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锴的诗 > 夏至又雨·不识皇天意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至又雨·不识皇天意

朝代:清代诗人:李锴时间:2023-04-05
不识皇天意,空怜小麦秋。
眼穿看垤蚁,心苦辨林鸠。
烟火迟方举,云霓湿未收。
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

诗人李锴资料

夏至又雨·不识皇天意作者李锴

李锴,字铁君,号眉山,又号豸青山人,晚号焦明子、後髯生,汉军镶白旗人。由笔帖式,举博学鸿词,复举经学。晚隐于盘山,筑斗室曰睫巢,与陈梓称南陈北李。通四声,辨小篆,性倜傥,勤读书,不事生产。好游览山水。工诗古..... 查看详情>>

李锴古诗词作品: 《焚诗歌为石东村作》 《扫草子·北风晨萧萧》 《初秋晚坐新亭咏怀》 《捕鱼·江潭之水琉璃碧》 《陈州佐橘洲兄弟》 《和答陈石闾》 《小园口号·静理入閒趣》 《寄怀陈橘洲·横琴一弄雉朝飞》 《和答·閒馆莓苔合》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

夏至又雨·不识皇天意原文及翻译赏析

夏至又雨·不识皇天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围棋戏吟·一局君且饶我》 - - 南有容 - - 一局君且饶我,可使阳弱阴强。若言成败在天,我也毕竟为阳。
  • 古诗《读经有感柬璞君》 - - 姚倚云 - - 静室焚香诵六经,究于旧理得知新。茫茫叵测人寰裹,眼底惟君肝胆真。
  • 古诗《咏官窑盘子·周尺将盈尺》 - - 弘历 - - 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真可贵,劫火未曾亏。薜㬥宁须议,完全已足奇。穆然陈绨几,独切水圆思。
  • 古诗《槐轩·轩已幽》 - - 司马光 - - □□轩已幽,况复植宫槐。檐外阴沉绿,南山雨气来。逍遥不知久,惊此黄花开。
  • 古诗《萧思话弹琴石》 - - 王士禛 - - 宋代萧常侍,弹琴于此山。清徽汎松石,逸响碧云间。我欲寻遗迹,风流不可攀。惟馀远江水,朝夕送潺湲。
  • 古诗《酬师道雪夜见寄》 - - 司马光 - - 玉树交横雪后天,银河沉着斗栏干。笔峰微结冰丝涩,灯晕初成花烬残。太学先生毡苦薄,公车倦客履仍单。欲吟佳句到清晓,夜寂愁闻金石寒。
  • 古诗《斋宿听周编脩弹琴》 - - 杨士奇 - - 群处谅有适,单居恒鲜欢。乐只众君子,斋沐此盘桓。华缸照绮席,香气蔼焚兰。爰理峄阳桐,为我三四弹。迟迟写适意,宛宛含幽叹。怡我中和抱,涤我沉郁端。所怀在古操,焉知清夜阑。...
  • 古诗《到房交代招饮》 - - 陈造 - - 妓围檐额润空青,岫幌云关夜不扃。吏隐风流输我辈,可须逋客诧山灵。
  • 古诗《五丁关·门户划秦蜀》 - - 蹇谔 - - 门户划秦蜀,雄关辟五丁。阴岩存古雪,晓树阁秋星。涧曲道相望,天低昼亦冥。金牛通得否,搔首问山灵。
  • 古诗《踏莎行·感事》 - - 蔡淑萍 - - 曼舞轻歌,繁弦急管,传杯飞盏流波眼。高楼灯火灿如星,星沉月落灯犹灿。西子熏风,秦淮旧宴,谁家公仆风流惯?忽闻陪酒女儿家,难胜酒力香魂断。
  • 古诗《重禹六十·男儿六十一枝花》 - - 聂绀弩 - - 男儿六十一枝花,说立书成两鬓华。非此无从觇岁月,有之何异犯风沙。图南慷慨九万里,落户凄凉三两家。天问楼头天莫问,天心人意恐无差。
  • 古诗《东山图赞·支道林》 - - 叶梦得 - - 一世所驱,颠倒轩裳。是身何依,独委支郎。从容三人,亦蹑其后。人谁无言,联一举手。
  • 古诗《赠狄鸣善捧檄迎母往金兰州就养》 - - 张昱 - - 人子能不念其母,乌鸟哑哑犹返哺。十月怀娠乳抱劳,亦期仰事慰迟暮。那知中道母子分,南望亲舍唯白云。伯也执殳在军旅,堂上消息空传闻。将军命许迎就养,拜捧檄文喜无量。杭州万里到兰州,母见子如堕天上。膝间乍见欢复悲,天河水流有合时。宜男草是别时草,老莱衣是别时衣。只今四海车...
  • 古诗《送孙龙拂太史还朝》 - - 毕自严 - - 榴红行色映恢台,折柳缤纷荫水隈。夙羡掷金孙绰赋,今看前席贾生才。蓬池日近频颁鲙,鳌禁云深半覆槐。次第丝纶劳启沃,三篇说命补天裁。
  • 古诗《江城子·骑牛》 - - 曾廉 - - 黄金台下土门秋。绿油油。忆曾游。看遍天涯,华屋与山邱。山上石牛牛背稳,痴老子,合骑牛。人閒风浪几时休。到中流。却回头。问有何人,铁索系孤舟。只是荒园花共草,逃龌龊,且夷犹。 ...
  • 古诗《梦室·谁把人间比梦间》 - - 李纲 - - 谁把人间比梦间,本来梦觉两閒閒。清风一枕北窗下,游遍江南多少山。
  • 古诗《光绪庚寅出都赠沪江陆较书》 - - 夏曾佑 - - 对酒当歌百感侵,独将往事几沉吟。琴湖一曲盈盈水,曾照生平十载心。
  • 古诗《乐山卧佛·一卧千年佛》 - - 何永沂 - - 一卧千年佛,悠然送江声。晨钟敲未了,世浊不堪醒。
  • 古诗《哀江南·病魂招得未浑全》 - - 宋祁 - - 病魂招得未浑全,暝倚秋屏岂是禅。 一梦忽成霜蝶去,草深三迳若为眠。
  • 古诗《淮安舟中·空郊不可行》 - - 袁宏道 - - 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 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 一望淮阴墓,令人百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