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永年的诗 >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

朝代:明代诗人:陈永年时间:2023-04-06
独领春山约,平分佛日閒。
竹行青玉坞,花坐碧桃湾。
近海气成市,连云僧闭关。
鸟啼如劝酒,不肯放人还。

诗人陈永年资料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作者陈永年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陈永年古诗词作品: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 《送长世安世二子读书焦山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朝阳庵·独领春山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沈醉东风·他去那原告人十分觑问》 - - 佚名 - - 他去那原告人十分觑问。眼见的那被告人九分关亲。他将李阿陈相哀悯。他去那李二行百般的施雠恨。料应来必有个缘因。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早难道肋底下插柴自稳。
  • 古诗《吴志道即居左凿池池中立石假山高丈馀络以翠萝环以清流旁创小亭为游息之所。肩吾陈子扁之曰咫尺蓬莱作歌要余同赋因次其韵云:》 - - 胡天游 - - 吾闻蓬莱之山三万里,盘根下插归虚底。六鳌赑屃挽不前,那得飞来窗户里。寒姿颠倒白云间,绿水错磨花玉齿。老苔悬薜莽联络,髣髴玄洲环岛屿。固知幻戏出人为,岂有金珠隐空翠。亭中老仙方晏坐,醉眼狂花吐奇语。省来一笑悟非真,欲借鲸波洗眸子。世间小大本无凭,一视正须齐彼此。秋毫泰...
  • 古诗《次欧阳少逸韵呈雪庭禅师》 - - 丘葵 - - 蘋婆影镂日华明,照见枝头果已成。却是南风有吟思,时将万叶作秋声。
  • 古诗《挽王文韶联·以相臣兼领度支》 - - 朱廷燮 - - 以相臣兼领度支,曹部托帡幪,每以郎署趋公,得仰瞻潞国精神,汾阳丰采;迨元老退归乡里,湖山娱杖履,忽向仙阊扈驾,长冷落六桥风月,三竺林峦。
  • 古诗《萧子卜居梅林赋赠》 - - 严嵩 - - 溪上梅花玉作林,溪边茅屋苦寒侵。孤山倚棹逢诗兴,颍上移家见客心。日晚渔歌来浦溆,雪晴花色上衣襟。风尘拥传劳为郡,时向沧洲寄一吟。
  • 古诗《翡翠·见诸长喙须避》 - - 文同 - - 见诸长喙须避,得少纤鳞便飞。为报休来近岸,有人爱汝毛衣。
  • 古诗《后·坐井成小眼孔》 - - 刘克庄 - - 坐井成小眼孔,面壁得大医王。净洗三生热恼,不烦一服清凉。
  • 古诗《报载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忆南京大屠杀事感而赋此》 - - 何永沂 - - 铁骑纵横恨未烟,屠城武士道无天。劝君且勒悬崖马,一杀仇深五十年。
  • 古诗《题二乔观书图》 - - 郑真 - - 云锦衣裳玉雪肤,君臣共喜得双姝。不如诸葛粗粗妇,手挈綀裳过草庐。
  • 古诗《望岱·岱山望不极》 - - 余有丁 - - 岱山望不极,望望雨中灭。云送近山来,风吹微雨歇。前村树若荠,远溆洲如月。林花红欲然,涧草香逾烈。蝶翻閒过幔,鸟鸣偏近辙。旁瞩万象妍,遐视千里豁。何异乐游原,矧乃清和节。不惮冲泥行,泠然清兴发。寄辞宦游人,随地可怡悦。...
  • 古诗《句·吏民相共乐》 - - 田开 - - 吏民相共乐,浑不记相关。
  • 古诗《扬州·叠鼓鸣笳发棹讴》 - - 吴伟业 - - 叠鼓鸣笳发棹讴,榜人高唱广陵秋。官河杨柳谁新种,御苑莺花岂旧游。十载西风空白骨,廿桥明月自朱楼。南朝枉作迎銮镇,难博雷塘土一丘。
  • 古诗《夜宿上海金茂大厦》 - - 伯昏子 - - 枕肱烟际俯横流,惬卧何曾解郁悠。万里舟来万里客,最高楼上最高愁。危栏撑拄天人绝,澒陆支离世相浮。恍拾穷阶待云信,光生牛斗映寒眸。
  • 古诗《即事·乐使金花鼓》 - - 周文璞 - - 乐使金花鼓,蛮衣紫锦鞍。蕃官船过界,驿吏报平安。
  • 古诗《奉送温甫主簿赴昌元新任》 - - 度正 - - 年来昌合颇多懦,满目青山秀不枯。隐者能通三圣易,贤良更缵六经图。簿书整暇抛官束,朋友从容味道腴。我已倦游还旧隐,新吟时寄几篇无。
  • 古诗《爱亭·朱轓何事独来频》 - - 元绛 - - 朱轓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 最爱年年禾稻熟,时丰自有壤歌人。
  • 古诗《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 - - 岳珂 - - 五云堆里望触棱,二纪周南梦未曾。 四辈两年勤诏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台虽有深秋燧,雁塔应无曩日僧。 豫备正须如雍国,不妨德业颂高升。
  • 古诗《梅·万物无先我得春》 - - 曾丰 - - 万物无先我得春,谁言骨立相之屯。 御风栩栩臞仙骨,立雪亭亭苦佛身。 不放乔松为独行,犹容修行作同人。 彼矜香色自孤者,不道未离香色尘。
  • 古诗《送僧归荆州》 - - 詹英 - - 上人归洞庭,衣带浙山青。 秋院空荆树,凉风度楚汀。 闻钟还驻锡,在路亦持经。 乡士知高行,谈玄处处听。
  • 古诗《陈宫怨·风暖江城白日迟》 - - 许浑 - -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 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 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