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韦希损的诗 >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

朝代:唐代诗人:韦希损时间:2023-04-07
大厦已成无所用,唯将献寿答尧心。

诗人韦希损资料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作者韦希损

生卒:657-719。字又损,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以国子生擢第,补梁州城固主簿,历任渭南、蓝田二县尉、万年丞,官至京兆府功曹。开元七年卒。有集6卷,已佚。《唐文续拾》卷..... 查看详情>>

韦希损古诗词作品: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应制和蔡孚偃松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雪·竟日风凄切》 - - 姜再恒 - - 竟日风凄切,仍昏雪复多。檐疏透玉屑,帷薄映金波。宿鸟惊高树,栖鸦落晚柯。还怜头上发,和尔共皤皤。
  • 古诗《余被羁惟以苏诗自娱三月十六日快雪时晴酤酒晚饮以麦饼就酱油汤食之尽饱因为长句》 - - 潘伯鹰 - - 压檐春雪消未尽,纸窗时听风飕飗。床头尚有冷麦饼,市上可买高酱油。不知西伯拘羑里,谁问东坡贬惠州。颓然一醉伸足睡,世间何者非悠悠。
  • 古诗《寿远山李夫人四十初度》 - - 龚鼎孳 - - 琉璃研匣写乌丝,初日帘钩麝粉垂。才子神仙谁得并,苏家锦字谢家诗。
  • 古诗《忆秦娥·初冬》 - - 赵长卿 - - 寒萧索。征鸿过尽离怀恶。离怀恶。江空天迥,夜寒枫落。有人应误刀头约。情深翻恨郎情薄。郎情薄。梦回长是,半床闲却。
  • 古诗《伤哉行·长夜何漫漫》 - - 孙蕡 - - 长夜何漫漫,秋气凄已悲。浮云掩明月,凉风吹我衣。曳履出房帷,鸣佩下重阶。俯观霜露集,仰视星宿稀。倦鸟止复翔,百虫鸣声哀。飞翻念俦侣,呻吟知岁时。感兹时物变,恻怛伤我怀。谁能驻流光,息此心所思。...
  • 古诗《游春·久误寻芳节》 - - 曹家达 - - 久误寻芳节,行过上巳辰。扇香淆水影,歌吹动梁尘。绕树蜂随客,临流鸟唤人。少陵何氏咏,暂得和阳春。
  • 古诗《过哈密·西扼雄关第一区》 - - 惠龄 - - 西扼雄关第一区,鞭丝遥指认伊吾。当年雁碛劳戎马,此日人烟入版图。路向车师云黯淡,天连吐谷雪模糊。寒威阵阵催征骑,不问村醪尚有无。
  • 古诗《赠汝戡·镆耶一片向谁明》 - - 全大震 - - 镆耶一片向谁明,击筑声中见不平。匹马斜阳殊作侠,过从长是问侯生。
  • 古诗《次韵昌甫论菊之结盘者无真意》 - - 韩淲 - - 秋来何物伴吾真,药菊甘香最可珍。见说缭潭人不老,肯随杂色斗时新。
  • 古诗《三月十九夜四鼓》 - - 郑孝胥 - - 林影何苍苍,池光何皎皎。夜色不胜清,转愁天欲晓。
  • 古诗《集方环山斋题明宁献王画》 - - 厉鹗 - - 寒斋延明曦,壁讶数峰接。其下松桧阴,斗水穿石摺。岩扉中有人,停琴展幽牒。侍立双玉童,衫袖空翠裛。我疑卢鸿一,期仙磴可蹑。谛观出宁藩,珍重墨林笈。高皇十七子,龙种何蹀躞。晚年慕冲举,自抑金川捷。倖非七国败,思与八公揖。此图寓意耳,深萝神隐惬。浑如匡庐云,尚袅草堂颊。太息南昌...
  • 古诗《望海·浩荡沧波一气流》 - - 彭孙贻 - - 浩荡沧波一气流,飞扬何处见瀛洲。星辰积水寒光动,日月虞渊片影浮。坼地东南穷禹迹,谈天中夏定神州。亦知广泽无荒漠,自有鱼盐佐国筹。
  • 古诗《秋日·不愁舟碎瞿唐石》 - - 屈大均 - - 不愁舟碎瞿唐石,爱触中流滟滪来。象马丛中穿一发,篙篙相接斗惊雷。
  • 古诗《集苏轼诗联·山下曾逢化松石》 - - 岑雨岩 - - 山下曾逢化松石;胸中自有洗心经。
  • 古诗《题友卿鸾箫集》 - - 丘逢甲 - - 铁崖图画仓山表,佳话流闻直至今。表惜不传图不得,抡才巨眼爱才心。
  • 古诗《赠杨古澹·南山有岑楼》 - - 何梦桂 - - 南山有岑楼,岑楼高落星。娟娟楼上女,悠悠抚朱绳。高年猗兰操,翻作长短清。世无千古人,惟遗千古心。心长韵愈远,疏越难可闻。曲尽无人听,月高风满城。
  • 古诗《督觉际莳菜》 - - 郑清之 - - 秋后从来数晚菘,自锄稀甲几多丛。 莫辞榾榾频携瓮,准拟清馋玉糁翁。
  • 古诗《病中作·六月廿四夜》 - - 文天祥 - - 六月廿四夜,人间热欲炊。 病怀如酒困,倦睫似书痴。 梦与千年接,心随万里驰。 客来相问讯,寄语有新诗。
  • 古诗《春晚·五十六翁身百忧》 - - 陆游 - - 五十六翁身百忧,年来转觉此生浮。 山川信美故乡远,天地无情双鬓秋。 社後燕如归客至,春残花不为人留。 一觞一咏从来事,莫笑扶衰又上楼。
  • 古诗《南旺·嗟我南行舟》 - - 归有光 - -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远,落日生暮愁。 当年宋尚书,庙貌崇千秋。 丈夫苟逢时,何必无大猷。 叹我学禹贡,胸中罗九州。 杖策空去来,令人笑白头。 尝疑伯颜策,毋乃非令谋。 洪范天锡禹,大道衍箕畴。 五行有汩陈,三事乃不修。 鲧堤日以兴,百川失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