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继儒的诗 > 小窗幽记·集灵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窗幽记·集灵篇

朝代:明代诗人:陈继儒时间:2023-04-08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毕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投刺空劳,原非生计;曳裾自屈,岂是交游。
事遇快意处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是难居其美。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何须脚到李侯门;草帖画谱,闲里所需,直凭心游杨子宅。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坐息顷;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竹篱茅舍,石屋花轩,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流水绕户,飞泉挂檐;烟霞欲栖,林壑将瞑。中处野叟山翁四五,予以闲身,作此中主人。坐沉红烛,看遍青山,消我情肠,任他冷眼。
问妇索酿,瓮有新刍;呼童煮茶,门临好客。
花前解佩,湖上停桡,弄月放歌,采莲高醉;晴云微袅,渔笛沧浪,华句一垂,江山共峙。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独坐丹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净神清,气柔息定,濛濛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林卧不知寒暑,上床空算。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念头稍缓时,便宜庄诵一遍。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蹈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世外交情,惟山而已。须有大观眼,济胜具,久住缘,方许与之莫逆。
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
择池纳凉,不若先除热恼;执鞭求富,何如急遣穷愁。
万壑疏风清,两耳闻世语,急须敲玉磬三声;九天凉月净,初心诵其经,胜似撞金钟百下。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甚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客散门扃,风微日落,碧月皎皎当空,花阴徐徐满地;近檐鸟宿,远寺钟鸣,荼铛初熟,酒瓮乍开;不成八韵新诗,毕竟一个俗气。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秋月当天,纤云都净,露坐空阔去处,清光冷浸,此身如在水晶宫里,令人心胆澄澈。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
凡醉各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清其思也;醉得意宜唱,宣其和也;醉将离宜击钵,壮其神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畏其侮也;醉俊人宜益觥盂加旗帜,助其怒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此皆审其宜,考其景,反此则失饮矣。
竹风一阵,飘飏茶灶疏烟;梅月半湾,掩映书窗残雪。
厨冷分山翠,楼空入水烟。
闲疏滞叶通邻水;拟典荒居作小山。
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墨而贪残,冥官不受词赋。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老树着花,更觉生机郁勃;秋禽弄舌,转令幽兴潇疏。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
结一草堂,南洞庭月,北蛾眉雪,东泰岱松,西潇湘竹;中具晋高僧支法,八尺沉香床。浴罢温泉,投床鼾睡,以此避暑,讵不乐也?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谐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相干,可以理遣。佩此两言,足以游世。
冬起欲迟,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欲少。
无事当学白乐天之嗒然,有客宜仿李建勋之击磬。
郊居,诛茅结屋,云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与二三之同调,望衡对宇,联接巷陌;风天雪夜,买酒相呼;此时觉曲生气味,十倍市饮。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又云: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便觉酒气拂拂,从十指出也。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鸿中叠石,常论高下,但有木阴水气,便自超绝。
段由夫携瑟,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高卧闲窗,绿阴清昼,天地何其寥廓也。
少学琴书,偶爱清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映,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卧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犹难为怀。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执笔惟凭于手熟,为文每事于口占。
箕踞于班竹林中,徙倚于青矶石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稽阮之间。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缉故也。
周旋人事后,当诵一部清静经;吊丧问疾后,当念一通扯淡歌。
卧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声声入肺肠。
不惜费,必至于空乏而求人;不受享,无怪乎守财而遗诮。
园亭若无一段山林景况,只以壮丽相炫,便觉俗气扑人。
餐霞吸露,聊驻红颜;弄月嘲风,闲销白日。
