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吴益夫的诗 > 喜晴·朝日丽郊原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晴·朝日丽郊原

朝代:明代诗人:吴益夫时间:2023-04-05
朝日丽郊原,晴风动梧竹。
沙鸥不避人,飞来傍船浴。

诗人吴益夫资料

喜晴·朝日丽郊原作者吴益夫

字惟裕,闽县人。正德丁卯举人武学教授有古迂集 查看详情>>

吴益夫古诗词作品: 《晚归·夕阳下西林》 《长干柳枝词·桥头春水拍春堤》 《喜晴·朝日丽郊原

喜晴·朝日丽郊原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晴·朝日丽郊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沽美酒·美容华》 - - 屠隆 - - 美容华。秀可餐。工歌舞。若为妍。无价明珠掌上看。施义髻。贴花钿。有多少乔妆假扮逞欢乐。岂知忧患娱朝暮。不问流年。那管精枯髓乾。下场头酒阑人散。好风光片饷间。你不信吾言。只看那玉环飞燕。 ...
  • 古诗《记园中草木·不是篱边裛露栽》 - - 邓廷桢 - - 不是篱边裛露栽,预分秋色点莓苔。如何陶令清狂甚,也许人间热客来。
  • 古诗《过曾相士所居因题》 - - 赵蕃 - - 见君每尘中,访君每尘外。茅汤煮仙方,茗碗出新焙。溪亭不难作,轩树茅为盖。面识欲何如,临流乌臼背。
  • 古诗《题画·树绕村前苔满径》 - - 谢缙 - - 树绕村前苔满径,山如罨画水拖蓝。田家社散春风里,相送柴门日又酣。
  • 古诗《送范仁叟解褐西归并简定叟》 - - 吴泳 - - 子馆于予恰九春,临分更欲问云津。良心易放当持敬,精义无穷要汲新。刍狗科名应是梦,貂蝉宦业竟成尘。世间公议难磨灭,第一还须作好人。
  • 古诗《闺思·自从别后减容光》 - - 黄之隽 - - 自从别后减容光,往事何时不系肠。莫泛扁舟寻范蠡,懒眠秋月忆萧郎。路旁更长千株柳,窗下犹残一字香。独坐支颐看花落,静消心火梦魂凉。
  • 古诗《奉赋野橐驰·性野何能蓄》 - - 唐文凤 - - 性野何能蓄,形庞自不群。远行五百里,重负一千斤。毳软寒沾雪,峰高暖积云。从今归惠养,效力肯辞勤。
  • 古诗《鹧鸪天·十载恩情怅别离》 - - 刘东父 - - 十载恩情怅别离,愁来怕写断肠诗。梦魂不到相思路,酒盏谁温絮语时。还劝我,与君期。来生鸳牒可相宜。春风吹遍蘼芜路,未抵愁心杀卷葹。
  • 古诗《偕荪庵诸友由黄鹤楼出汉阳门访古头陀寺遗址寺僧小石留饮不果》 - - 钱桂林 - - 天风吹我下高楼,古寺寻诗辄小留。莲社偶从诸子结,书堂旧是谪仙游。扑帘山翠当轩立,绕郭江声傍枕流。顽石三生偏不记,饭钟依旧似扬州。
  • 古诗《贵公子咏·高堂红烛鼓声齐》 - - 元德明 - - 高堂红烛鼓声齐,舞遍纤腰月未西。一曲缠头一双锦,骅骝空自惜障泥。
  • 古诗《谢蔡子骧·好客重来直上厅》 - - 徐积 - - 好客重来直上厅,庞家妻女合炊粳。名言一坐令谁听,老病双瞳为子明。有道长官方就禄,无能司户欲归耕。如斯出处俱平易,义理难时即共评。
  • 古诗《经甘蔗州赠朱山人》 - - 王恭 - - 北风吹长林,林下白日晓。黄茅獠洞少人行,万碛千峰绝飞鸟。腊尽山中霜正繁,长裾短策扣君门。棕榈巷里人烟僻,蔗叶篱中鸡犬喧。君家结搆连云起,楼上青山下溪水。溪水东流竟不回,野花林路长苍苔。涧中落落青石小,谷口昽昽锦树回。知君久负青囊秘,前代曾杨共流辈。山北山南得葬多,白璧...
  • 古诗《逃席·逃席原无仇饷情》 - - 林旭 - - 逃席原无仇饷情,向来意兴实纵横。登楼自借清宵赏,不饮甘当恶客名。虫穴书明骄月亮,鸟摇林动误风生。归途此物犹堪念,塘水荒寒野蛤鸣。
  • 古诗《尉迟杯·天公巧》 - - 邓潜 - - 天公巧。作弄得,几阵春寒峭。将花当酒同看,新酿紫红多少。烟僝雨困,花也似春人醉倒。劝番风著力催晴,数声窗外啼鸟。因念一角江城,芳菲地,雏莺乳燕来早。唤起春痕都无迹,人面共桃花一笑。痴心向东君暗祝,莫开遍荼蘼事遍了。待偷闲绿杖青鞋,看花忘却人老。 ...
  • 古诗《题谢颂臣·游山有癖惯驱车》 - - 傅锡祺 - - 游山有癖惯驱车,风水休言习未除。赢得少君他日便,无须卜地到堪舆。
  • 古诗《感春·隔溪啼鸟弄新音》 - - 刘宰 - - 隔溪啼鸟弄新音,绕岸蒲牙迸绿簪。 花事只今强半在,不妨风雨搅春阴。
  • 古诗《孙宾臾道人》 - - 苏辙 - -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 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 古诗《扬州感兴》 - - 金銮 - - 迢递古扬州,重来异昔游。 春风吹酒幔,日暮上歌楼。 梦觉翻疑雨,愁多不待秋。 翩翩征雁起,依旧向沙头。
  • 古诗《汧阳间·汧水悠悠去似絣》 - - 韦庄 - -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 古诗《送杨少尹赴凤翔》 - - 张籍 - -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