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隋代诗人 > 何妥的诗 >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

朝代:隋代诗人:何妥时间:2017-11-04
剑影侵波合,珠光带水新。
莲东自可戏,安用上龙津。

诗人何妥资料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作者何妥

何妥,隋西城人,字栖凤。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有《..... 查看详情>>

何妥古诗词作品: 《和平凉公观赵郡王妓诗》 《乐部曹观乐诗》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 《咏灰诗·图规晕不缺》 《赋得临阶危石诗》 《长安道·长安狭斜路》 《长安道·长安狭斜路》 《入塞·桃林千里险》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 《入塞·桃林千里险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鱼诗·剑影侵波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槃阿精舍·寺左精庐每偶憩》 - - 弘历 - - 寺左精庐每偶憩,松门步入路清便。僧人粥饭看三两,本色饶他不解禅。
  • 古诗《还山书感·检点征衫总泪痕》 - - 丘逢甲 - - 检点征衫总泪痕,沧桑劫外此身存。百年乔木山丘重,万里浮槎海气昏。华表云光归老鹤,幔亭霞彩护曾孙。神州苍莽风尘满,冷落江湖怆梦魂。
  • 古诗《三妇艳·大妇缝罗裙》 - - 刘孝绰 - - 大妇缝罗裙,中妇料绣文。唯馀最小妇,窈窕舞昭君。丈人慎勿去,听我驻浮云。
  • 古诗《寄信守徐稚山侍郎》 - - 曾几 - -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系江滨。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寻水北水南人。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 古诗《杪秋同诸君游石井山》 - - 沈瑞徵 - - 绝巘攀跻外,苍茫秋色残。云山千里出,烟树万家攒。石转奔涛壮,天空落日寒。扶桑一矫首,海气正漫漫。
  • 古诗《送梅德涵令缙云》 - - 陈履 - - 燕都冬日天气寒,载酒送君须尽欢。酒酣把袂起复叹,人生聚合良亦难。忆昔春风三月胜,锦绮花枝上林盛。南宫宴罢马如云,金鞯玉勒纷相映。分曹观政列九卿,衣冠台省相峥嵘。我时与君属廷尉,日日入座西春亭。西春亭中足幽赏,亭前老树干霄上。同游兄弟皆俊英,忘形尔汝消尘想。序经朱夏风...
  • 古诗《简艮斋·梦里常门下》 - - 曾丰 - - 梦里常门下,诗中半广南。句成还自诵,愁到与谁谈。菊又黄无抵,头今白不堪。剩分新著作,洗我瘴边岚。
  • 古诗《濯缨亭·两派清溪合》 - - 赵处澹 - - 两派清溪合,回波到此间。危峰衔古石,幽洞隔尘寰。云影高低树,岚光远近山。先贤遗迹在,盍挽旧风还。
  • 古诗《林缉熙县博张廷实进士何孝子子完先后见访既而缉熙往平湖廷实归五羊子完还博罗因赋四绝》 - - 陈献章 - - 长髯遗我一囊山,铁桥流水非人间。我今决策山中去,踏断铁桥无路还。
  • 古诗《菩萨蛮·秋》 - - 刘焘 - - 露盘金冷初阑暑。暑阑初冷金盘露。风细引鸣蛩。蛩鸣引细风。雨零愁远路。路远愁零雨。空醉一尊同。同尊一醉空。
  • 古诗《示建旌节亭役者》 - - 陈献章 - - 照曜乾坤功不小,此风此日更须扶。泮宫畚土皆民力,不共城郎一例书。
  • 古诗《欧祯伯廷尉迁南屯田》 - - 游朴 - - 廷中朝散玉珂声,南国佳人赋远征。汉史政廑沟洫志,晋家元倚石头城。诗名曾见称工部,国计今须借水衡。江左贵游方倒屣,尚能回首忆王生。
  • 古诗《咏蝇·营营止于棘》 - - 卫宗武 - - 营营止于棘,或赤而或黑。皓皓染成污,奸魂并佞魄。
  • 古诗《虞美人·当时玉笛红窗里》 - - 俞绣孙 - - 当时玉笛红窗里。不识愁滋味。无端一别各西东。负了阑干几度月明中。年来折尽离亭柳。赢得人消瘦。云山总是万重遮。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
  • 古诗《老懒·老懒将成癖》 - - 邱炜萱 - - 老懒将成癖,卑栖幸自由。看云舒倦眼,临水爱清讴。俗久忘机狎,身宁外物游。尘尘稗海里,无碍泛虚舟。
  • 古诗《竹枝词·庄严佛像法堂供》 - - 钱大昕 - - 庄严佛像法堂供。五粒松枝翠影重。怪雨淙淙风瑟瑟,夜深疑化作苍龙。
  • 古诗《镫下写玉篇》 - - 梁德绳 - - 百和馀香袅篆烟,镫笼蜡纸照残篇。一章急就窗前课,往事沈思十载前。
  • 古诗《辛之赠印·一头城旦一胥靡》 - - 聂绀弩 - - 一头城旦一胥靡,刀捉床头两刻之。矫若游龙穿大壑,温如寡母抚幺儿。天边暴虎凭河久,海内寻师觅友迟。感子明珠先暗掷,还君五十六浮词。
  • 古诗《夜宿安江·不辞芒屩百蛮行》 - - 田翠竹 - - 不辞芒屩百蛮行,三月莺花解送迎。一路听来皆夜雨,此情无以慰苍生。愁常浓淡银釭影,梦不分明杜宇声。合向中庭挥剑舞,边关万里未休兵。
  • 古诗《送文用庵主归旧隐》 - - 释重显 - - 太白峰前旧隐基,杉松寒翠滴无时。 经年抛却又归去,再听岩猿祇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