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惠远谟的诗 > 夜占·镫花落夜阑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占·镫花落夜阑

朝代:清代诗人:惠远谟时间:2023-04-04
镫花落夜阑,寒影动虚壁。
谡谡松间风,鸣涛伴幽寂。

夜占·镫花落夜阑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占·镫花落夜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一萼红·花花絮絮已荡尽矣。愔愔新绿斜阳生寒黯然怀抱有述于言》 - - 高野竹隐 - - 趱春残。看花花无影,絮絮荡成烟。南浦新愁,西园馀恨,全在笋后樱前。记那夜衣香消歇,但生疏扇影晚风怜。睡起帘栊,不随春去,也有些寒。闲里光阴几度,受风花磨炼,似被春瞒。送尽斜阳,绿阴阴里,群蛙私诉园官。俊游处是伊旧路,倚阑干又接一声鹃。惹得水天幽思,吹堕吟边。...
  • 古诗《文园四景·药栏》 - - 刘绎 - - 虹桥二十四,美景一园收。绰态驯风定,狂香醉土柔。怜才思厦广,种树喜春留。一样栽培意,看花愿倘酬。
  • 古诗《寄梅山顾君际》 - - 家性存 - - 门掩桑舆昼,炉寒郊岛灰。山荒无应下,梅瘦等春开。宇宙归诗眼,功名入酒杯。思君三日雨,有梦付潮来。
  • 古诗《次韵戴成叔·蟋蟀秋乃鸣》 - - 陈著 - - 蟋蟀秋乃鸣,反舌不鸣夏。天地如草亭,万物寄虚架。达人穷物理,嗜理如嗜炙。动静各有时,油然会心舍。
  • 古诗《丙辰立春日留钱塘》 - - 童冀 - - 鹤书岁晚下岩扃,千里迢迢去上京。春事又从今日始,月华犹是故乡明。愁来无复闻鸡舞,酒醒生憎听雁声。独喜归心似潮水,夜来又过富阳城。
  • 古诗《珠楼晚眺次何竹坡韵》 - - 王申伯 - - 日落海潮寒,月上禅房静。树杪闻钟声,溪云隐孤艇。对此澹忘归,逍遥乐余景。
  • 古诗《初十日·沉沉三日雨》 - - 韩淲 - - 沉沉三日雨,衮衮四山风。潢潦从浮汎,群阴漫长雄。深居何藉屐,矮屋且遮篷。急敛身心住,徐看鼻息通。
  • 古诗《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 - 岑参 - -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思师石可...
  • 古诗《元夕观灯诗·大明一统御乾坤》 - - 杨士奇 - - 大明一统御乾坤,雨露生成总帝恩。宣德年年调玉烛,华夷长戴圣皇尊。
  • 古诗《自哂·斗鸡走马醉高阳》 - - 陈普 - - 斗鸡走马醉高阳,今日归来两鬓霜。无限少年心上事,半帘豆雨语寒螀。
  • 古诗《山坡陀辞·山坡陀兮下属江》 - - 晁补之 - -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涛波所荡如颓墙。松郁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骛葛蔂之。仰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书随。邈余望兮水中坻,颀然而长者黄冠兮羽衣。轩颐坦腹涛石箕坐兮,石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仙人偓佺兮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夕兮飞相往来不可数。使其开...
  • 古诗《呈江西仓使汪太社》 - - 曾丰 - - 乾道群充赋,尚书独主盟。当今贤使者,似我老先生。湛辈追随念,韩门顾盼情。相逢谈不了,敢更以诗鸣。
  • 古诗《杂诗·日磾断内讨》 - - 曾巩 - - 日磾断内讨,坐享七世荣。霍光徇所爱,两忘家与名。卓阔俱抗志,纤微独纡情。得失万世视,长令壮夫惊。
  • 古诗《感兴·张仪作秦相》 - - 叶懋 - - 张仪作秦相,变诈如狐狸。奸风长浇伪,仁义不足施。苏秦复继起,谈辨誇雄词。乾坤何扰扰,正气有醇醨。颓波一泛滥,民生正堪悲。吁嗟鬼谷子,吾欲诛其魑。
  • 古诗《融州东楼·灯火无蛮市》 - - 陈藻 - - 灯火无蛮市,江山绕暗城。渔舟关柝响,野烧日头生。雨阔千村暝,天高一月行。夜楼多好景,都不碍阴晴。
  • 古诗《肇祀重光卷为陈冠儒题》 - - 陈履 - - 吾宗冠儒氏,抱艺南海湄。平生学孔颜,事事余所师。上念先德隆,水木兴遐思。肇祀修明禋,甫田载营菑。甫田日伊何,乃在宁州阳。夙世播获勤,春秋奉蒸尝。中叶倏遘屯,膏腴日云荒。念哉慈孙怀,恻恻含辛伤。辛伤何以为,日夕搆良图。经营理旧疆,钱镈夷榛芜。率彼弟与昆,竭力南亩趋。吁嗟肯获...
  • 古诗《哭林翁·钩深守约不同尘》 - - 缪公恩 - - 钩深守约不同尘,三法持衡妙四真。多少佳城亲窆穸,埋君今日是何人。
  • 古诗《次韵宁徽言学士立春六绝》 - - 张扩 - - 仙家庭院立春朝,不记仙翁几种桃。共祝风光还上苑,钧天丝管换弓刀。
  • 古诗《过黄州·蜻蛉一叶独归舟》 - - 张问陶 - - 蜻蛉一叶独归舟,寒浸春衣夜水幽。我似横江西去鹤,月明如梦过黄州。
  • 古诗《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 - 钱起 - - 三峰花畔碧堂悬,锦里真人此得仙。玉体才飞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罗天。彩云不散烧丹灶,白鹿时藏种玉田。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