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周的诗 > 扬州月夜闻杜鹃·有怀不能寐原文及翻译赏析

扬州月夜闻杜鹃·有怀不能寐

朝代:清代诗人:吴周时间:2023-04-06
有怀不能寐,策杖临高台。
天宇何寥寥,江明烟树开。
满城歌吹歇,夜半杜鹃来。

诗人吴周资料

扬州月夜闻杜鹃作者吴周

吴周,字后庄,歙县人,明遗民,有《丰溪集》。 查看详情>>

吴周古诗词作品: 《元日·元日阴云好》 《扬州月夜闻杜鹃》 《东吴处士宾贤

扬州月夜闻杜鹃·有怀不能寐原文及翻译赏析

扬州月夜闻杜鹃·有怀不能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奉和山池诗·罗浮无定所》 - - 徐陵 - - 罗浮无定所,郁岛屡迁移。不觉因风雨,何时入后池。楼台非一势,临玩自多奇。云生对户石,猿挂入櫩枝。
  • 古诗《纸帐歌·道人于事百不闻》 - - 陈泰 - - 道人于事百不闻,岁晚鹤骨谁相温。禅床茧光薄如雾,宜月宜霜复宜露。梦回蕲竹生清寒,五月幻得梅花看。初疑脆膜轻无力,一片凝秋剡中色。道人巧手天机深,两杵独伴阶蛩吟。卷舒似听桔叶音,珍重莫遣烟煤侵。百年富贵谁能免,锦幄彤庐语恩怨。可怜老楮岁寒心,用舍在吾难自荐。君不见燕山...
  • 古诗《岁晚咏怀·前檐立閒夜》 - - 何中 - - 前檐立閒夜,园中珍木长。雪云正澄澈,霜飙复飘扬。众星凭幽闇,各出争耀芒。东方起圆月,失此万点忙。不有照烛功,何以尊其光。安得骑蟾蜍,偃息桂树傍。
  • 古诗《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 - 张伯端 - -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 古诗《题维扬·半生书剑走闽瓯》 - - 王奕 - - 半生书剑走闽瓯,三十年前欠此游。赤脚有心尊鲁国,白头无力赋扬州。花明靴巷新番市,草暗城隅旧敌楼。桥上更无何逊迹,梅花明月为谁留。
  • 古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 - 岑参 - -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
  • 古诗《渔村夕照·洞庭秋月》 - - 李梦阳 - - 天水本自空,圆月况秋映。皛皛起霜色,千里一悬镜。
  • 古诗《虞美人·回廊曲槛苔花壁》 - - 王昶 - - 回廊曲槛苔花壁。曾记题咏笔。西窗别梦已经年。回忆剪灯话雨隔溪烟。园林秋色今如许。合付幽人住。数株松桂读书堂。应是月明红袖夜添香。
  • 古诗《和湘东王古意咏烛诗》 - - 萧纲 - - 花中烛。似将人意同。忆啼流膝上。烛焰落花中。
  • 古诗《南湖耕雨·金霞夕照》 - - 王立道 - - 千峰如散绮,夕阳在山半。山中人欲归,适意忘景晏。
  • 古诗《答吴仁甫·列子居郑甫》 - - 吾丘衍 - - 列子居郑甫,旧与南郭邻。连墙不相过,迹远道愈亲。多君卜归意,楼望湖水滨。玉壶照青夫,游跃见紫鳞。终久一相访,西山望氤氲。
  • 古诗《秋思绝句·一片云生便作阴》 - - 陆游 - - 一片云生便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秋风岂必关人事,自是衰翁感慨深。
  • 古诗《花时对雪·急霰飘零际》 - - 张舜民 - - 急霰飘零际,群芳烂熳中。半开先逐水,未落已随风。兵渡金陵破,尘来绣岭空。谁能劳樽酒,暂使客颜红。
  • 古诗《画兰·此是幽贞第一花》 - - 张云龙 - - 此是幽贞第一花,不侪桃李只云霞。采香或可通来径,更写春山一片遮。
  • 古诗《昔梦·昔梦閒情一枕蠲》 - - 王夫之 - - 昔梦閒情一枕蠲,閒愁过眼万心镌。湿云叶叶垂虹外,归鸟泠泠晚照边。涧草自分寻药径,湖天谁汎钓鱼船。西清斜月能消得,片玉轻松半影县。
  • 古诗《元丰己未冬至夜万载驿尝有诗寄广汉今岁万安驿用前韵呈广汉友兄学士》 - - 彭汝砺 - - 去年万载驿逢冬,今夕万安村驿中。长笑布袍翁发白,不知今我亦如翁。
  • 古诗《悼刘主簿·忽传哀讣泪难禁》 - - 林希逸 - - 忽传哀讣泪难禁,忆在樗庵别至今。遗迹几何留子墨,知音多是惜人琴。汝身汝伯相为命,一死一生尤痛心。幸是栖鸾本无意,遽令题墓向空林。
  • 古诗《古别离·东门柳》 - - 陈与义 - - 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 千人万人於此别,柳亦能堪几人折。 愿君遄归与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时。
  • 古诗《渔家乐·世泰时丰刍米贱》 - - 唐寅 - - 世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烹鲜热酒招舍己,沧浪迭唱仿扣舷。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烟。
  • 古诗《关口逢徐迈》 - - 卢纶 - - 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关城夜有雪,冰渡晓无人。 酒里唯多病,山中愿作邻。常闻兄弟乐,谁肯信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