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安轴的诗 >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原文及翻译赏析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

朝代:元代诗人:安轴时间:2023-04-08
翩翩双燕傍空闺,应感佳人惜别离。
相对知心不知语,一庭风月落花时。

诗人安轴资料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作者安轴

安轴,高丽王朝末期学者。字当之, 号谨斋,雅号文贞。原籍顺兴。科举文科及第。在监春秋馆事任职期间,和齐贤等人一起改纂了闵清编的《编年纲目》。参与编纂了忠烈王、忠宣王、忠..... 查看详情>>

安轴古诗词作品: 《登州古城怀古》 《王昭君·君王晓开黄金阙》 《高城道中小歇》 《贺尹侍中·明主忧时起大贤》 《绿珠·石家豪富不如贫》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 《葡萄酒和州隐者持以劝余》 《次襄州公馆诗韵》 《宿龙潭驿·寄宿茅茨下》 《次旌善公馆赵元帅诗韵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原文及翻译赏析

燕寻玉京·翩翩双燕傍空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奉贺权佐郎愚谷诗韵》 - - 闵思平 - - 绿发心交是管城,人言愚谷后桓荣。孰知君是真奇士,故把规模示后生。
  • 古诗《感怀·应龙苏民困》 - - 张文胜 - - 应龙苏民困,曳尾画河水。忆与蚩尤战,虎豹纷披靡。恶斗凶犁谷,鳞伤只自舐。功成遭天殛,赤血流千里。皮骨散如山,双目犹不死。海人掇龙膏,雕壶献燕市。燃灯通霞上,烟色凝丹紫。群氓咸遥拜,惟王多受祉。...
  • 古诗《庭坚得邑·少小长母家》 - - 黄庭坚 - - 少小长母家,拊怜辈诸童。食贫走八方,略已一老翁。不能成宅相,颇似舅固穷。何以报嘉德,取琴作南风。
  • 古诗《戊辰元旦口号》 - - 陈三立 - - 霄宇阴阴雪意催,蛟鱼戏海雁成堆。老夫止酒传人世,与洗乾坤劝一杯。
  • 古诗《塞上曲·龙沙近接古檀州》 - - 刘效祖 - -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 古诗《白鸥·白鸥飞来矶上晴》 - - 廖大圭 - - 白鸥飞来矶上晴,中有老翁相对清。东风斜日一飞去,独照白头江水明。
  • 古诗《吴门竹枝词·虎丘偶见牡丹市》 - - 张英 - - 虎丘偶见牡丹市,浅白深红万朵开。花史不知花性惯,浪言三月不宜栽。
  • 古诗《北渚·南荡不可度》 - - 陈师道 - -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 古诗《浣溪沙·秋梦》 - - 汪东 - - 翠被閒寻有故香。重帏深闭怯新凉。风铃微颤月微黄。响入闻根余断续,心游寂处渐微茫。一镫摇影夜初长。
  • 古诗《高苕峰陈莘野刘纯吾三公隔水不得相见》 - - 庞尚鹏 - - 芳村连曲水,树色隔江分。愿结青山侣,同为出岫云。
  • 古诗《不作诗者·罢书掩关卧》 - - 段成己 - -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不知霜巳重,但觉寒切骨。耿耿不能寐,起坐候明发。试问夜如何,虚檐转残月。
  • 古诗《汉中砍·烧栈登坛各有勋》 - - 何景明 - - 烧栈登坛各有勋,谋臣猛将郁如云。关中自识龙颜主,海内争看缟素军。
  • 古诗《留别·簪花同到凤凰池》 - - 周凯 - - 簪花同到凤凰池。
  • 古诗《范园避暑·六月暑如炊》 - - 赵汝燧 - -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 古诗《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 - 孟浩然 - -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忘经济日,不惮冱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 古诗《恭祝皇上万寿诗四章》 - - 查慎行 - - 凤纪龙飞五十年,周天景运正中天。众星拱极云霄上,万国瞻光日月前。难老祥徵仁者寿,诞生圣在佛之先。欲知帝力占氓俗,击壤吹豳遍八埏。
  • 古诗《七十自寿·自古神仙不可期》 - - 戴梓 - - 自古神仙不可期,谩劳引导问方师。悲深青海穷呼酒,泪洒黄龙饿赋诗。矍铄向人舒啸傲,昂苍入世任妍媸。闻鸡起傍霜庭望,无尽浮云无尽思。
  • 古诗《八犯玉交枝·盛树人大令工刻印,今陈鸿寿也》 - - 赵熙 - - 仙隐生涯,石交名宿,送老隔朝官府。曾到江源峰第一,正作青城山主。离堆烟树。记与孤客寻秋,诗心黄叶风吹去。谁分浪声淘尽,浮云千古。白头梦冷洞天,怕闻杜宇。欣然君尚如故。占三径芙蓉深处。借消暑,铜斑摹取。印花色千红成谱。一条生活周秦路。且兑酒馀杭,燕然定勒谁家土。 ...
  • 古诗《天津感事·堤边草色长芊芊》 - - 邵雍 - - 堤边草色长芊芊,陌上行人自往还。 渌水欲净不得净,春风未放柳条闲。
  • 古诗《纪事·我非太上忘情者》 - - 梁启超 - - 我非太上忘情者,天赐奇缘忍能谢。 思量无福消此缘,片言乞与卿怜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