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允衡的诗 >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

朝代:明代诗人:陈允衡时间:2023-04-06
探山只数里,倚棹变阴晴。
草树依城转,凫鸥傍水轻。
松风生夜色,人语杂溪声。
隐者不可见,空余钓石情。

诗人陈允衡资料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作者陈允衡

生卒:?-1673。介绍:明末清初江西南城人,字伯玑,号玉渊。明亡后居芜湖,杜门穷巷,以诗歌自娱。顺治十一年曾应乡试,悔而中止。堂名“爱琴”,谓吾爱吾琴,即逃世之意。有《爱琴馆集》、..... 查看详情>>

陈允衡古诗词作品: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 《步自杏花村遵湖堤过钟楼至上蓝寺同王尊素程鸣玉访坚忍拙生二开士不值归路得诗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东平·陵谷何纡曲》 - - 陈子龙 - - 陵谷何纡曲,平庐雄镇开。暮云横戍嶂,春色断烽台。苜蓿惊胡骑,菁蒿荐客杯。乐郊还可赋,谁继阮生才。
  • 古诗《宫词·水心高殿接兰塘》 - - 宋白 - - 水心高殿接兰塘,才拂龙须一簟凉。瑟瑟枕函云母帐,冰盘仙果近人香。
  • 古诗《端午又咏屈原》 - - 陈振家 - - 萧艾椒兰谁与征,离骚读罢不胜情。向来耿介事多忤,世上阿谀运却亨。得失干身宁复顾,安危系国实难平。瑰奇遗赋留千古,汇作仁人志士声。
  • 古诗《陆包山述李三塘见推为题画》 - - 黄省曾 - - 披展云山话雨中,士龙人品李膺风。荆州士论虚叨忝,借笔题诗看洗桐。
  • 古诗《送监生冯伯祯归省》 - - 谢缙 - - 柳暗都门絮正飞,客舟今日先春归。傍人啼鸟听来歇,漂渚残花坐见稀。别去暂离司业席,到时重看老莱衣。明朝堂上供甘旨,入馔江鱼笋共肥。
  • 古诗《江山庆云桥·断崖老树互撑拄》 - - 辛弃疾 - -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丘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 古诗《重游何君郊居有感》 - - 邓雅 - - 板桥流水石矶平,几度经行酒半醒。试问隔堤杨柳树,为谁摇落为谁青。
  • 古诗《壬辰除夕澄江守》 - - 袁应文 - - 守岁他乡已十年,此宵何事不成眠。宦情一笑花灯下,乡绪千条柏叶前。青镜渐增潘氏鬓,壮怀犹系祖生鞭。狂歌独夜凭谁语,怅望关前思惘然。
  • 古诗《夜起·酒醒匡床客梦清》 - - 吴绮 - - 酒醒匡床客梦清,揽衣閒傍石泉行。一泓星影夜方半,五色露华天正晴。老树横桥山鸟宿,新荷卷月水萤生。四愁欲拟张衡赋,一望明河空复情。
  • 古诗《观灯口号·世间形象尽成灯》 - - 姜夔 - - 世间形象尽成灯,烘火旋纱巧思生。列肆又多看不遍,游人一一把灯行。
  • 古诗《真空寺送人不及》 - - 何景明 - - 古路城中断,荒原寺半开。碧山从此去,芳草为谁来。野送空临水,燕歌独上台。林风暮吹急,归兴飒馀哀。
  • 古诗《桑下读放翁集》 - - 张英 - - 手中书是剑南编,来看新犁原上田。坐傍桑阴牛粪读,故应远胜水沈前。
  • 古诗《秋怀末章·秋高天薄寒》 - - 陆游 - - 秋高天薄寒,夹衣已出笥。团团素纨扇,时至自当弃。明年机中练,与我亦何异。宫妾感物悲,此岂丈夫事。吾曹一出门,所遇皆有义。夷齐死千年,高风邈难嗣。
  • 古诗《曹季野余抡仲招集古岩寺洗泉即事》 - - 程嘉燧 - - 结伴携壶集小亭,砂瓶活火试中泠。乳浮瓯面雪花白,石现潭心天骨青。远出俗尘堪洗耳,闲窥容发悔劳形。当歌尚喜清狂在,免使群贤笑独醒。
  • 古诗《醉花阴·题画》 - - 吴湖帆 - - 春困无眠消永夜。枉值千金价。新梦搅厌厌,炉烬香飘,不把重帘下。宫纱烛焰悬红灺。映醉颜如画。斜倚凤屏前,荑指轻抡,细数酬诗债。
  • 古诗《骊山杂咏·赐酒争怜塞上酥》 - - 张问陶 - - 赐酒争怜塞上酥,销魂一斛旧明珠。不知清艳楼东赋,敌得霓裳小序无?
  • 古诗《徵殷·中表情深有宋侯》 - - 严古津 - - 中表情深有宋侯,新来应是释幽忧。金陵好景今堪画,秋老钟山归叶楼。
  • 古诗《想到花时想到诗》 - - 瓦兰 - - 你拥有土地房子河流还有光线和蜜蜂当秋天无事可干,前来找你卡车正在山谷,运送黎明的雨衣你活着是大地的一份荣耀除此之外,星辰也毫无意义
  • 古诗《玉楼春·初冬沪上偕高凉》 - - 王蛰堪 - - 霭然曾入春风座。别后何堪尘俗堕。重来准拟买轻帆,劫罅生涯嗟琐琐。梦边独许传薪火。谁唤骚魂歌楚些。佳辰祗待寿期颐,坛坫百年存硕果。
  • 古诗《遣怀·侯印从来非所图》 - - 陆游 - - 侯印从来非所图,赤丁子亦不容呼。 著低怯对新棋敌,量减愁逢旧酒徒。 生世岂能常役役,酣歌且复和呜呜。 肩舟到处皆吾境,莫问桐江与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