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萧澥的诗 > 戏效玉台体·薄倖抛人轻似棱原文及翻译赏析

戏效玉台体·薄倖抛人轻似棱

朝代:宋代诗人:萧澥时间:2017-12-20
薄倖抛人轻似棱,忆君还似恨君多。
此心至竟真相忆,到得恨时无奈何。

诗人萧澥资料

戏效玉台体作者萧澥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寧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隠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 查看详情>>

萧澥古诗词作品: 《读秦纪·筑了连云万里城》 《还安舟中》 《读史·雁门翼处不身亲》 《题或林尼院壁》 《读史·何事汉庭羞哙伍》 《写乐府昭君怨后》 《昭君词·琵琶马上去踌躇》 《戏效玉台体》 《题壶·望断碧云无白衣》 《绍定庚寅纪事

戏效玉台体·薄倖抛人轻似棱原文及翻译赏析

戏效玉台体·薄倖抛人轻似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点头石·生公拄杖化龙孙》 - - 宋琬 - - 生公拄杖化龙孙,石上空留棒喝痕。莫怪点头无一语,能言端已落旁门。
  • 古诗《述工夫·进火》 - - 李道纯 - - 既通天癸始生时,自有真阳应候回。三昧火从离位发,一声雷自震宫来。气神和合生灵质,心息相依结圣胎。透得里头消息子,三关九窍一齐开。
  • 古诗《留酌焦涵一于映碧园因邀田御宿同集》 - - 孙传庭 - - 溪水溪云冻欲连,空庭酌酒剧相怜。春风十忆金门柳,朔雪双看玉井莲。并有襟期存世外,何妨意兴满樽前。却疑鼎足非吾事,几傍雌雄剑惘然。
  • 古诗《长庆春·山头水色薄笼烟》 - - 徐凝 - - 山头水色薄笼烟,久客新愁长庆年。身上五劳仍病酒,夭桃窗下背花眠。
  • 古诗《风雨中戏三郎园樱尽落》 - - 沈周 - - 风风雨雨未开晴,忧病忧田白发生。闻道西园尤作恶,小僮欢喜拾残樱。
  • 古诗《次韵赵帅·月姊多情闯绮窗》 - - 陈造 - - 月姊多情闯绮窗,停云著意护飞霜。艳桃秾李宽围坐,舞雪歌云各擅场。醉倒不堪酬礼数,归来赢得梦魂香。明朝谁省扁舟客,但载茶铛与笔床。
  • 古诗《探梅·为寻山上梅》 - - 陈沆 - - 为寻山上梅,踏向雪中去。微觉有香来,不知开几树。
  • 古诗《次韵谢乡陈浪颠》 - - 陈郁 - - 流浪江湖久,空馀雪雨颠。才无时展布,愁与病缠绵。暮景知前事,荣途看少年。终然归去是,家自有林泉。
  • 古诗《偈颂·不守师承不会禅》 - - 释师体 - - 不守师承不会禅,饥来吃饭困来眠。平常肯恃拳头大,冷地乾赢空劫前。
  • 古诗《江行·客计方归越》 - - 唐钺 - - 客计方归越,征桡更背吴。风萤临水乱,江月向人孤。洲已过迷子,山行及望夫。可怜清夜色,强半在长途。
  • 古诗《谩成·云归雨歇湖水平》 - - 马臻 - - 云归雨歇湖水平,五色螮蝀山边明。唱歌舟子采菱去,十里柳堤蝉乱鸣。
  • 古诗《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 - - 皎然 - -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 古诗《六月六日赋寿赵瀫师相公沈夫人》 - - 张萱 - - 紫阁玑衡重,彤轩宠眷频。仙媛逢设帨,上相复垂绅。花甲初中日,天书再降辰。昔参香案吏,今护宰官身。窈窕宜君子,温柔娱老臣。周祯歌八士,孔瑞叶双麟。曾说金为母,遥闻玉是人。勋华无衮阙,黼黻有针神。内膳桃分荐,宫奁花正新。云軿朝绛节,凤吹沸霞茵。节步悬垂棘,摇珠缀大秦。翠帏团紫...
  • 古诗《答释妙声诗·翠越经院多高人》 - - 袁文清 - - 翠越经院多高人,碧窗点翰五采新。天机不受梁燕语,逸兴直与江鸥亲。羡君解衣浣流水,愧我束带陪紫宸。屈指当今人物论,从此有约同垂纶。
  • 古诗《竹隐为富州丞乌雅士威题》 - - 林弼 - - 君家万个碧琅玕,长日开轩自在看。清兴每添诗句好,绿阴未放酒杯乾。谁裁紫凤双龙管,我乞沧浪一钓竿。何似当年彭泽令,归来三径日盘桓。
  • 古诗《送诸骏男之蜀》 - - 屈大均 - - 从今泪应竹枝歌,秋夜猿声三峡多。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
  • 古诗《戏赠·玉钗仍整未销黄》 - - 吴伟业 - - 玉钗仍整未销黄,笑看儿郎语太狂。翻道玉人心事懒,厌将云雨待襄王。
  • 古诗《禁中春雪·五陵芳草欲成丛》 - - 于慎行 - - 五陵芳草欲成丛,雨雪依然满汉宫。万里关河销紫塞,九天楼阁冷瑶空。西山月出宁知晓,上苑花飞不待风。徙倚铜龙正愁思,阳春一曲赋难工。
  • 古诗《旅舍写怀·半世江湖寄此身》 - - 程俱 - - 半世江湖寄此身,冰墟何意及阳春。离骚痛饮非名士,款段还乡亦善人。病木作花真强活,长鱼沉陆恐摧鳞。清时英俊如麻苇,敢叹长年甑有尘。
  • 古诗《哀日本·制华仇美两无成》 - - 萧梦霞 - - 制华仇美两无成,孤注江山一掷轻。霸业未能开大陆,义师先已下连城。八年泥脚深难拔,三国宣言乱始平。七百万人齐解甲,可怜武士作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