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恩祥的诗 >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

朝代:清代诗人:李恩祥时间:2019-01-13
池草尚生春,行吟梦不真。
空教予有泪,转望汝成人。
乡里能安分,亲朋不笑贫。
西畴将有事,行矣莫因循。

诗人李恩祥资料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作者李恩祥

李恩祥,字吉珊,河内人。光绪丙子举人,官济宁知州,署莱州知府。有《宜庐诗草》。 查看详情>>

李恩祥古诗词作品: 《观海·到此我方信》 《题黄山谷帖》 《红豆·小雨霏霏种未迟》 《红豆·小雨霏霏种未迟》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 《盱眙杂咏·张目登临万感生》 《访薛宜堂·花气满阑干》 《观海·到此我方信》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乙春大侄来济感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小除日盘园以诗寄怀次韵却寄》 - - 徐桢立 - - 见说还乡里,居安亦避喧。故山馀白屋,寒雪易黄昏。揽胜三峰旧,分甘万果存。庐陵散珠笔,片石许重温。
  • 古诗《虞美人·秦游旅次》 - - 蔡淑萍 - - 无端怅惘孤灯下,独检诗囊罢。三秦行遍竟空空,百二关河难入小词中。五千年事真岑寂?忽忽光阴逼。红氍毹上阅兴亡,急管繁弦慷慨转苍凉。
  • 古诗《触目·隐隐杉皮屋》 - - 何在田 - - 隐隐杉皮屋,离离芋叶田。归人如断雁,远水胜浮烟。市晚低鱼价,村荒减社钱。投壶有新格,为致酒如泉。
  • 古诗《秋夜·镇日孤舟卧》 - - 林大春 - - 镇日孤舟卧,清宵坐看山。呼童听落叶,对月问离颜。楼阁行将近,帆樯去不还。愁心与秋水,一夜到乡关。
  • 古诗《念奴娇·子虚乌有》 - - 蒋士铨 - - 子虚乌有,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
  • 古诗《倦客·倦客江湖返》 - - 孙嵩 - - 倦客江湖返,书生畎亩思。古来惟即墨,世上几仇池。八表烟霾隔,三春草木衰。交游消息断,存没杳难知。
  • 古诗《微雪·肤寸英英傍晚浓》 - - 乾隆 - - 肤寸英英傍晚浓,天花几点下峣峰。山灵都解标神异,况是巍巍数岱宗。
  • 古诗《归去来·归去来》 - - 释法照 - - 归去来。谁能恶道受轮回。且共念彼弥陀佛。往生极乐坐花台。
  • 古诗《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 - 魏裔介 - - 洗尽群言续雅宗,少陵北地自雍容。一生尊信惟归此,馀子纷纭安所从。梁苑赋成春雪调,并州心忆景阳钟。窗中烟气蓬蓬出,白玉楼高记几重。
  • 古诗《和心渊雷雨地震诗》 - - 陆文圭 - - 天公恶作剧,翻手变炎凉。海运三山动,江高数尺彊。震雷惊失匕,漏雨苦移床。不虑填沟壑,真成老更狂。
  • 古诗《刘贡甫·贡甫少多才》 - - 苏辙 - - 贡甫少多才,交游一何众。谈词坐倾倒,玉麈日挥弄。逡巡不为虐,巧捷有微中。群情忌超迈,微过出嘲讽。南迁时已久,未见肯力贡。舌在终自奇,髀满安足痛。人生百年内,仅比一朝梦。骎骎就消涸,斗水倾漏瓮。江淮未可嫌,迟晚聊自送。试观终日闲,何似两耳哄。...
  • 古诗《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 - 皎然 - - 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 古诗《平父求笋炙既并以法授之乃用往岁张安国诗韵为谢辄复和答》 - - 张栻 - - 知君友竹君,宁使食无肉。更哦脯笋诗,句妙骚可仆。南公鲑菜伧父齑,嗜好自尔元非痴。君但将从力啖此,大胜折腰乡里儿。
  • 古诗《江馆·连云草树纵横幕》 - - 刘弇 - - 连云草树纵横幕,点水凫鸥黑白棋。日晏厨烟青一穗,暑馀窗雨暗千丝。饱闻杨恽生行乐,懒赋张衡我所思。软碧会须连月占,恣看飞楫界琉璃。
  • 古诗《题郡园亭馆》 - - 赵抃 - -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 古诗《呈张子平·王骆声华星斗旁》 - - 孔平仲 - - 王骆声华星斗旁,方州投老憩甘棠。木逃剪伐枝长碧,石耐镌磨性有常。巾褚藏经勤问学,子孙传业富文章。十年流落归何暮,日听除书侍玉皇。
  • 古诗《酬汪镇卿·百感凑孤夜》 - - 林景熙 - - 百感凑孤夜,江楼起呼月。秋虫声转悲,念此众芳歇。人生非金石,青鬓忽已雪。逾淮橘心移。出山泉性汩。猗兰抱孤芳,不受宿莽没。
  • 古诗《哭陆丞相秀夫》 - - 方凤 - - 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巩存周已晚,蜀尽汉无年。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
  • 古诗《栽松岘·耸壑凌霄色共苍》 - - 杨备 - - 耸壑凌霄色共苍。森然万树约千行。 刘郎大厦寻颠覆,应是其间少栋梁。
  • 古诗《僧庐·僧庐土木涂金碧》 - - 陆游 - - 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 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 贫民妻子半菽食,一饥转作沟中瘠, 赋歛鞭笞县庭赤,持以与僧亦不惜。 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 露台百金止不为,尚媿七月周公诗。 流俗纷纷岂知此,熟视创残谓当尔。 杰屋大像无时止,安得疲民免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