泉石关心久,风光引兴长。 春云多变态,天末淡微茫。  
  • 古诗《感事·仙境不可到》 - - 欧阳修 - - 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 或乘九斑◇,或驾五云车。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仑墟。 ◇来几万里,谁复遇诸涂。 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 神仙人不见,魑魅与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长生,又云超太虚。 等为不在世,与鬼亦何殊。 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 寄谢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 古诗《赠秋浦张明府》 - - 杜荀鹤 - - 君为秋浦三年宰,万虑关心两鬓知。人事旋生当路县,吏才难展用兵时。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