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景延的诗 > 婉娈草堂怀古·一径入昆麓原文及翻译赏析

婉娈草堂怀古·一径入昆麓

朝代:清代诗人:吴景延时间:2023-04-05
一径入昆麓,烟树郁苍苍。
黄耳冢已没,白驹泉亦荒。
仿佛碧云深,当年读书堂。
知几惜不早,贾祸在文章。
徒令婉娈影,高台变凄凉。
荒丘莽丛樾,古屋剩枯篁。
俯仰馀太息,一声鹤唳长。

诗人吴景延资料

婉娈草堂怀古作者吴景延

吴景延,字让卿,江苏华亭人。诸生。 查看详情>>

吴景延古诗词作品: 《婉娈草堂怀古

婉娈草堂怀古·一径入昆麓原文及翻译赏析

婉娈草堂怀古·一径入昆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金陵寄酬沈康臣舍人》 - - 施闰章 - - 岩松径竹好禁秋,人事年华逐水流。老矣长镵真采药,青山容我白头游。
  • 古诗《予既不得叶遂过洛滨醉游累日》 - - 黄庭坚 - - 瘿民见我亦悠悠,瘿木累累满道周。飞舄已随王令化,真龙宁为叶公留。未能洗耳箕山去,且复吹笙洛浦游。舍故趋新归有分,令人何处欲藏舟。
  • 古诗《游韩魏王书堂》 - - 薛季宣 - - 兰生深谷中,香不为人采。明珠含蚌胎,融曜镇长在。袭来馨满衣,磨琢未曾璀。君子行之常,出处安有改。韩王开此居,山立中
  • 古诗《南楼忆旧诗·问讯厨娘去不回》 - - 洪亮吉 - - 问讯厨娘去不回,归宁百遍使人催。五更枕上春波响,知是山桥艇子来。
  • 古诗《四明杂诗·禽孝传居俗》 - - 舒亶 - - 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
  • 古诗《四用韵·六出新裁就》 - - 杨公远 - - 六出新裁就,漫空密又稀。独行无鹤氅,冷卧有牛衣。竹顶千钧重,梅添十倍肥。品题输谢女,柳絮逐风飞。
  • 古诗《破一字步黄仲则感旧四章元韵》 - - 张月宇 - - 倚徙蓝桥乱绪频,无妨离袂酒痕新。千年已系同心锁,一刹何成陌路人。雨带梨花飘若雪,风纹江月碎如鳞。沈园故事留传久,不意于今合此身。
  • 古诗《西江月·真假两般元字》 - - 吕岩 - - 真假两般元字,金公所料重迷。凡铅纵与岳山齐,不肯假与金妻。听说真铅住处,他家跳在深溪。两情恩爱事因媒,义重争向东西。
  • 古诗《金丹·凤箫一去几经年》 - - 陈以庄 - - 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 古诗《偈颂·草舍开张小小筵》 - - 释绍昙 - - 草舍开张小小筵,炊无米饭爨无烟。通身饱暖憨憨睡,梦到沧洲白鸟边。
  • 古诗《贺邵太守荣归》 - - 林爚 - - 双旌五马返青门,优老重承雨露恩。满架图书看尚在,绕篱松菊喜犹存。兴来独扫诗千首,客至相忘酒一樽。地迥尚嫌车马簇,诛茅还拟水南村。
  • 古诗《五显岭·高峰入闽奇》 - - 沈树本 - - 高峰入闽奇,飞路盘空幻。硖角隐堂皇,壁面压溪涧。泄云生嵌窦,飘雨来转盼。
  • 古诗《自得·日用别无事》 - - 李道纯 - - 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
  • 古诗《送洁老归碧云新居》 - - 释居简 - - 小小如巢便称怀,邻无百万买洪崖。炊云子熟呼仙饷,借雪精游与俗乖。禅谬分灯传口耳,耕宁合耦外形骸。田中大义休提掇,定与诸方打不谐。
  • 古诗《归朝欢·秋闺》 - - 徐籀 - - 篱菊苞黄秋壑冷。露折残荷鱼畏影。床空衫薄晚生寒,庭前风秃梧桐梗。酒轻吹易醒。凭阑频取鸳钗整。掩朱扉,残槐剩柳,碧锁午窗扃。槛外愁云堆万顷。水卜金钱无一准。灯花昨夜焰仍双,痴心又把归期等。转展成独另。羞看旧日脂和粉。揽寒衾,鸳鸯绣就,凄寂空交颈。 ...
  • 古诗《岁旱山楂实小推盘累累如樱桃》 - - 曾习经 - - 几时莲芡剥橐韬,梨栗新尝又一遭。谁与秋盘饤春实,山楂红小腻樱桃。
  • 古诗《早雁·此心元与朔方暌》 - - 陈子升 - - 此心元与朔方暌,为探风沙羽翼齐。新起渚田聊且下,旧开云路不曾迷。天连衡岳青居半,水极潇湘白自西。近日穹庐徙无所,好音先得报秋闺。
  • 古诗《咏筠笼络纬娘》 - - 唐鼎元 - - 天然清响绝尘埃,羁客情怀为一开。每自梦回山月上,秋潮一片枕边来。
  • 古诗《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 - - 陆九韶 - - 寒窗明夜月,散帙耿灯火。 破见裂冰澌,败席荐霜笴。 废书浩长吟,想子实劳我。 清篇追曹刘,苦语侔岛可。 酣饮每颓山,谈笑工炙輠。 驾言当有期,岁晚何未果。 幽梦辞如云,别愁牢若锁。 雪水渐涟漪,春枝将婀娜。 客心莫迟留,苑葩即纷堕。 何当迎{上竹下ナ下乂}前,相逢嘲饭颗。...
  • 古诗《苦雨行》 - - 刘禹锡 - -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