清之品有五:睹标致,发厌俗之心,见精洁,动出尘之想,名曰清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纸裹中窥钱,瓦瓶中藏粟,困顿于荒野,摈弃乎血属,名曰清苦;指幽僻之耽,夸以为高,好言动之异,标以为放,名曰清狂;博极今古,适情泉石,文韵带烟霞,行事绝尘俗,名曰清奇。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奕秋往矣,伯牙往矣,千百世之下,止存遗谱,似不能尽有益于人。唯诗文字画,足为传世之珍,垂名不朽。总之身后名,不若生前酒耳。
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折胶铄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于射而得楫让,于碁而得征诛;于忙而得伊周,于闲而得巢许;于醉而得瞿昙,于病而得老庄,于饮食衣服出作入息,而得孔子。
前人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当草草看过。
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阘茸不可谓宽大。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者,不必说唐说宋。
少年休笑老年颠,及到老时颠一般,只怕不到颠时老,老年何暇笑少年。
饥寒困苦福将至已,饱饫宴游祸将生焉。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痴矣狂客,酷好宾朋;贤哉细君,无违夫子。醉人盈座,簪裾半尽;酒家食客满堂,瓶瓮不离米肆。灯烛荧荧,且耽夜酌;爨烟寂寂,安问晨炊。生来不解攒眉,老去弥堪鼓腹。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登高楼饮酒。
人人爱睡,知其味者甚鲜;睡则双眼一合,百事俱忘,肢体皆适,尘劳尽消,即黄梁南柯,特余事已耳。静修诗云:“书外论交睡最贤。”旨哉言也。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倚势而凌人者,势败而人凌;恃财而侮人者,财散而人侮。此循环之道。
我争者,人必争,虽极力争之,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虽极力让之,未必失。
贫不能享客,而好结客;老不能徇世,而好维世;穷不能买书,而好读奇书。
沧海日,赤城霞;蛾眉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凌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偶饭淮阴,定万古英雄之眼;醉题便殿,生千秋风雅之光。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我如为恶,虽位极人臣,有人议其过。
读理义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煮茶;泛舟观山,寓意奕棋。虽有他乐,吾不易矣。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
唾面自干,娄师德不失为雅量;睚眦必报,郭象玄未免为祸胎。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
读书到快目处,起一切沉沦之色;说话到洞心处,破一切暧昧之私。
谐臣媚子,极天下聪颖之人;秉正嫉邪,作世间忠直之气。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闻谤而怒者,谗之囮;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滩浊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意在远近之间,亦文章法也。
藏锦于心,藏绣于口;藏珠玉于咳唾,藏珍奇于笔墨;得时则藏于册府,不得则藏于名山。
读一篇轩快之书,宛见山青水白;听几句伶俐之语,如看岳立川行。
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如苹末风起,勃焉而扬。
子弟排场,有举止而谢飞扬,难博缠头之锦;主宾御席,务廉隅而少蕴藉,终成泥塑之人。
取凉于箑,不若清风之徐来;激水于槔,不若甘雨之时降。
有快捷之才,而无所建用,势必乘愤激之处,一逞雄风;有纵横之论,而无所发明,势必乘簧鼓之场,一恣余力。
月榭凭栏,飞凌缥缈;云房启户,坐看氤氲。
发端无绪,归结还自支离;入门一差,进步终成恍惚。
李纳性辨急,酷尚奕棋,每下子,安详极于宽缓。有时躁怒,家人辈则密以棋具陈于前,纳睹便欣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
竹里登楼,远窥韵士,聆其谈名理于坐上,而人我之相可忘;花间扫石,时候棋师,观其应危劫于枰间,而胜负之机早决。
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三坟为瑚琏,诸子为鼓吹;自奉得无大奢,请客未必能享。
说得一句好言,此怀庶几才好.揽了一分闲事,此身永不得闲。
古人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往其下,曰:“此可浣尽十年尘胃。”
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
贺兰山外虚兮怨,无定河边破镜愁。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酝藉,终非名饮。
飞泉数点雨非雨,空翠几重山又山。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问学。
树影横床,诗思平凌枕外;云华满纸,字意隐跃行间。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秋老洞庭,霜清彭泽。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韶光去矣,叹眼前岁月无多,可惜年华如疾马;长啸归与,知身外功名是假,好将姓字任呼牛。
意慕古,先存古,未敢反古;心持世,外厌世,未能离世。
苦恼世上,度不尽许多痴迷汉,人对之肠热,我对之心冷;嗜欲场中,唤不醒许多伶俐人,人对之心冷,我对之肠热。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机神。
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五夜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起,看破梦里当年。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明至无无明,浑矣台中明月。
逃暑深林,南风逗树;脱帽露顶,沉李浮瓜;火宅炎宫,莲花忽迸;较之陶潜卧北窗下,自称羲皇上人,此乐过半矣。
霜飞空而漫雾,雁照月而猜弦。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阳之扬蘤,似秋汉之含星。
景澄则岩岫开镜,风生则芳树流芬。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同至人之无迹,怀明义以应时。
一翻一覆兮如掌,一死一生兮如轮。

