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邵燮的诗 >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朝代:清代诗人:邵燮时间:2023-04-07
胜朝遗大雅,今代溯休风。
吟社谅匪异,斯人迥不同。
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
缅怀往哲规,来寻古华峰。
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
花落梵宫寂,池荒春草封。
流馨余破瓦,绍脩剩寒丛。
逸响寄空谷,达观付苍穹。
昔贤讵知我,嗣者亦慨侬。
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

诗人邵燮资料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作者邵燮

邵燮(1691一?),原名之鸿,字来九,号半园。清无锡人。有自怡客诗草。其终老布衣,以穷殁,遗稿颇多,家人持以易米。 查看详情>>

邵燮古诗词作品: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舟中别陵阳诸山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浪淘沙·僧持幡上》 - - 汤显祖 - - 僧持幡上:顶礼大南无。击鼓吹螺。天歌梵放了紧那罗。昼夜灯幡长续命。照满娑婆僧持磬上。
  • 古诗《乔牌儿·都只在嫣然一笑中》 - - 佚名 - -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他含颦不语把肩儿竦。推将宝带松。
  • 古诗《七和披字韵·意马难调系更驰》 - - 林希逸 - - 意马难调系更驰,空沙莫为拣金披。忘机每笑棋争局,爱礼时看斋白椎。正月书因王不竞,变风作为教先衰。圣朝可托狂歌乐,况有羊何共和之。
  • 古诗《挽陈其美联·忆追随帷幄之时》 - - 唐乃康 - - 忆追随帷幄之时,愧我庸才无建树;为翊赞党国而死,如公奇绩岂寻常。
  • 古诗《石角山·山几重》 - - 柳应辰 - - □□□□山几重,与君吟望意无穷。当时共指白云外,今日独行青嶂中。案牍暂休聊自适,篮舆乘隙若为同。九嶷秋约心先到,岩月斓斑桂子红。
  • 古诗《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 - - 皮日休 - - 野客萧然访我家,霜威白菊两三花。子山病起无馀事,只望蒲台酒一车。
  • 古诗《壬寅春扫先师翁塔》 - - 释今无 - - 去年浮海上辞书,回首风烟几日馀。芳草无情空满地,浮云有泪独沾裾。山光十里银盛雪,泉影千年井觑驴。便拟种松三万本,青青长荫祖庭迂。
  • 古诗《瑞迹山·雨过山溪生虎迹》 - - 陈自新 - - 雨过山溪生虎迹,云归岩洞长龙威。烟钟古寺敲残日,樵笛一声江鸟飞。
  • 古诗《寻僧·溪户无人谷鸟飞》 - - 赵嘏 - -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 古诗《复新昌王直庵乐志》 - - 罗伦 - - 风骚回首尽台舆,野老烟花兴未除。万壑秋声和凤律,一蓑春色上牛车。贞元自古天难老,麟凤中原网易疏。茅屋萧然湖上榻,青山流水梦何如。
  • 古诗《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 - 释清远 - -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阎浮未下,双林已睹。旷济功深,六年行苦。尘沙相好,万亿刹土。众生心净,佛日常午。正念蒙光,迷人外取。雕檀写氎,像未孩乳。今兹范模,传从乃古。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顿澄,豁开觉户。瞻之仰之,岂敢自侮。常在不灭,此言手舞。...
  • 古诗《送吴巡检·韬弓箙矢发征鞍》 - - 施琪 - - 韬弓箙矢发征鞍,元是青衫一冷官。鸡犬不惊桴鼓静,狐狸屏迹里闾安。纵迟万里云霄路,还胜三年苜蓿盘。去去桐川动诗兴,梅含椒萼雪初乾。
  • 古诗《青楼怨寄郭生》 - - 景翩翩 - - 欲歌春望词,谁是知音者?门口木兰舟,常系垂杨下。
  • 古诗《谢尚书挽词·长啸乾坤内》 - - 王鏊 - - 长啸乾坤内,如公复几人。科名皆自郐,文字本先秦。海内瞻丰采,朝端惜老臣。履声依北斗,庙貌填南闽。发为忧民种,家从入仕贫。人方起安石,帝欲畀衡钧。国计吁前箸,工虞鄙算缗。忽为箕尾客,昔忝鹿鸣宾。传授曾期质,褒扬却愧诜。平生怀旧泪,不敢污车茵。...
  • 古诗《六言春日作·随散随来春雾》 - - 卢青山 - - 随散随来春雾,乍开乍合山林。坐到侵霜明月,更深只有蛙鸣。
  • 古诗《菱湖晚眺·流浪经年远》 - - 毛奇龄 - - 流浪经年远,前湖一望赊。晚风吹苧叶,秋水散菱花。霅浦停帆路,乌程卖酒家。相逢似相识,延伫日将斜。
  • 古诗《闻归雁感赋》 - - 李锴 - - 毕竟家何处,而云北是归。高城残照下,万里一行飞。风急毋相乱,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缘汝泪沾衣。
  • 古诗《宫词·两班齐贺玉关清》 - - 王珪 - - 两班齐贺玉关清,新奏熙州曲破成。 画鼓连声催攧遍,内人多半未知名。
  • 古诗《挽石似之郎中》 - - 喻良能 - - 几作儒林冠,亲承帝渥隆。 双旌大江左,一节古吴中。 列宿英声在,浮云旧事空。 无从挂吾剑,老泪湿西风。
  • 古诗《山居·不求朝野知》 - - 杜光庭 - - 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 荷竿寻水钓,背局上岩棋。祭庙人来说,中原正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