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生2的诗 > 小重山·寄郑云娘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重山·寄郑云娘

朝代:宋代诗人:张生2时间:2023-04-05
杏火无烟烧断肠。
织成春恨切,柳丝长。
当时谁是种花郎。
却不教,柳近杏花傍。
柳道不须忙。
春深须是有,絮飞扬。
等闲扑着杏腮香。
恁时节,选甚隔池塘。

诗人张生2资料

小重山·寄郑云娘作者张生2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张生2古诗词作品: 《小重山·寄郑云娘》 《西江月·一望朱楼巧小

小重山·寄郑云娘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重山·寄郑云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严冬友·绝世聪明崔蔡徒》 - - 袁枚 - - 绝世聪明崔蔡徒,肯将簪绂换江湖。桃花一绝高僧偈,看到红云尽处无。
  • 古诗《病中怀抱。书寄李大提学》 - - 成石璘 - - 少随飞将挽强弓,谁信文章老更工。咫尺还同千万里,暮云春树意无穷。
  • 古诗《冻树归鸦·冻云一色晚天沈》 - - 弘历 - - 冻云一色晚天沈,枯树槎枒气飒森。却是寒鸦有灵性,亦知欲雪早归林。
  • 古诗《秋感·楚宫八月下欃枪》 - - 吴兆骞 - - 楚宫八月下欃枪,宗子谁传带砺盟。云梦旌旗还去国,章华台榭更开营。珠囊夜泣三湘雨,玉马秋迷六诏兵。闻道至尊思叔父,蛮烟渺渺动皇情。
  • 古诗《寿黄上将达云》 - - 成惕轩 - - 环座颂台莱,千百觞,欣共举;收京期李郭,十万剑,看横磨。
  • 古诗《挽曾国荃联·钟南岳英灵》 - - 孙孚侃 - - 钟南岳英灵,诞生人杰,始定江东大乱,继苏晋地奇灾,功德比山高,终古丰碑同坠泪;数中兴柱石,端属公家,有兄为社稷臣,犹子亦皇华使,后先痛星陨,九重哀诔特褒忠。
  • 古诗《喜弟承检登科》 - - 翁承赞 - - 两篇佳句敌琼瑰,怜我三清道路开。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花繁不怕寻香客,榜到应倾贺喜杯。知尔苦心功业就,早携长策出山来。
  • 古诗《谢吕云叔饷墨》 - - 艾性夫 - - 苍苍乌玉笏,岁岁到山翁。君眼何曾白,吾颜自觉红。一生磨不死,万事写成空。回首柯山路,凄凉不复东。
  • 古诗《咏半舫·厜》 - - 乾隆 - - 厜㕒临漪澜,有室筑其顶。虽乏月帆槩,雅近烟波景。舫用实则无,舫要略可领。书生滕阁上,渔父桃源顷。其半正相同,倚篷发清省。
  • 古诗《和酬李宣德·销閒堂上日何思》 - - 吕南公 - - 销閒堂上日何思,或弄鸣琴或赋诗。声正只传心静处,篇成不待烛残时。隆中有客吟梁甫,洛下无人说克儿。此日馀音到逋客,定如医药蓄青芝。
  • 古诗《甫草自言读书灌园之乐因次韵寄》 - - 汪琬 - - 学道三十载,时贤莫能名。大则著为书,次之以诗鸣。卬期古作者,其风穆如清。勿谓知我希,庶俟后圣生。
  • 古诗《高荦生席间次仰菶斋赠行原韵》 - - 汪廷桂 - - 斗酒张宵宴,清风荡我襟。麈谭窥视彻,诗味入秋深。朗月应留醉,高山敢嗣音。苍茫宛中树,无限别离心。
  • 古诗《水调歌头·甲午开岁与军旅采风团山东诗友雅聚》 - - 张晓虹 - - 春注和阗斗,情漾汝窑盘。窗横三五梅蕊,婀娜说新年。香谱何劳翻透,依旧海天风味,回梦是家山。相约歌长调,拈韵试和弦。琴岛青,鸭头绿,锦衣寒。几番壮语,写向军旅帅园篇。袖底波涛千顷,襟上江流一线,鸥鹭舞高舷。记得诗人影,曾在水云间。...
  • 古诗《诗并序·本巡连索索》 - - 王梵志 - - 本巡连索索,樽主告平平。当不怪来晚,覆盏可怜精。门前夜狐哭,屋上鸱枭鸣。一种声响音,何如刮钵声。
  • 古诗《玉胡蝶/玉蝴蝶》 - - 吴文英 - - 角断签鸣疏点,倦萤透隙,低弄书光。一寸悲秋,生动万种凄凉。旧衫染唾凝花碧,别泪想妆洗蜂黄。楚魂伤。雁汀沙冷,来信微茫。都忘。孤山旧赏,水沈熨露,岸锦宜霜。败叶题诗,御沟应不到流湘。数客路又随淮月,羡故人还买吴航。两凝望。满城风雨,催送重阳。...
  • 古诗《吴使君南还》 - - 毛奇龄 - - 同作梁园客,新从庾岭来。三春章贡水,万里郁孤台。酒尽朱弦绕,花衔锦缆开。使星终夜动,看向斗边回。
  • 古诗《废宅梅花·门径萧然遍草莱》 - - 史谨 - - 门径萧然遍草莱,寒梅一树倚风开。可怜香影无人顾,只有山禽自往来。
  • 古诗《念奴娇·春晚泛舟枫桥寒山寺。寺为某中丞重建》 - - 张尔田 - - 载香游缆,傍云廊重舣,幽单春客。一匊招提花外水,谁共閒鸥分席。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点霞波镜,醉颜犹认枫色。还记飞盖西园,秋坰小队,岸风前吟帻。下界钟声催世换,尘梦何曾留得。故苑惊灰,诸天凄梵,付与残僧识。雪香桥堍,乱樱红送帆隙。 ...
  • 古诗《偶书·一任尘欺古鹿卢》 - - 林逋 - - 一任尘欺古鹿卢,圣经穷烂更何图。磻溪老叟能闲气,八十封侯不似无。
  • 古诗《送新茶·元化功深陆羽知》 - - 释重显 - - 元化功深陆羽知,雨前微露见鎗旗。 收来献佛馀堪惜,不寄诗家复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