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聂宗卿的诗 >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

朝代:宋代诗人:聂宗卿时间:2023-04-06
陟冈寻胜迹,小径绕危岑。
高隐重云幕,闲游乱石林。
因潜涤患水,如卧辟寒金。
松老青姿怪,岩空紫气深。
几宵惊客梦,半夜有猿吟。
我本神仙裔,徘徊称道心。

诗人聂宗卿资料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作者聂宗卿

聂宗卿,歙县(今属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为太常少卿(《新安志》卷七)。 查看详情>>

聂宗卿古诗词作品: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黄山·陟冈寻胜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同年李判书释之。将归龙驹别墅。来告别。且徵赠言。走笔塞责》 - - 李穑 - - 南谷先生老益强,白须红颊照人光。烂游舞席名尤重,孤立词林趣自长。当日友朋森可数,晚年儿女忽成行。无由倒泻平生抱,幸是田家酒已香。
  • 古诗《将至严州十馀里题舟旁石壁》 - - 江湜 - - 苍崖一百丈,出水忽成奇。天不爱其石,我方酬以诗。江宽消涨快,岭峻脱云迟。能学严光钓,端来坐在斯。
  • 古诗《写哀又·夙昔怀明发》 - - 宋琬 - - 夙昔怀明发,蹉跎四十年。省躬期画地,遘闵欲呼天。白日霾双阙,悲风感下泉。生存何面目,三复蓼莪篇。
  • 古诗《香罗带·丈夫》 - - 王玉峰 - - 丈夫。非奴忘你身。只为纵横乱心。君心恐似绵里针。奴心似线引无门也。相逢处。总难凭天那。难道他就心变了。奴家闻得。。人须是旧衣贵新只怕。他别有新人也。道奴人旧。衣新也不当新贴上。 ...
  • 古诗《送范侍御苏山北上》 - - 边贡 - - 廊庙江湖身世,先忧后乐心情。本是仲淹孙子,怪来夷夏知名。
  • 古诗《挽赵泰州善忱》 - - 孙应时 - - 唾拾儒科早,阶升命秩尊。斑衣娱寿斝,绮席称名园。五马催三驾,千秋闭九原。春风破山路,松柏惨何言。
  • 古诗《次和匠门雨中白莲十二韵》 - - 查慎行 - - 玉井如船藕,移来是白莲。花开元澹澹,雨洗更娟娟。出浴全身洁,离尘一镜妍。细珠留的皪,活汞走匀圆。太素知无匹,孤标俨得仙。灵根超十地,色界净诸天。影濯银河畔,香清羽扇边。质迷深自隐,丝引误相牵。带笑聊悠尔,含悽莫泫然。凌波愁浪恶,倾盖望云穿。江浦舟迟泛,湘皋佩合捐。输他冰雪...
  • 古诗《忆仙姿/如梦令》 - - 贺铸 - - 日日春风楼上。不见石城双桨。鸳枕梦回时,烛泪屏山相向。流荡。流荡。门外白苹溪涨。
  • 古诗《洛神图·嬉游湍濑采玄芝》 - - 凌云翰 - - 嬉游湍濑采玄芝,罗袜淩波不自持。毕竟形容何所似,玉芙蓉在碧琉璃。
  • 古诗《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 - 宋之问 - -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 古诗《过严陵滩·老脚浪长岂倨主》 - - 饶与龄 - - 老脚浪长岂倨主,羊裘坚卧富春江。达人漫道先生果,郡里谁传姓字香。
  • 古诗《陈协只丈有遗悲怀之作赋此慰之》 - - 李洸 - - 地老天荒有悲怀,从知感物泪先零。纵能作达同庄叟,岂但唧哀到宛陵。情至文章泣神鬼,语深骨肉费丁宁。满园花事看如昨,秋梦孤寻忍独醒。
  • 古诗《西湖竹枝歌·水长西湖一尺过》 - - 叶广居 - - 水长西湖一尺过,湖头狂客奈愁何。鲤鱼吹浪杨花落,听得橹声归思多。
  • 古诗《野泊·野泊投村店》 - - 沈明臣 - - 野泊投村店,人烟聚一沙。月摇江作练,霜落树生花。近海吴天尽,穿溪泖路斜。流年与流水,应自笑无家。
  • 古诗《直讲纪咏·尊俎无能劝一筹》 - - 陈子壮 - - 尊俎无能劝一筹,兼资章句备宸猷。讲规刻日中书派,文牒分忙部吏投。
  • 古诗《次韵病树赠别》 - - 陈曾寿 - - 相依一百五十日,寒暑雨风都未知。得见暂轻赍志恨,何修能慰再来期。平生有泪惟自咽,一往无言安用诗。愿学湘乡养生诀,瞢腾中酒似婴儿。
  • 古诗《字字双·题花魂蝶影之花魂蝶影图》 - - 高燮 - - 心香袅袅温复温。芳情栩栩亲复亲。意痴恋重真复真。是花是蝶人复人。
  • 古诗《菩萨蛮·辛丑清明游戒珠寺》 - - 周作人 - - 尚爱此山看不足。芳草和烟铺嫩绿。风静鸟声圆。春阴寒食天。云岚青欲滴。落日衔翠壁。飞絮拂归鞍。春衣雨后寒。
  • 古诗《百丈漈·断崖日夕自撞舂》 - - 方翥 - - 断崖日夕自撞舂,未近先看气象雄。 万壑不停雷隐隐,一川长觉雨蒙蒙。
  • 古诗《次韵·投老参陪杖屦间》 - - 刘克庄 - - 投老参陪杖屦间,颇容摘宋更薰班。 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 绝喜庚桑来畏垒,懒为涑水续君滩。 夷居巷处何尝陋,但看当年孔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