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朱景文的诗 > 晚望·徙倚板桥东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望·徙倚板桥东

朝代:清代诗人:朱景文时间:2023-04-05
徙倚板桥东,残星落晓风。
霜高人影白,叶落水流红。
空谷樵歌隐,丛山客梦通。
晨炊烟乍起,暧暧还村中。

诗人朱景文资料

晚望·徙倚板桥东作者朱景文

朱景文,一名霞,字瞻淇,号映洲。海盐栖真观道士。 查看详情>>

朱景文古诗词作品: 《晚望·徙倚板桥东

晚望·徙倚板桥东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望·徙倚板桥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二段鲍老催·藏珠席珍》 - - 郑若庸 - - 藏珠席珍。际亨嘉堪为凤麟。拔茅汇进。奉天语方传帝阍。神鱼烧尾轰雷奋。从前谢却泥沙困。看头颅异。清路尘。依龙衮。还抒经济胸中蕴合前丑。
  • 古诗《福泉亭·筑室庐江上》 - - 吴当 - - 筑室庐江上,山泉亦有名。深源流福泽,长日作春声。润借桑麻秀,寒分井谷清。尘缨如可濯,来看白云生。
  • 古诗《书广东陈督学册子》 - - 屈大均 - - 炎方文学地,教育忆庄渠。吾道先无欲,人师不在书。愿将时雨化,长被祝融墟。更为修文献,编成进玉除。
  • 古诗《题二马图·春明仰首一长嘶》 - - 张昱 - - 春明仰首一长嘶,莫说河冰迸玉蹄。曾与将军同患难,等闲平步到檀溪。
  • 古诗《白马篇·白马真龙媒惯乘》 - - 徐庸 - - 白马真龙媒惯乘,豪侠子朝游长安。道暮入新礼巾腰,佩吕虔刀手把韩。嫣弹闻鸡随处乐,搏虎何曾惮酒酣。两耳热万里临边,陲功勋未能就归。来双鬓丝从兹老,丘壑末路空嗟■。
  • 古诗《淡水溪雨泛·霏霏溪水渡》 - - 卓梦华 - - 霏霏溪水渡,舟子呼相于。碎滴桃腮腻,痕添柳眼舒。浮桥知有岸,舞树欲留裾。鼓棹萍分手,开窗鸟觑余。客将诗度雨,田有叟孤锄。花坞苍茫里,白云处士庐。
  • 古诗《雨后到南山村家》 - - 徐文卿 - - 冲雨入穷山,山民犹闭关。橘垂茅屋畔,梅映竹篱间。奇石依林立,清泉绕舍湾。吾思隐兹地,凝立未知还。
  • 古诗《南歌子·佳月当今夕》 - - 倪称 - - 佳月当今夕,清尊尽客欢。参横斗转夜将阑。试泛小溪深处与重看。野水从磨激,群山势郁盘。殷勤照我一杯残。更有谪仙奇句斗清寒。
  • 古诗《读史偶题·长孺濮阳人》 - - 陈宓 - - 长孺濮阳人,十世士于卫。矫制发仓廪,河内被恩霈。辞令守东海,卧阁动经岁。田鼢与卫青,未尝屈其贵。张汤每遭骂,刀笔忝廷尉。无知五百人,阑出实何罪。犯颜为力谏,武帝不知愧。十年死淮阳,不入禁闼内。呜呼社稷臣,傅爰岂其配。...
  • 古诗《赠崇一内弟·吾内有贤弟》 - - 符锡 - - 吾内有贤弟,芝兰气谊并。别离书满纸,相见泪盈缨。舟楫空怀济,鱼盐岂避名。艰难遂生理,莫忘故园情。
  • 古诗《游灵山诗得金字》 - - 王宏 - - 万木参天古睆睆,□陪□盖此登临。远山雨过千屏画,斜日穿花□地金。对酒□怀成畅饮,题诗分韵动豪吟。兴阑随意苍苔坐,一曲熏风入舜琴。
  • 古诗《鹊桥仙·甲子中秋》 - - 郭应祥 - - 金飙乍歇,冰轮欲上,万里秋空如扫。一年十二度团圆,甚恰限今宵最好。烹麟脍凤,幕天席地,争似杯盘草草。明年应更胜今年,但只恐朱颜暗老。
  • 古诗《和沈大参正月四日韵》 - - 彭孙贻 - - 春光九十己一旬,元宵三五刚二八。不见灯市车遥遥,止闻霪霖泥滑滑。多金总不羡苏生,避地硕言从季札。入山未得喜寻僧,祗有身心奉尘刹。
  • 古诗《伤长姊·花落空萦恨》 - - 周洁 - - 花落空萦恨,莺啼更助哀。芳魂似流水,一去不重回。
  • 古诗《白鸟·因缘幸出世》 - - 汪中 - - 因缘幸出世,水草属前身。饱食无多欲,微躯易困人。空檐喧夜市,古壁动凝尘。消息凉风早,浮生太苦辛。
  • 古诗《六月晦日刘吉士招余偕祁编修田吉士何孝廉崇效寺纳凉次去年看牡丹韵》 - - 黄钺 - - 都门凉宇多归僧,与僧结夏夫谁能。久思古寺暂逃暑,恰来嘉约欢然兴。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顿遣平头罢摇扇,俨离裸壤思垂缯。自从五月苦炎热,如坐深甑遭炊烝。有时入夜大雷电,疾风猛雨相凭陵。朝来蕴隆略如昨,目极禅阁无由登。何期四子有同契,合并令我烦怀澄。惟余知举留...
  • 古诗《姜京兆七十友人索书幛为寿·三万六千日》 - - 毛奇龄 - - 三万六千日,强半弹指过。十岁一捧觞,何止限三度。
  • 古诗《中秋月榭饮会》 - - 刘敞 - - 清秋望不极,凉月夜还新。河汉初无际,山川共绝尘。举杯光可挹,起舞影相亲。此兴何曾浅,风流忆古人。
  • 古诗《别王泰之·风神恋行客》 - - 华岳 - - 风神恋行客,吹柳缠簪缨。 傍水鸟多白,近山蝉更清。 别肠云阁泪,归路月关情。 告德无多日,清觞聊一倾。
  • 古诗《天津感事·烟树尽归秋色里》 - - 邵雍 - - 烟树尽归秋色里,人家常在水声中。 数行旅雁斜飞去,一簇楼台峭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