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俞充的诗 > 贻溪怀古·一鸣窗原文及翻译赏析

贻溪怀古·一鸣窗

朝代:宋代诗人:俞充时间:2023-04-05
天寒松柏青,厩闲骥骥老。
潇洒竹窗前,超然鸣以道。
惟有岩上月,时来伴幽讨。
兹意不可忘,还将拾残稿。

诗人俞充资料

贻溪怀古·一鸣窗作者俞充

生卒:1033-1081。介绍:宋明州鄞县人,字公达。俞伟从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迁成都路转运使,上十策御戎。加集贤殿修撰。提..... 查看详情>>

俞充古诗词作品: 《贻溪怀古·一鸣窗》 《贻溪怀古·莹心亭》 《贻溪怀古·挂鹤台》 《贻溪怀古·濯缨亭》 《王官谷·贻溪》 《贻溪怀古·东渠亭》 《王官谷·休休亭》 《王官谷·司空氏旧居》 《贻溪怀古·三诏堂》 《王官谷·双人石

贻溪怀古·一鸣窗原文及翻译赏析

贻溪怀古·一鸣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倚晴楼·小游山后度山前》 - - 弘历 - - 小游山后度山前,寥朗全看泮岭烟。麦陇实垂资曝䵘,书楼名副喜俄延。云容过雨白归岫,田况沾膏绿满川。今日登临虽足慰,秋收未届敢云然。
  • 古诗《于皇辟疆穆倩友沂诸子过集寓斋》 - - 龚鼎孳 - - 乾坤容短鬓,风物饱穷交。斗转看横槊,天崩惕覆巢。霜长青旅壁,月似白江郊。未觉玄亭寂,人来答解嘲。
  • 古诗《冯当世挽词·名冠英雄彀》 - - 韩维 - - 名冠英雄彀,身参将相尊。有客沧海量,无玷白圭言。密议调羹鼎,高怀寄酒樽。从今此中意,无复故人论。
  • 古诗《巢林溪探源—拈得侵韵》 - - 陈振家 - - 二三子约溯巢林,乘兴轻舟载酒寻。绕岭穿溪摇逸桨,沿涯隔树听鸣禽。沙粗水浅渊流窄,石乱榛蕃岩谷森。探得源头相与庆,豪情忽迸纵高吟。
  • 古诗《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 - 虞世基 - -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方陪觐东后,登封禅肃然。...
  • 古诗《题钦庙主器时所作登瀛图》 - - 陈造 - - 唐家大府开天策,祖庙工歌登七德。伪王连组
  • 古诗《贺知章祠·乞得君王一曲湖》 - - 喻良能 - - 乞得君王一曲湖,笑他三径就荒芜。欲知千古高风在,月落寒山影自孤。
  • 古诗《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 - - 苏辙 - - 西邻豫章客,病骨瘦栾栾。清夜眠孤枕,终朝饱一箪。雨多愁不出,讲罢未应餐。约我晴相过,门前泥欲乾。
  • 古诗《登苏台怀古·三月长洲花乱开》 - - 吕诚 - - 三月长洲花乱开,酒酣移客一登台。绕城山色临吴会,满地溪声走越来。北阙天高星使下,西陵日落钓船回。独怜泰伯荒祠在,烟雨金铺长绿苔。
  • 古诗《同傅木虚刘安元童仲良游五仙观》 - - 黎民表 - - 玉京琳殿海东湄,上客琴尊得共移。仙隐已经羊化后,吏情休叹凤衰时。池空半落流云影,松古偏馀积雪枝。应是丹台曾籍记,喜于莲社结幽期。
  • 古诗《送张签判游开先》 - - 释真净 - - 步入青松里,迢迢一径通。渐分华藏界,深隐法王宫。道与神仙别,人非世俗同。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风。
  • 古诗《咏汉事·田横能得士》 - - 陈廷敬 - - 田横能得士,高义陵千秋。横来大者王,横来小者侯。慷慨五百人,不与韩彭俦。富贵苟不乐,沈殒遂所求。至今沧海上,天风激清流。
  • 古诗《句·具州阴德即仙资》 - - 罗适 - - 具州阴德即仙资。
  • 古诗《西虹桥·引领烟无际》 - - 黄省曾 - - 引领烟无际,凭虚念自深。云回满川雁,秋起一城砧。飒飒阁侵暮,纤纤月上林。扁舟从此逝,把酒思何禁。
  • 古诗《恭和御制谒陵礼毕载启西巡瞻彼台山祝兹介祉元韵》 - - 钱大昕 - - 丽农瑶室占高凉,亲祝纯釐孝治彰。五百仙人行教地,三千法界大慈光。金根启处祥云拥,玉烛调时化雨长。天保九如天瑞协,至诚昭格圣心□。
  • 古诗《次韵·众身卑小总难胜》 - - 饶节 - - 众身卑小总难胜,挂向师身恰不争。大地山河皆里许,衲僧眨眼太迟生。
  • 古诗《移居五绝句》 - - 梁鸿志 - - 身非葛稚川,亦异杨通老。横流不可安,但觉移居好。
  • 古诗《端午在天河边偶遇屈夫子》 - - 无名 - - 五月漫漫流云端午渺渺碧波天河边遇到屈夫子问我苦乐如何——我平生就酷爱诗歌可诗歌却不爱我变色龙忽忽几多,更如五里雾眼睁睁不可捉摸…… 曾经是诗之骄子年轻的一个但诗运坎坷,岁月蹉跎诗神啊,有点不公,丢我在遗忘角落转眼已白发婆娑,仍心有不甘气有...
  • 古诗《阮郎归·来时红日弄窗纱》 - - 晏几道 - -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 古诗《嶓冢·夏禹崩来一万秋》 - - 胡曾 - -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