诗人陈继儒资料

小窗幽记·集灵篇作者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 查看详情>>

陈继儒古诗词作品: 《和令则题画》 《缺题·山中日日试新泉》 《松·群松合抱支硎侧》 《山中·燕子飞来枕上》 《君山竹院·及肩新种竹》 《小窗幽记·集豪篇》 《同印空夜坐凭虚阁》 《九月一日·篱下黄花堪把》 《辛夷·春雨湿窗纱》 《小窗幽记·集绮篇

小窗幽记·集灵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窗幽记·集灵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旅中岁日有感》 - - 叶兰 - - 草径泥深鞍马稀,萧萧雪雨怕沾衣。年同流水人空老,春已还家客未归。山馆帘垂壶漏永,石屏香散篆烟微。追思内宴朝元日,说著先皇泪欲挥。
  • 古诗《得镡世叔邮寄胜利唱酬集漫赋二律寄之兼简许伯建课长、漆颂平秘书渝州》 - - 胡惠溥 - - 长忆天涯行路难,故人书劄报平安。政如督亢图将尽,比似丰城剑吐寒。同室操戈真敌国,群情堕费望三桓。弥天烽火留馀痛,忍见中原再兆端。
  • 古诗《哭恽代英选四》 - - 柳亚子 - - 海上初相见,稠人千百中。世方怖河汉,我独识鸾龙。安石衣冠敝,臧洪意气雄。同时向女士,咄咄赌词锋。
  • 古诗《舟行再用前韵》 - - 仲并 - -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 古诗《梦·玄圃在何处》 - - 佟绍弼 - - 玄圃在何处,神游意未闲。排云叫阊阖,披腹献琅玕。怀此平生志,终然一梦还。晨钟寻味久,晓色有无间。
  • 古诗《卢谊伯宜之见过要斯远同赋以赠》 - - 赵蕃 - - 近别溪山郡,忽过风雨村。浊醪成共把,佳句得深论。旧价真齐骆,新题复到元。从今得还往,宁只问寒暄。
  • 古诗《记述二十韵为赵沂公作》 - - 徐玑 - - 日月交辉际,乾坤欲整时。谋谟无远近,顾盼有安危。国倚宗臣重,人惟正统推。将军兼问古,中尉不言私。美德开初祀,清风起四维。山河春蔼蔼,雨露夜垂垂。川浩鼋鼍穴,田丰鼠兔窥。险辞萋莫已,深网障无遗。流谤看金策,纯诚表竹枝。丹心元未改,只影去奚疑。能胜归天道,云亡忽事宜。蜀关几犬...
  • 古诗《感时·英雄扪虱穷无路》 - - 王季珠 - - 英雄扪虱穷无路,孺子驱鸡哶有声。番语风行师道替,宝书日堕士名经。国民滴滴偿赔款,海贼堂堂遣统兵。洵是上天开异局,朝章莫议倒施行。
  • 古诗《昼睡·太古一去浩万世》 - - 王令 - - 太古一去浩万世,百智竞起纷修治。交将砭刀溃疮痏,纵得平好无完皮。倾山竭河论曲水,都投大海为酒池。中间秫稻不满掬,日益酝酿成浇漓。不知淳风竟何适,万手齐举招不回。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间支龟。尘埃不到日影薄,枕簟拂拂生凉飔。四支舒安百虑废,彷佛认得太古遗。散魂怡愉不...
  • 古诗《酒泉子·双燕窥帘》 - - 陈匪石 - - 双燕窥帘。帘外落花如雪。断云飞,残雨歇。嫩寒尖。潮生潮落泪波添。前度去舟天远。柳千条,山一片。日西衔。
  • 古诗《游山·客归曾此眺层巅》 - - 吴与弼 - - 客归曾此眺层巅,独步重来十五年。人事几多随候革,山光水色自依然。
  • 古诗《山中有怀侯姊丈参戍》 - - 于慎行 - - 鲁国诸生旧有文,又从投笔际风云。王孙尽自迷归路,卿子谁知号冠军。枥上骅骝天厩马,帐前鼓角羽林群。同时年少还相忆,晓月山城更梦君。
  • 古诗《题同年郭丞遁斋》 - - 舒邦佐 - -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君斋虽名...
  • 古诗《同子言南归道中赋竹桃二物》 - - 王廷陈 - - 旧潜湘浦岸,兼慕武陵源。独造非无兴,成蹊本不言。七贤应共逸,三士竟何冤。物态依行色,羁栖想故园。
  • 古诗《虞美人·衰亲弱妇多劳苦》 - - 蒋士铨 - - 衰亲弱妇多劳苦。清瘦都如许。今朝安稳谢尘缘。问馈相循不许再牵连。秋光空阔天涵水。放眼同欢喜。全家移向画图中。领略江山不愿满帆风。
  • 古诗《元旦后三日游护国寺遇雨》 - - 李达 - - 湿云开合傍香台,宝铎声兼梵响回。树早经霜无叶落,人缘避雨觅亭来。此山行熟虽微乐,每岁逢阑又极哀。明日物华撩我处,秖应岐路更风埃。
  • 古诗《过江外感怀》 - - 陈襄 - - 江水无情含野烟,江风还似旧时天。先生隐去思成死,今日重来十六年。
  • 古诗《贺新郎·满酌西湖酒》 - - 柴望 - - 满酌西湖酒。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正画舫春明波透。记得名园曾驻马,锦鞍鞯浅映堤桥柳。寻胜赏,重回首。 不妨旋摘枝头有。喜青青垂丸带子,脆圆如豆。想是和羹消息近,报与醉翁太守。道玉铉有人启奏。红药当阶明似锦,觉娇莺舞燕皆称寿。唱此曲,...
  • 古诗《公溪口·江都克家才》 - - 黄庭坚 - -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 古诗《又和酴醾韵》 - - 项寅宾 - - 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翦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只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