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孙氏的诗 >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

朝代:唐代诗人:孙氏时间:2023-04-05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诗人孙氏资料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作者孙氏

生卒年不详。进士孟昌期妻。乐安(今山东博兴)人,一云乐昌(今属广东)人。孙氏善诗,常代其夫作诗。后以为才思非妇人之事,遂焚其诗集,自是专以理家为事。事迹散见《北梦琐言》卷六..... 查看详情>>

孙氏古诗词作品: 《白蜡烛诗·景胜银釭香比兰》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 《谢人送酒·谢将清酒寄愁人》 《与周默·雨集枯池时渐满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琴·玉指朱弦轧复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寿许谏议·自归丘壑世频移》 - - 徐中行 - - 自归丘壑世频移,幽抱惟应静者知。执戟金门随曼倩,浮舟震泽伴䲭夷。三朝青琐人安在,万事沧洲酒一卮。我亦倦游思脱屣,烦君海上报安期。
  • 古诗《王敬哉先生初度相邀为西山之游不获去却寄》 - - 钱澄之 - - 西山苍翠望中浮,屡荷招携不自由。闻过桑乾欺道险,直骑叱拨乱溪流。挥毫未倦通宵兴,缓辔全收满路秋。即使追陪吾已惫,似君老健正堪游。
  • 古诗《闻兄子昆吾得孙自先祖养性公以来于是六世矣》 - - 徐桢立 - - 阿咸老色也侵寻,喜报孙枝出竹林。六叶要承诗礼旧,五年相望水云深。即生忧患宁非幸,得见升平愿自今。看取分甘呼幼弱,故园霜菊正垂金。
  • 古诗《鹿耳门即事·南从虎尾北鸡笼》 - - 陈梦林 - - 南从虎尾北鸡笼,建邑当年议颇同。
  • 古诗《白云洞·我游白云洞》 - - 陆蓨 - - 我游白云洞,身在白云里。落叶和松风,时闻响山雨。石床不可留,清寒逼衣屦。隔坞暮钟声,云留我归矣。
  • 古诗《还自乐寿寄卢行之三绝句》 - - 许景衡 - - 顺水知人欲到家,扁舟拂地过天涯。寄声幕下红莲客,稳放银河八月槎。
  • 古诗《津桥晚望·徙倚津桥上》 - - 胡宿 - - 徙倚津桥上,苍凉树幄中。江云数峰黑,山日半规红。菖叶深依水,兰苕迥得风。雩坛春服就,归思羡沂童。
  • 古诗《书罗公碑阴·人家落落堕荒丘》 - - 艾可翁 - - 人家落落堕荒丘,碑带苔痕独字留。博陆脊梁扶日月,中郎名笔法春秋。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惟有斜阳闲照管,肯随鸦影上螭头。
  • 古诗《饮钟海月家次韵》 - - 区越 - - 闻道西山笋蕨香,远扶鸠杖过眉长。参烹海路羹尤滑,醉卧南薰夏亦凉。皓首方知寻四老,黄埃却笑污三梁。从今伏腊真时节,一举何辞累十觞。
  • 古诗《古六宫诗·楚宫》 - - 邓云霄 - - 柳色章台半欲凋,烟霏残黛暮还朝。君王本自怜神女,屏障空教贮细腰。梦泽猎归存石马,巫山雨散落秋潮。行人莫问宫前水,声咽忠魂恨未消。
  • 古诗《下皋俱乐亭扁》 - - 黄仲昭 - - 亭前无地著尘氛,云外青山山外云。颇幸名途抽脚早,山灵犹未作移文。
  • 古诗《杂感·阿瞒事鞍马》 - - 徐瑞 - - 阿瞒事鞍马,横槊尚赋诗。淮淝政交锋,别墅方围棋。何哉情事迂,俗论乃嗤嗤。斯人机械深,政尔未易窥。
  • 古诗《陈山农为余泼墨作山水因题赠》 - - 赵执信 - - 太息尘埃内,丹青老此贤。相逢在江海,为我写云烟。雨入竹间屋,风横山半泉。何当骑白鹿,同往翠微颠。
  • 古诗《初春绝句·带围过膝杖过眉》 - - 许及之 - - 带围过膝杖过眉,曲庑寻诗得步迟。旧日春风应笑我,鬓边残雪没消时。
  • 古诗《次韵元舆见寄》 - - 郭祥正 - - 不得陪公九日行,想提椽笔瞰西城。风流自可追王粲,憔悴犹能忆祢生。万里还家唯有梦,一身投狱岂忘情。何时共掷沧溟钓,醉倚三山欲鲙鲸。
  • 古诗《浣溪沙·有客为王校书索赠漫题》 - - 尤侗 - - 闻道王娘旧姓西,采莲重出若耶溪。淡妆羞学捧心啼。春水锦帆娇白纻,秋风香径印红泥。昵郎子夜醉乌栖。
  • 古诗《西楼晚望·叠岫敛余霞》 - - 张伯玉 - - 叠岫敛余霞,轻舠簇远沙。 斜阳媚城郭,细柳杂汀花。 两两联归骑,萧萧起暮鸦。 谁知故园兴,闲在使君家。
  • 古诗《一剪梅·一点灵明本寂然》 - - 尹志平 - - 一点灵明本寂然。随通随感,应赴诸缘。头头认得这些儿,动也方圆。静也方圆。 日用无私不着边。清虚消息,此法堪传。指人顿悟入无为,行也忘言。坐也忘言。
  • 古诗《姚源忆故人·悟来顿觉从前错》 - - 马钰 - - 悟来顿觉从前错。怎敢起心生恶。斡运蓬莱银廓。个内如抬掇。 无中婴姹凭媒妁。须用黄婆为谑。和会出离琼椁。天上长安乐。
  • 古诗《蓬莱客·赠谭公》 - - 马钰 - - 于郎急。留心长在船头客。船头客。杀鱼虾命,罪根非隔。 把予言语休胡测。速烧船纲冤魂溺。冤魂溺。要全灵物,踵间通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