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崇焘的诗 >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

朝代:清代诗人:王崇焘时间:2023-04-05
九龄本正色立朝,即公遗疏千言,当封岭表曲江墓;
安石以笃疾旋旆,恨我秋风一病,未侍东山别墅棋。

诗人王崇焘资料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作者王崇焘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王崇焘古诗词作品: 《挽张之洞联·谟猷入告》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九龄本正色立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题茹古堂·茹柔岂是仲山甫》 - - 弘历 - - 茹柔岂是仲山甫,汲古略同韩退之。设使不于言行勉,虚车诮亦合深思。
  • 古诗《阴阳牙·此虫生来两个牙》 - - 贾似道 - - 此虫生来两个牙,一红一白实堪誇。不拘五色麻头者,一见诸虫不怕他。
  • 古诗《宫词·幕次春排晓御楼》 - - 宋白 - - 幕次春排晓御楼,千官贺雨拜珠旒。斜阳却幸鸳鸯殿,袍裤宫人尽筑毬。
  • 古诗《院中独坐·何处他年寄此生》 - - 虞集 - - 何处他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 古诗《三闾大夫·三闾一去湘山老》 - - 刘威 - -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 古诗《题画·水气腾腾浮草阁》 - - 乌斯道 - - 水气腾腾浮草阁,山光冉冉落楸枰。不知此地谁为主,招得幽人有胜情。
  • 古诗《二月二十七夜偶尝苦笋与叔固彦章志亨叔侄联句并用述怀》 - - 唐桂芳 - - 晓行□□□,春圃笋纤纤。势健争先出,行分续后添。触藩和叶破,穿壁带泥粘。犊角形虽瘐,猫头味不兼。夷齐全节操,王解异贪廉。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清凉生肺腑,淡薄胜齑盐。谏果嘉同苦,思莼陋绝甜。祖生鞭已试,苏武节难歼。便使馋涎忍,休令饱腹厌。常怜风入户,不见雨侵檐。色映琉璃...
  • 古诗《余乙巳春赴奉常召如京师五月四日至京口同似表叔易游北固甘露寺》 - - 李纲 - - 招提殿阁郁嵯峨,占得江山气象多。一水下临萦素练,两山对峙叠青螺。乍欣心目到空阔,坐看风云相荡摩。景物自新人自老,旧游追忆奈愁何。
  • 古诗《徐子颜挽章·人营家室因妻子》 - - 韩淲 - - 人营家室因妻子,二者何能一一贤。到底伶俜反无累,反乎真宅总如然。
  • 古诗《杏花·春日炫高霞》 - - 刘崧 - - 春日炫高霞,宫园万树花。暮归承宴罢,簪得一枝斜。
  • 古诗《送李屯田守桂阳》 - - 王安石 - - 苍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风涛何处不惊人,雨雪前村更欺客。旧交旌旆此盘桓,见我即令儿解鞍。荒山乐官歌舞拙,提壶沽酒聊一欢。行藏欲语眉不展,互叹别离心缱绻。行年半百劳如此,南亩催耕未宜晚。...
  • 古诗《石祁子·执亲之丧者》 - - 林同 - - 执亲之丧者,可沐浴其身。不待石祁兆,知非佩玉人。
  • 古诗《二月廿二日同长康过西郊法华万寿摩诃诸寺》 - - 张英 - - 野色苍茫灌木稠,西山翠霭接平畴。从来韦杜莺花地,多半园林属五侯。
  • 古诗《用前韵答湛长老》 - - 饶节 - - 阿师歌咏过腾腾,岂是寻常粥饭僧。自了木平三担土,何须寂子四挥藤。新诗似锦谁能濯,高论如天不可升。饭罢关门香一豆,净琉璃钵泛轻冰。
  • 古诗《千叶瑞荷花》 - - 胡宿 - - 绛蕊层层吐翠罗,水妃冠重晓峨峨。应嫌菖本开花少,却斗榴房著子多。含露自知芳意在,偃风无奈落英何。更怜玉骨藏深怨,暗结千丝在绿波。
  • 古诗《独觉·瘴雾三年恬不怪》 - - 苏轼 - -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古诗《题旅舍壁·泥淖停牛屋》 - - 陆游 - - 泥淖停牛屋,风埃坐篑床。 绛人难讳老,楚客自嫌狂。 浪迹江湖大,回头日月长。 村村有饼饵,正可不贲粮。
  • 古诗《古诗·冶金铸为剑》 - - 贺甫 - - 冶金铸为剑,精光射牛斗。 锋铓带血腥,曾斩楼兰首。 朅来开石函,忍作蛟龙吼。 不将持赠人,当世承平久。
  • 古诗《仲夏闲居》 - - 居节 - - 树底柴门不浪开,松钗竹粉半青苔。 绿分田水新栽稻,黄入园林已熟梅。 小艇送僧笼鹤去,片云载雨过湖来。 夕阳山好诗难就,夜合花前费讨裁。
  • 古诗《自饮·我貌不逾人》 - - 郭登 - -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 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 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 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 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 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 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 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