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彦伦的诗 >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

朝代:明代诗人:张彦伦时间:2017-08-18
孤山脚下三叉路,孤山墓上好梅花。
不似马塍桃李树,随春供送到人家。

诗人张彦伦资料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作者张彦伦

张彦伦,[明](公元一五九六年前后在世)字仪卿,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工诗,有《罢绣吟》一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查看详情>>

张彦伦古诗词作品: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 《寄许澜伯》 《闻筝诗·披帷月底理鸣筝》 《愁·来何容易去何迟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湖竹枝·孤山脚下三叉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从涧上玉虚岩作》 - - 谭元春 - - 后上窥前上,如猿缀一溪。幽幽生物役,侧侧有神栖。水鸟飞明影,山花界远倪。竦然清听久,非夜亦难齐。
  • 古诗《秋风·剧饮经时暑未消》 - - 陈邦彦 - - 剧饮经时暑未消,疏林深夜送刁调。来从塞上疑羌管,听入钱塘误海潮。千里莼鲈吴客梦,百畦兰蕙楚魂招。群芳莫漫悲摇落,要遣人间识后凋。
  • 古诗《寓怀三韵·泛泛海上鸥》 - - 胡应麟 - - 泛泛海上鸥,机忘意自适。嗟嗟塞翁马,何失亦何得。七日混沌死,哀哉倏与忽。
  • 古诗《伤逝·悲风从何来》 - - 李之世 - - 悲风从何来,流响度长廊。静聆怯营魂,潜身归洞房。兰缸犹未灭,黯淡杳无光。触物易萦绪,忧来讵有方。残椸积埃尘,颠倒乱衣裳。针刺存箧笥,刀尺委巾箱。高壁留遗挂,香奁卸旧妆。缄封时一觌,纡回自忖量。弥恋知无益,弃置复难忘。...
  • 古诗《江城梅花引·登高》 - - 刘将孙 - - 明霞回雨霁秋空。笑难逢。步城东。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悲年冉冉江滚滚。骑台平,蒋陵冷。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 古诗《偶感和百谷先生韵》 - - 何巩道 - - 秋一天时月一沙,青衫红泪对琵琶。蚕生叶底终成茧,蝶死林梢尚抱花。帘畔笑声金管歇,鬓边灯影玉钗斜。厌厌醉向熏笼下,未信蓬山在海涯。
  • 古诗《送张申台巡抚辽东》 - - 何瑭 - - 帝城东北是辽阳,旌旆悠悠去路长。千里山川归节制,万年襟带此封疆。迅雷震处开聋俗,甘雨零时润瘠乡。见说医闾秀无比,政閒应上最高冈。
  • 古诗《儿曹请赋草间黄花》 - - 舒岳祥 - - 树头绿叶无花看,树下黄花带叶开。火化新钱忘铸字,金成小盏欠施台。贵人亭馆何曾识,野客园林不用栽。斗草儿曹求入咏,苍苔留坐独徘徊。
  • 古诗《逢王泌自东京至》 - - 李端 - -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 古诗《赠抱麻刘舍人》 - - 贯休 - - 郡政今良吏,门风古缙绅。万年唐社稷,一个哭麻人。愤烈身先死,敷扬气益贞。天乎资大宝,泰矣见忠臣。得罪钟多故,投荒岂是迍。玉寒方重涩,松古更青皴。鹏
  • 古诗《赠刘谋閤副·声名赫赫在穷塞》 - - 梅尧臣 - - 声名赫赫在穷塞,眉宇堂堂真丈夫。腰剑臂弓轻赴敌,无人不伏魏黄须。
  • 古诗《九日落星山登高》 - - 徐铉 - -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汎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 古诗《安之朝议哀辞》 - - 司马光 - -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型。朱衣老卿列,白首恋亲庭。舟壑一朝失,泉台万古扃。音容宛在目,争免净飘零。
  • 古诗《快阁·万里长江势若倾》 - - 李正民 - - 万里长江势若倾,登临仍值雨初晴。前山依约云方敛,远树参差晚更明。禅榻静寻僧舍宿,扁舟閒傍钓矶横。时危满目伤心事,谁把留犁再歃盟。
  • 古诗《送客上葵州》 - - 屈大均 - - 水从三峡落,峰向二禺回。雪喷潮难上,雷轰石不开。鸟怜南翥好,花恨北枝催。碧落仙人洞,藏书待尔来。
  • 古诗《梅花山·地有梅花非俗境》 - - 王渐逵 - - 地有梅花非俗境,山栖贤哲是灵基。暗香疏影无边趣,好似罗浮月上时。
  • 古诗《浣溪沙·野步》 - - 陆玄默 - - 落日溪边杖白头,悠悠往事记来稠,古今谁挽水西流?野菊离披摧折尽,塞鸿归去岁时遒,荒寒萧索耐人愁。
  • 古诗《晓起·窗明惊起倒裳衣》 - - 范成大 - - 窗明惊起倒裳衣,铃索频摇定怪迟。 即入簿书丛里去,少留欹枕听黄鹂。
  • 古诗《寄远·家住锦水上》 - - 贾岛 - -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 古诗《寄朗州徐员外》 - - 张祜 - - 江岭昔飘蓬,人间值俊雄。关西今孔子,城北旧徐公。 清夜游何处,良辰此不同。伤心几年事,一半在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