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崇砥的诗 >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原文及翻译赏析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

朝代:清代诗人:陈崇砥时间:2023-04-05
衣德绍闻,济济多士;
明经载道,勉勉我王。

诗人陈崇砥资料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作者陈崇砥

生卒:?-1875。介绍:清福建侯官人,字亦香。道光二十五年举人。同治间任河间知府,数决疑狱,积案期年而清。请筑古洋河堤六十里,开沟六千余丈,造桥建闸,得免水患。采古今捕蝗成法,刊为..... 查看详情>>

陈崇砥古诗词作品: 《献王陵联·六籍书收秦劫火》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 《挽曾国藩联·惟公至性过人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原文及翻译赏析

献王祠联·衣德绍闻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又次违字韵·铭结恩难报》 - - 赵观彬 - - 铭结恩难报,盘桓命辄违。穷人嫌再出,高士欲同归。爱醉浑清浊,逃名远是非。生涯吾易足,言采此山薇。
  • 古诗《山中杂咏·接竹引泉来》 - - 钱澄之 - - 接竹引泉来,绕厨穿我壁。酒徒夜不眠,听作糟床滴。
  • 古诗《憨憨泉试剑石俱有淳化年吕升卿题字》 - - 钱载 - - 山门缓初步,秋兴健单策。一登还一顾,有泉复有石。寒非秦帝痕,净是梁僧迹。林游年宛昨,苔蚀字成碧。耽奇恒贱近,目见少心惜。题名五岳佳,难遽遍探赜。观泉涤轻盏,踞石岸高帻。山风晚萧萧,山叶凉摵摵。 ...
  • 古诗《送春·百五韶光迅速行》 - - 蒋家桢 - - 百五韶光迅速行,满腔风景与谁鸣。花飞红雨残春送,柳著青烟早夏迎。燕语呢喃惊蝶梦,莺啼宛转恋痴情。不知春色归何处,有约来年续旧盟。
  • 古诗《夜月露卧·微月翳西林》 - - 刘敞 - - 微月翳西林,繁星灿如锦。欢言恋清景,展席不遑寝。凉风能相期,沆瀣若可饮。劳生伤局促,徂岁急苒荏。为君捐万虑,高卧且安枕。
  • 古诗《七夕同陈任夫高正甫麦仲张林开先舍弟惟仁侄璘集清居得燕字》 - - 黎民表 - - 阁道双星过,虚堂暮雨悬。清歌闻激楚,宝剑忆游燕。雁下沉秋色,萤流入野烟。词人方接席,应不恨华年。
  • 古诗《雨霁晚眺·入谷路萦纡》 - - 韦庄 - - 入谷路萦纡,岩巅日欲晡。岭云寒埽盖,溪雪冻黏须。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
  • 古诗《罗汉松·何年苍叟住禅林》 - - 屠隆 - - 何年苍叟住禅林,百尺婆娑万壑阴。四果总来成佛印,一官应不受秦侵。灵根岁月跏趺久,老干风霜面壁深。谡谡回飙响空谷,犹闻清夜海潮音。
  • 古诗《十月方圆兄招饮诸子偕游会龙山》 - - 张月宇 - - 点染苔痕石径延,名山来访大江边。千寻古木柯相荫,一代繁华事已迁。劫火堪悲燃晋寺,吾侪何幸值尧年。云台槛外霜风起,犹报苍州遍管弦。
  • 古诗《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 - 区大相 - - 中兴调燮属盐梅,丙魏同心佐帝来。白昼曹门频却扫,青霄弘阁几怜才。岁星本合归东海,荧惑胡为掩上台。临别岂劳秋草怨,石渠桃李半新栽。
  • 古诗《左右司黄郎中以田亩多寡为赋役高下予田已尽而不除役故作此诗以讽之》 - - 叶颙 - - 掌握军民至重权,庙堂隆任岂徒然。招邀宾客三千辈,管领东南一半天。威惠足惊吴越地,才能不减汉唐贤。犹存赋役为民害,刚把无田作有田。
  • 古诗《发舟至至德观》 - - 赵善括 - - 风细樯高去路迟,晓烟秋色正霏微。弯环沙觜村市井,突兀江心古钓矶。涌月小轩无尽藏,参天老桧不胜围。山川好处都输与,不是缁袍即羽衣。
  • 古诗《漫兴·漫把新诗信口裁》 - - 朱诚泳 - - 漫把新诗信口裁,雅怀终日赖渠开。等闲拍手高歌处,招得空庭白鹤来。
  • 古诗《后园·牡丹故园种》 - - 宋荦 - - 牡丹故园种,䰀鬌香鬟开。传呼吏人至,共我看花来。
  • 古诗《西子·霸越亡吴计已成》 - - 吴伟业 - - 霸越亡吴计已成,论功也合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 古诗《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 - 温庭筠 - -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 古诗《南堂·风摇疏影落清漪》 - - 邹浩 - - 风摇疏影落清漪,汎汎鱼儿趁晚嬉。不是来禽惊不去,窗前从此使人疑。
  • 古诗《赠传神陈秀才》 - - 洪适 - - 举世人心别,端如面不同。山川险难测,笔墨思何工。未索形骸外,聊先阿堵中。自怜无骨相,不到汉南宫。
  • 古诗《咏雪奉呈广平公·》 - - 黄庭坚 - -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古诗《冬日·数椽茅屋闭寒烟》 - - 潘一桂 - - 数椽茅屋闭寒烟,奄有缇缃聚碧笺。 烟烬竹炉朝兀兀,窗明风雪夜娟娟。 抱愁历落弹长铗,语恨分明泣小弦。 贫境御冬须点缀,简书新得务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