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张熷的诗 > 挽郑筠谷先生·朵殿簪毫著作新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郑筠谷先生·朵殿簪毫著作新

朝代:清代诗人:张熷时间:2023-04-05
朵殿簪毫著作新,翩然归钓两湖滨。
病余应识闲居乐,官罢惟留现在身。
经业隐修堪自老,礼堂写定付何人。
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

诗人张熷资料

挽郑筠谷先生作者张熷

生卒:1705-1750。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曦亮,号南漪。乾隆举人。举经学。有《南漪遗集》。清浙江仁和人,字曦亮,号南漪。乾隆举人。举经学。有《南漪遗集》。..... 查看详情>>

张熷古诗词作品: 《夏日慈竹轩待雨》 《挽郑筠谷先生》 《挽郑筠谷先生

挽郑筠谷先生·朵殿簪毫著作新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郑筠谷先生·朵殿簪毫著作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到铅山有作·馀粮栖垄亩》 - - 蒋士铨 - - 馀粮栖垄亩,邻里说丰年。谷减荒时价,厨添破屋烟。扶犁歌饭瓮,籴米计囊钱。敢笑樊迟稼,躬耕少薄田。
  • 古诗《城南饯春·鞭牛京尹乍趋埃》 - - 钱载 - - 鞭牛京尹乍趋埃,韦曲林园几斗杯。芳草落花都不管,登山临水却重来。销魂记室从头写,刻意司勋满手裁。我欲赠之何以赠,采香人未上丰台。
  • 古诗《游阳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诸君》 - - 戴表元 - - 禹穴苍茫不可探,人传灵笈锁烟岚。初晴鹤点青边嶂,欲雨龙移黑处潭。北斗斋坛天寂寂,东风仙洞草毵毵。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 古诗《宿泗州寺·纤月堕高林》 - - 吕敏 - - 纤月堕高林,清风洒疏竹。山僧沐相慰,云榻留共宿。坐凉交竹阴,炉温蔼兰馥。于焉为申章,庶以写幽独。
  • 古诗《兰溪丞徐君殉节诗》 - - 王士禛 - - 连城大帅竖降幡,独有微官死报恩。故印犹存同杖节,巫阳无地与招魂。双松几岁哦厅事,大鸟何年立墓门。闻道荒城还渴葬,怒潮穿胁越江昏。
  • 古诗《挽王教授子节父》 - - 王之望 - - 綵衣方喜奉安舆,丹旐俄惊返故居。已作善人称里闬,固宜阴德大门闾。悟超庭柏心无碍,香茁阶兰庆有馀。哀挽一声寒日外,萧萧风树锁郊墟。
  • 古诗《宝月楼·轻舟遮莫岸边维》 - - 乾隆 - - 轻舟遮莫岸边维,衣染荷香坐片时。叶屿花台云锦错,广寒乍拟是西池。
  • 古诗《送丁克明归常州省亲》 - - 周瑛 - - 万里云山秋独归,为怜堂上旨甘违。天涯亦有思亲者,相送不堪泪满衣。
  • 古诗《减字木兰花·燕台四月》 - - 史承谦 - - 燕台四月,处处园林花事歇。卯酒初醒,卖过樱桃听卖冰。日迟风暖,一握榴巾香汗满。尺素谁题,昨夜柔魂过画溪。
  • 古诗《偈颂·南泉放倒》 - - 释宗杲 - - 南泉放倒,云门扶起。放倒扶起,有宾有主。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 古诗《蓦山溪·猿捉整》 - - 王哲 - - 猿捉整,是修真格。各得其门,长闲,便归阳陌。年光景,悟此得清凉,兆有,中仙,下贫人忆。蒙书诲,日频搜索。意上来闻,边声,怎生掩间,前朦事,别是一家风,尸没,和松,敢溪山蓦。...
  • 古诗《寄李古冲太宰》 - - 刘麟 - - 冂寺论文气独雄,真才端拟亮天工。金渊刻烛春翻蝶,苕水传觞秋转蓬。展氏道昭三黜后,刘桢今在九人中。武夷高并神仙宅,谢屐张槎好过从。
  • 古诗《象楼·登楼一眺瞩》 - - 韩日缵 - - 登楼一眺瞩,象岭列屏齐。翠拥群峰合,青来远树低。架藏缣帙秘,案有白云栖。见说骊龙卧,衔珠隔浦西。
  • 古诗《慈乌曲·慈乌哑哑枝上啼》 - - 钱淑生 - - 慈乌哑哑枝上啼,乳乌拍拍高复低。乳乌飞起慈乌喜,乳乌堕地慈乌止。乌飞乌止各有心,团团且绕栖巢林。一乌远出衔虫豸,一乌守巢护乌子。何时乳乌毛羽成,反哺酬恩见物情,人生抚儿亦如此,抚儿望儿良有以。哀哀惟我独虚生,累亲无计徒吞声。感此慈乌坐无语,心酸骨折泪如雨。...
  • 古诗《清溪亭·波平渺渺草萋萋》 - - 曹纬 - - 波平渺渺草萋萋,远目非昏望欲迷。敢以安閒侵白鸟,聊将衰病照清溪。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徙倚无人见牢落,水流东去夕阳西。
  • 古诗《再和·沙平雪漫水涵空》 - - 孙觌 - - 沙平雪漫水涵空,路入千岩紫翠中。村远微明渔舍火,楼高斜矗酒旗风。可怜方外狂司马,来伴田中一秃翁。南北相望三十载,心期不改断金同。
  • 古诗《夜郎东归黄去非自双井来惠以新诗妙画次韵三绝句赠别》 - - 王庭圭 - - 窜逐三危山尽头,出门入门谁与游。归来颇复见此客,下笔论诗不肯休。
  • 古诗《混蛋诗·你叫我去这样干》 - - 张宗昌 - -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真是一群小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 古诗《杂兴·珍重新来十绝诗》 - - 苏泂 - - 珍重新来十绝诗,末章砥柱不去移。 因思唐代诸公子,故少撞钟得意时。
  • 古诗《题地球画扇》 - - 丘逢甲 - - 墨澳欧非尺幅收,就中亚部有神州。 普天终见大一统,缩地真成小五洲。 畏日遮余占摄力,仁风扬处遍全球。 如何世俗丹青手,只写名山当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