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汪翔龙的诗 >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

朝代:宋代诗人:汪翔龙时间:2023-04-06
独俯空堂夜,无人境自宽。
高风河影动,斜月竹身寒。
潮海秋声阔,山林客梦安。
坐来更几点,北斗挂阑干。

诗人汪翔龙资料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作者汪翔龙

汪翔龙,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延祐四明志》卷六)。今录诗二首。 查看详情>>

汪翔龙古诗词作品: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 《访黄吏部不值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泽山·独俯空堂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迎銮曲·闻说西天佛入关》 - - 赵翼 - - 闻说西天佛入关,今秋来庆寿如山。南方别有三天竺,先涌香云结妙鬘。
  • 古诗《卜算子·壬午重九集桥西草堂以杜诗分韵得老字爰拈小调赋呈主人》 - - 龙榆生 - - 高会自年年,我愿能忘老。犹有幽兰擢素枝,坐爱秋光好。照影向清池,一任风吹帽。料比黄花晚更香,长共金尊倒。
  • 古诗《野人·野人便土物》 - - 陶安 - - 野人便土物,性懒入城中。水荇羊须白,山茶鹤顶红。开窑分贱炭,汲井截深筒。酒熟邀人饮,登盘芋栗丰。
  • 古诗《水云庵·相疑非人境》 - - 姚燮 - - 相疑非人境,结屋在云坳。潭有古龙气,楣多怪鸟巢。龛僧向枯佛,庭树罥荒茅。我岂参寥子,随禅学打包。
  • 古诗《斋夜·玉漏南宫夜》 - - 严嵩 - - 玉漏南宫夜,星河迥寂寥。辉辉庭雪积,冉冉树烟销。大礼严皇谕,清斋肃署寮。圣躬传勿药,凝思睇丹霄。
  • 古诗《君山·一帆天上落》 - - 范仕义 - - 一帆天上落,山色扑须眉。斑竹湘妃墓,丹枫柳毅祠。风涛环岸涌,钟磬出云迟。到此襟怀阔,长吟远望时。
  • 古诗《灌园歌·李郎家无卓锥地》 - - 汪琬 - - 李郎家无卓锥地,规作菜薖非左计。即抛儒服荷长锄,去逐园丁谋种蓺。黄花紫萼交加开,绕篱蛱蝶争裴回。日斜刚抱溪头瓮,恰直前山暮雨来。数亩方畦差自给,底用携筐拾榛栗。门来学煮东坡羹,芦菔蔓菁皆可吃。西邻种禾苦未收,催租县吏纷诛求。李郎独饱园蔬味,夏税秋粮百不忧。...
  • 古诗《答见和·花柳萧条行已老》 - - 苏辙 - - 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眼看芍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
  • 古诗《游金牛山·余生爱林壑》 - - 张起岩 - - 余生爱林壑,梦想云水间。倏然外尘嚣,俗类每相关。一行堕世网,著脚多阻艰。回望故山云,逋客几汗颜。逖矣古肥城,岱麓空翠环。有山名郁葱,秀色青云端。中藏古招提,檐户擅林峦。我来脱尘鞅,幽境穷跻攀。层冈列屏嶂,曲径穿荆菅。坏桥拥流水,激石声潺潺。山门胜雄视,殿宇凌高寒。旅檀矗青...
  • 古诗《舟行即目·雾鬓烟鬟水上头》 - - 黄景仁 - - 雾鬓烟鬟水上头,荪桡斜倚蓼花洲。眼波欲逐川流去,眉翠常含风色愁。细语可容樯燕寄,闲情空望佩珠投。分飞八字帆何驶,那得前途一并舟。
  • 古诗《和渔父词·极浦遥看两岸花》 - - 无名氏 - -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 古诗《吊五妃墓十二绝句》 - - 范咸 - - 明亡已历四十载,死节犹然为故明。荒冢有人频下马,真令千古气如生。
  • 古诗《堇浦招同诸公凤凰山看桃花作》 - - 厉鹗 - - 春情垂老春醅浓,又被城南花恼公。青山无赖涴红粉,小雨野莺啼故宫。
  • 古诗《洗竹·舍侧万竿绿》 - - 刘敞 - - 舍侧万竿绿,萧萧终岁佳。翠深疑魍魉,根老畏龙蛇。剪剔扶霜节,分张及马挝。世无嵇阮辈,竟负野人家。
  • 古诗《咏筝·别院秋仍静》 - - 文彦博 - - 别院秋仍静,高堂夜更闲。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好荐琼筵上,长亲黼座间。野王虽后出,无复谢东山。
  • 古诗《感赋二律·地转天旋日月明》 - - 刘家传 - - 地转天旋日月明,腾飞处处有群英。延才重学尊师道,继晷焚膏与令名。教化百年关大计,歌呼新节见殊荣。端居我亦拼馀热,倚醉挥毫写太平。
  • 古诗《华清·城郭休过识者稀》 - - 汪荣宝 - - 城郭休过识者稀,云台洞穴接郊扉。长沟复堑埋云子,万绪千条拂落晖。长乐瓦飞随水逝,高唐宫暗坐迷归。身闲不睹中兴盛,怅卧新春白袷衣。
  • 古诗《宿回向寺·清秋聊命驾》 - - 刘子翚 - - 清秋聊命驾,细雨独行山。 浅淡烟云裹,回还紫翠间。 病多新觉老,心懒旧能閒。 宿遍山南寺,何曾兴尽还。
  • 古诗《蝶恋花·梅子著花当献寿》 - - 丘崈 - - 梅子著花当献寿。得得天工,有意还知否。教在岁寒霜雪后。长年不羡松筠茂。  莫厌杯深歌舞奏。约略丝纶,正是来时候。富贵明年公自有。天香宫烛黄封酒。
  • 古诗《自秣陵泛舟抵庐江》 - - 海岱 - - 水宿屡迁次,寒深霜染衾。 孤征惮早起,半醉喜微吟。 舟子每相谑,渔人时见寻。 悠悠客途里,倚棹看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