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周鸿钊的诗 >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

朝代:清代诗人:周鸿钊时间:2023-04-05
威震四夷,千古几人足千古?
功高一代,名臣之后又名臣。

诗人周鸿钊资料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作者周鸿钊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周鸿钊古诗词作品: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曾纪泽联·威震四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冢诗·言瞻梅山塘》 - - 蒋士铨 - - 言瞻梅山塘,崇冈罗竹树。峨峨三尺阡,是为我祖墓。生遗簪组荣,殁荷丝纶誉。赠官如厥孙,晋阶承异数。丰碑改华秩,隐德垂斯裕。煌煌诵天章,泉台泪如注。
  • 古诗《犁云亭·高处为亭偏见远》 - - 弘历 - - 高处为亭偏见远,良田万顷正兴犁。思量复雨诚复好,却喜西山云脚低。
  • 古诗《十绝句·急雨翻河电掣空》 - - 顾清 - - 急雨翻河电掣空,分明此意识天翁。老臣负乘今知免,归卧陶家一榻风。
  • 古诗《夏夕·湘水鱼鳞冷簟文》 - - 杨慎 - - 湘水鱼鳞冷簟文,博山虫篆罢炉薰。开窗对影延新月,坐爱金波洗火云。
  • 古诗《纸帐吟·有斐楮先生》 - - 柴元彪 - - 有斐楮先生,覆冒迥襟度。澡身清泚泉,被世轶于布。置之山斋中,朔风岁云暮。无分媚其奢,可宝色惟素。愧彼锦步障,荣华尘一聚。永此雪霜洁,不识羔羊污。影横月窗梅,香透地炉芋。道人何太寂,新故谩纳吐。勿为袁卧高,勿为庄梦栩。愿均燠寒心,以散隆寒冱。...
  • 古诗《宫词·自入深宫无出期》 - - 史鉴 - - 自入深宫无出期,真成薄命底须悲。君门一任如天远,终不从人问见时。
  • 古诗《吴兴俞生者雅士多长者游晚得疾甚困而贫独与其所幸美人居沈伯麟为图之予诗纪焉》 - - 王世贞 - - 消渴文园竟若何,霅川秋色卧游过。门前旧客随金尽,镜里新愁上鬓多。空观不妨天女侍,小词犹要雪儿歌。君看阿堵神明在,遮莫雄心未耗磨。
  • 古诗《偶然作·中夜兀然坐》 - - 吕温 - - 中夜兀然坐,无言空涕洟。丈夫志气事,儿女安得知。
  • 古诗《鹧鸪天·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赋此词》 - - 苏轼 - - 笑撚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 古诗《水龙吟·一年佳节逢端午》 - - 王慎中 - - 一年佳节逢端午,吾土随风成俗。貅场剪柳,龙舟竞渡,游观相属。巷断居人,嗔阗总在,城隅江曲。顾閒身处世,随宜消遣,何当迹单形独。准办扳邀骋逐。戒家人买车脂毂。维摩惯疾,抱痾依旧,兰汤懒浴。翠艾摇新,丹榴吐艳,空照杯绿。却枉嗔线缕金丝宛转,把人缠束。...
  • 古诗《借曹汝敬晚对亭酌因叙相思相勉之意》 - - 卢琦 - - 凉风鸣庭柯,积雨过林巘。披衣揽明镜,坐恐岁华晚。盈盈床头书,自舒还自卷。念尔西窗人,残烛共谁剪。簪绂垂光彩,仕路需俊选。巍巍黄金台,往躅或可践。相思亦何屡,相期良独远。人生易白发,世道少青眼。盛时各有待,幽趣贵自遣。寄语三径翁,蒿莱为子刬。...
  • 古诗《晴望·远客春将半》 - - 张萱 - - 远客春将半,天高日乍晴。哺雏乾鹊下,游牝蹇驴鸣。寂寂阴陵道,遥遥云梦城。停车聊骋望,野阔莫云平。
  • 古诗《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 - - 刘沧 - -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一溪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 古诗《台城路/齐天乐·章静山别业会饮》 - - 张炎 - - 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 古诗《上元观演长生殿剧十绝句·月殿酣歌梦许攀》 - - 赵执信 - - 月殿酣歌梦许攀,轻将仙乐落人间。笑他穆满无情思,身到瑶池白手还。
  • 古诗《乙卯夏乡居寄内》 - - 张中行 - - 赋别垂三月,裁书一报君。帘帷犹蔽影,雀鼠未成群。净几亲黄卷,崇丘看白云。宁无桑苧兴,夜笛不堪闻。
  • 古诗《诸暨道中·路分杭越号牌头》 - - 葛绍体 - - 路分杭越号牌头,行客东西各自谋。总是春晴好天气,野花山鸟亦风流。
  • 古诗《东宫·市千门与月》 - - 真德秀 - - 市千门与月,花时万井春。朝来资善议,犹自问穷民。
  • 古诗《和王公济过韩信岭》 - - 常伦 - - 汉代推灵武,将军第一人。 祸奇缘蹑足,功大不容身。 带砺山河在,丹青祠庙新。 长陵一抔土,寂寞亦三秦。
  • 古诗《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 - 李嘉佑 - -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更接天津近,余花映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