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埙的诗 >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

朝代:宋代诗人:陈埙时间:2017-11-30
碧玉千寻剑影寒,夜深光怪逼危阑。
句吴霸略成尘土,空有青山覆石坛。

诗人陈埙资料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作者陈埙

陈埙,字和仲,号习庵,鄞(今浙江宁波)人。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调黄州教授。理宗即位,召为太学录。绍定年间通判嘉兴府,后召为枢密院编修官。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衢州,徙福建转运判官。历浙西提点刑狱、吏部侍..... 查看详情>>

陈埙古诗词作品: 《茅山·三茅高出七山巅》 《谢赵宪副使惠建茶》 《游虎丘·老龙拖雨过平川》 《谢赵宪逼使惠建茶》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 《茅山·三茅高出七山巅》 《游虎丘·老龙拖雨过平川》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 《吊梅道人墓·见说梅花旧有庵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虎丘·碧玉千寻剑影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济南竹枝词·日斜风定泊船初》 - - 龙岭 - - 日斜风定泊船初,乱挂笭箵与籧篨。折来带露绿杨柳,穿得金鳞红鲤鱼。
  • 古诗《自玉河放舟由昆明湖归御园即景杂咏》 - - 弘历 - - 渔村蟹舍遥相望,甓社菱丝夫岂殊。柔橹数声苇渚拂,却看漠漠起飞凫。
  • 古诗《夜宿逯家店·柴门下马日平低》 - - 刘崧 - - 柴门下马日平低,苇席蓬窗壁乍泥。寒夜老翁看客惯,青钱问酒过村西。
  • 古诗《拟古宫词·淡云笼日醉花天》 - - 邓云霄 - - 淡云笼日醉花天,红雨侵阶点绿钱。宫柳春来如妾懒,昼长无事但三眠。
  • 古诗《叙父招同栖霞雅集分音得界字》 - - 林庚白 - - 危巢处吾曹,选胜聊自快。古亦有偏安,豪语乃所怪。南都何代土,非以黄河界。今犹拥中原,大事殊未败。主人吾畏友,用武到书画。落纸若有逃,知杂千涕噫。栖霞盛朋樽,招邀凡几派。艰贞冬青树,能下游人拜。岂若数红叶,供眼但情话。我歌郁深哀,闻者庸足戒。...
  • 古诗《寄乡亲济阳公》 - - 丁鹤年 - - 身远乡情重,途穷客病深。参苓频在眼,桑梓最关心。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自从遭丧乱,辛苦到如今。
  • 古诗《赠余月心·月比于人历世多》 - - 文天祥 - - 月比于人历世多,才圆又缺几消磨。只因受用长生药,嗟尔死蛙如月何。
  • 古诗《黔阳道中次韵》 - - 王缜 - - 荆楚江山面面同,便从荒僻采民风。桑麻隐约云岑里,鸡犬声稀烟树中。洞獠投戈思向化,野人炙背亦怀忠。凭谁补衮经纶手,散作文章五色红。
  • 古诗《传神自赞·此物非他物》 - - 王安石 - - 此物非他物,今吾即故吾。今吾如可状,此物若为摹。
  • 古诗《渔家傲·烛花》 - - 陈世祥 - - 蜂蜡为谁开并萼。铜龙已下重门钥。多少相思无处着。休见谑。紫明知道人消索。旧梦新愁眉上阁。今春较比年来恶。起剪烛花香灺落。侬不错。是花一样春飘泊。
  • 古诗《竹枝词·郎从月下看吴钩》 - - 岳正 - - 郎从月下看吴钩,妾向郎前问所由。闻道敌人今未灭,将欲西去觅封侯。
  • 古诗《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 - - 姚合 - - 帝里谁无宅,青山秖属君。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 古诗《初三日出东郊碑楼院》 - - 范成大 - - 远柳新晴暝紫烟,小江吹冻舞清涟。红尘一鬨人归后,跕跕饥鸢蹙纸钱。
  • 古诗《柳浪闻莺·茭风猎猎水烟昏》 - - 王镃 - -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忽想绿阴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
  • 古诗《巫山一段云·悼友》 - - 董元恺 - - 雨洒空床笛,风号败壁琴。泉台一别信沉沉。肠断到而今。把酒魂应绝,题诗涕不禁。孤灯悄向梦中寻。路隔小窗阴。
  • 古诗《临江仙·效红叶稿》 - - 周岸登 - - 蜀葵花谢湘兰老,海东黄竹阴阴。杜鹃啼血满华林。辇尘菭绣草红心。露脚斜飞蟾魄死,六宫白柰同簪。燕云如纛浊漳深。邺台今夜叫春禽。
  • 古诗《南歌子·雨中夜归,明日晴,复出。戏和东坡韵》 - - 汪东 - - 欹枕听微雨,开帘讶晓晴。远村桃李向人明。更见菜花黄绕蝶衣轻。功业输儿辈,文章谢老成。不知眉宇尚英英。自试残年筋力且閒行。
  • 古诗《清平乐·一犁初卸》 - - 张炎 - -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 古诗《养生·衰病犹弱国》 - - 陆游 - - 衰病犹弱国,地与齐楚邻, 朝忧羽书来,暮畏戎车尘, 奔命不敢辞,所惧残吾民。 羸老正类此,日夜忧其身, 起居食饮间,恐惧自贵珍, 一念少放逸,祸败生逡巡。 所以古达者,训戒常谆谆。 不死正尔得,成真非有神。...
  • 古诗《秦淮歌·停君金叵罗》 - - 史鉴 - -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 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 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 美人卷帘垂玉钩,太白仙人清夜游,酒酣乘月往石头。 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绮裘。 英风撼五岳,豪气隘九州。 迩来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无人继此移山倒海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