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高明的诗 > 一封书·旦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封书·旦

朝代:元代诗人:高明时间:2023-04-08
旦:把真容重画取公公婆婆。。如今封赠伊。
把你这眉儿放展舒。只愁你瘦仪容难做肥今日呵。。
岂独奴心知感德。料你也衔恩泉世里合前。

诗人高明资料

一封书·旦作者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即高则诚,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 查看详情>>

高明古诗词作品: 《宿先公房晓起偶成》 《一封书·旦》 《玉雁儿·楼台银铺》 《普贤歌·净上》 《雁鱼锦·思量》 《香柳娘·往前街后街》 《六么令·旦》 《古轮台·净》 《川拨棹·旦》 《满庭芳·末

一封书·旦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封书·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朗州除夕和马沅亭秀才韵》 - - 赵翼 - - 除夕连更六异乡,今朝游迹又潇湘。一官恰似残年尽,举世犹争此日忙。老去敢辞杯最后,春来渐喜线添长。素心閒与江干步,早有寒梅破腊芳。
  • 古诗《阅摺·浙东西穫八分馀》 - - 弘历 - - 浙东西穫八分馀,湖北南收亦似诸。指日靖苗捷应至,望之劳目正愁予。
  • 古诗《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末首怀邦相明府》 - - 胡应麟 - - 万家秋色武昌楼,楼上霜华静不流。好踞胡床成独坐,几人年少解悲秋。
  • 古诗《灵洲渔唱·昔人制险据灵洲》 - - 蒙尧仁 - - 昔人制险据灵洲,曾料渔船泊上头。挂网烹鱼天欲暮,鸣榔清唱晚来秋。衣莲艳艳留霞在,葭苇苍苍带露流。遥想当年争胜急,可曾闲作弄波游。
  • 古诗《和答庶吉士·扈跸叨陪侍从臣》 - - 金幼孜 - - 扈跸叨陪侍从臣,后车宁敢附麒麟。三春跋涉秦淮道,万里经行析木津。薄宦十年违梓里,丹心此日系枫宸。南来冠盖多如雨,欲赋长杨愧后尘。
  • 古诗《至清溪观潮水山灵泉作》 - - 湛若水 - - 清溪流泉天下奇,变化疾徐人叵知。泉头尽日观生坐,翕辟天机天所为。
  • 古诗《鹧鸪天·待月》 - - 周燕婷 - - 碧幕珠帘四面垂,晚风凉上小楼西。已无多泪因春落,总有深情待月回。星淡淡,露微微,远山何事作愁眉?但留一寸心香在,长夜高烧未肯灰。
  • 古诗《峡山寺·由来去住非人力》 - - 朱璧 - - 由来去住非人力,灵鹫遥思托武林。云拥莲花浮佛座,月移山影浸波心。尊开岸竹曾堪律,法说荒台已布金。分付老僧勤护守,莫令他掷苦悲吟。
  • 古诗《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 - 独孤及 - -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早晚朝宣...
  • 古诗《题竹·九重天上被恩荣》 - - 徐庸 - - 九重天上被恩荣,冠带归来物外情。闲向碧琅玕底坐,月明吹彻凤凰笙。
  • 古诗《慕容垂·却缺西入秦》 - - 牛焘 - - 却缺西入秦,才大不容身。鸾翮有时铩,饥鹰谁能驯。
  • 古诗《酴醾·蜀锦年来可作衣》 - - 张九成 - - 蜀锦年来可作衣,西园春色故芳菲。天工成此新翻样,翡翠机中玉唾飞。
  • 古诗《留仙阁·小月西沉》 - - 阮元 - - 小月西沉,看一棹空明,摇破寥天孤鹤影;大江东去,听半滩呜咽,吹残后夜洞箫声。
  • 古诗《琴泉诗·谷口有鸣泉》 - - 周金 - - 谷口有鸣泉,匣中有素琴。鼓之互相荡,和为太古音。松风生轻涛,流月照前林。美人洞物理,三叹轻华簪。质任谢嚣凡,咏赏发尘襟。高山与流水,所以足吾心。
  • 古诗《捣练子·春怨》 - - 徐灿 - - 依旧绿,为谁红。草草花花满泪丛。欲挽游丝萦好梦,一枝啼血洒春空。
  • 古诗《春日书怀寄叔兄徐州》 - - 许传霈 - - 书香旧业慎维持,南北无端借一枝。偏到扬州三月候,那堪淮水两分时。雁飞云外常成阵,乌哺林端尚有儿。料得斋前春草绿,囊中同有感怀诗。
  • 古诗《秋怀·伤春未了又悲秋》 - - 汪莘 - - 伤春未了又悲秋,无复欢悰到酒舟。茅屋半欹篱半倒,伏羲一卷在床头。
  • 古诗《怀荆南旧游·去年曾醉海棠丛》 - - 元绛 - - 去年曾醉海棠丛,闻说新枝发旧红。 昨夜梦回花下饮,不知身在玉堂中。
  • 古诗《丛祠树木尤岑蔚》 - - 宋祁 - - 祠凭怪神树不伐,树得岑阴神托威。 乡人奠酒女巫醉,祠树不知谁是非。
  • 古诗《篱上牵牛花》 - - 梅尧臣 - -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