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曹士俊的诗 >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原文及翻译赏析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

朝代:清代诗人:曹士俊时间:2023-04-04
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
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
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
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

诗人曹士俊资料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作者曹士俊

曹士俊,字用山,号逸亭,常熟人。诸生。 查看详情>>

曹士俊古诗词作品: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原文及翻译赏析

晓行天门山·地绝天门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松风亭·亭下盘松老》 - - 林椿 - - 亭下盘松老,临风韵更悲。枝垂青麈尾,干出黑虬姿。夜子偷闲拾,新围按梦知。欲思遗一句,才愧沈佺期。
  • 古诗《芦汀秋晚·绿水平沙弄影差》 - - 弘历 - - 绿水平沙弄影差,老枝花重不胜垂。衡阳浦上雁声断,正是惊寒欲宿时。
  • 古诗《书俞秋农先生墨竹》 - - 郑珍 - - 一两三竿谨护持,苦心惟有老翁知。君看邻舍成阴日,已是家人食笋时。
  • 古诗《天遗家篱菊盛开邀诸名士作黄花社奉常公墨菊卷适归几上诸子倚原韵赋诗题曰东篱秋兴而属余和之》 - - 钱谦益 - - 版屋衡门故相家,义熙时节种陶花。东篱视昔依然好,白发于今没处赊。小筑楯栏香国土,平分月令晚芳华。剧怜半树梧桐影,池上离褷噪晚鸦。
  • 古诗《满江红·丁丑圣诞作》 - - 卢前 - - 圣诞云何,忠与恕圣之纲目。岂有以施于人者,己焉不欲。诸夏狄夷犹未辨,行之何以尊中国。敢自诩王道侮先师,斯文辱。敢诬蔑,断章读。敢假借,冠而沐。试遍寻经籍,勤王相属。暴虎冯河由也勇,执戈社稷汪踦独。订春秋大义托微言,应三复。...
  • 古诗《有妄吟·作伪少阴德》 - - 邵雍 - - 作伪少阴德,饰非多隐情。人心虽暧昧,天道自分明。手足既皆露,语言安足凭。
  • 古诗《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 - - 李乂 - - 家住千门侧,亭临二水傍。贵游开北地,宸眷幸西乡。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圣情思旧重,留饮赋雕章。
  • 古诗《和寺丞叔赐对亲奉玉音叙及家世韵》 - - 李洪 - - 乌台凤沼承亲擢,尚有孤忠简圣明。大雅一门时鲜俪,急难尤切在原情。
  • 古诗《董源画·金鳌玉龙蟠作堆》 - - 张宁 - - 金鳌玉龙蟠作堆,老树屈铁泉鸣雷。舟轻水急云荡漾,彷佛使槎天上来。
  • 古诗《挽陈其美联·我公既去》 - - 吴梦骑 - - 我公既去,如苍生何,国未靖,袁未除,此身虽亡,雄心未死,试问贼子肝肠,日暮泪沉黄歇浦;鲁难方长,有庆氏在,海可枯,石可烂,独夫当磔,逆伥可诛,倘教英雄作厉,江头怒涌伍员潮。...
  • 古诗《游山阳·故人不复倒奚囊》 - - 陈造 - - 故人不复倒奚囊,但有荒阡荫白杨。魂定可招吾得已,试吟楚些命巫阳。
  • 古诗《西斋行马诗·晨风白金络》 - - 萧纲 - - 晨风白金络,桃花紫玉珂。影斜鞭照曜,尘起足蹉跎。任侠称六辅,轻薄出三河。风吹凤凰袖,日映织成靴。远江舻舳少,遥山烟雾多。云开玛瑙叶,水净琉璃波。广路拂青柳,回塘绕碧莎。不效孙吴术,宁须赵李过。...
  • 古诗《送申职方还魏县》 - - 李攀龙 - - 山中春色慰漂零,泽畔行吟见独醒。纵使冯唐淹省署,还如汲黯在朝廷。漳河雨雪襜帷黑,大漠风尘燧火青。忆尔时危曾抗疏,至今诸将说龙庭。
  • 古诗《题消夏图·纤尘不到读书堂》 - - 乾隆 - - 纤尘不到读书堂,座拥芸编发古香。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葩苑树相芬芳。鱼儿泳浦分菱面,荔子堆盘擘药房。讵解怨咨忧暑雨,高人赢得小年长。
  • 古诗《木安·闻道长安悲杜甫》 - - 赵熙 - - 闻道长安悲杜甫;请将一木告林宗。
  • 古诗《渔家傲·有个人人情不久》 - - 杨端臣 - - 有个人人情不久。而今已落他人手。见说近来伊也瘦。好教受。看谁似我能撋就。莲脸能匀眉黛皱。相思泪滴残妆透。总是自家为事谬。从今后。这回断了心先有。
  • 古诗《和朱长孺·天宝论诗志岂诬》 - - 钱谦益 - - 天宝论诗志岂诬,蛊鱼笺注笑侏儒。西郊尚记麻鞋往,南国犹闻石马趋。事去金瓯悲铸铁,恩深玉匣感鳞珠。寒风飒拉霜林暮,愁绝延秋头白乌。
  • 古诗《移棕榈次蓬山兄韵》 - - 释居简 - - 丛拍苍柄顶春寒,诗史题名胜得仙。剪出鳞皴仍节节,何曾拥肿到便便。更无曲处连黄壤,只欠横枝架老禅。来岁子鱼分树艺,檐前清影赋联绵。
  • 古诗《点绛唇·小驻征骖》 - - 曾协 - - 小驻征骖,一尊古寺留君住。六花无数。飞舞朝天路。上苑繁华,却似词章富。春将暮。玉鞭凝伫。总是经行处。
  • 古诗《次韵王兄·江分晓色洗征衣》 - - 方岳 - - 江分晓色洗征衣,吾道非邪傥是欤。 与世无缘伤骨鲠,归田有日放眉舒。 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 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