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祺生的诗 > 早起·不待鸡鸣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起·不待鸡鸣起

朝代:清代诗人:李祺生时间:2019-03-03
不待鸡鸣起,披衣正觉寒。
佛通花智慧,人与竹平安。
霜气扑帘重,钟声出槛残。
伊蒲香积满,早已办朝餐。

诗人李祺生资料

早起·不待鸡鸣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起·不待鸡鸣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张孝烈诗·潜山玉涧泉》 - - 施闰章 - - 潜山玉涧泉,呜呜流血泪。万古伤人心,孝烈杀身地。父死方戢棺,贼来那忍避。蠖屈栖屋梁,早决无去志。伟哉老仆夫,礼数守造次。豺虎不可驯,咆哮势何亟。睨棺且挥刃,人自梁间坠。长号抱狸首,断臂不拨弃。儿来代阿翁,骈首齐死义。双孝殉须臾,千夫皆裂眦。是时天黑风,天柱欲奔踬。老仆痛捐...
  • 古诗《宴王氏宅·赵瑟秦筝未肯陈》 - - 陈子升 - - 赵瑟秦筝未肯陈,闽歌视听一齐新。切肴日本鱼肠剑,跽酒暹罗象背人。袖领暗薰沈水片,采头高掷出山银。欲从文士誇馀巧,书带盘旋讶舞身。
  • 古诗《长夏久无雨酷暑佘素思朱书思两明府相访顷雨随至与澹归成韵投赠》 - - 释今无 - - 随车甘雨走神龙,莲气兰香入此中。满地弦歌明月夜,还须侧听凤城风。
  • 古诗《辇下曲·请号关牌趋鼓阁》 - - 张昱 - - 请号关牌趋鼓阁,弓刀千骑领兵符。例差右姓巡仓库,哄唱穹庐赐大酺。
  • 古诗《善哉行·出彼城闉》 - - 邝露 - - 出彼城闉,有车辚辚。四时成岁,值此穷阴。鸡声喔喔,贯于青林。百蛰族处,尔独何心。羽物斯升,鳞物斯沉。忧之瘁矣,钟此劳人。劳人伊何,抚斧伐柯。前修不远,古处弗讹。盈盈如月,旦暮有缺。哀我人斯,惟忧用说。善哉善哉,日往月来。琴歌有道,经德不回。...
  • 古诗《许君春山图卷子》 - - 张琦 - - 山客春长醉,日高呼乃醒。抱沙溪鸟白,饲叶野蚕青。小雨瘢晴石,閒云幕昼亭。黜聪今久矣,谁且诘忘形。
  • 古诗《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 - - 刘一止 - - 凤不出丹穴,姬孔叹且思。忽来乃为时,不计身安危。采色炫世眼,鸣声漏天机。高梧寄孤巢,俯仰反自悲。矧复鴳雀俦,妒喘如筒吹。我知盛名下,忧惙甚井眉。宠辱更事耳,何异秦晋饥。生身等世间,宁免相贷资。公乎岂人谋,天特相兹时。奈何不自量,径欲力撼之。如我实助喜,良是昔所期。蜀笺冰不...
  • 古诗《梅花引·旅行》 - - 叶璧华 - - 晓星稀。晓露霏。晓树和烟隐月低。夜乌啼。夜乌啼。啼破霜天,摇鞭古道西。泉声滴滴离人泪,虫声唧唧离人思。影支离。影支离。独抱征鞍,霜痕认马蹄。
  • 古诗《容膝轩·一室不求宽》 - - 欧大任 - - 一室不求宽,易安已能审。君看五柳人,葛巾漉还饮。
  • 古诗《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 - - 张洵佳 - - 屈指慈颜隔,于今十五年。劬劳怀死后,奉养缺生前。兄弟谁劳力,妻孥转息肩。梁山风雨夜,惆怅抚琴弦。
  • 古诗《百哀诗·杨遵道》 - - 刘炳 - - 联镳白下门,载酒丹阳郭。素纨写黄筌,墨沼临碧落。远追秦汉宗,近做荆关作。华表树参差,怅望归来鹤。
  • 古诗《谴鹊·片片花飞点绣帏》 - - 浦映绿 - - 片片花飞点绣帏,强拈裙带试腰围。欺人最是檐前鹊,说道当归又不归。
  • 古诗《城南庄观获》 - - 施闰章 - - 迹系江城野兴长,南邻曲坞接山庄。摊书棚就青松坐,隔水园开早栗香。独客村厨惜鸡黍,斜晖丘陇散牛羊。遥怜楚粤军麾满,几处田畴战后荒。
  • 古诗《观城歌·大北门西掷甲山》 - - 边贡 - - 大北门西掷甲山,山头古庙草斑斑。中丞驻马看遗像,认得将军旧姓关。
  • 古诗《寿大宗伯吴兴董公七十》 - - 王世贞 - - 七帙三朝命世臣,长从龙马斗精神。文章海外鸡林重,宰相山中凤诰新。步武有园过梓泽,比闾为日望蒲轮。偏闻胜事开秋社,逸老堂推第一人。
  • 古诗《林庭植虽已受代勉为感思之行交印后即浩然归隐徜徉里巷间以棋自娱乐哉未易得也因成拙句赠行》 - - 李光 - - 历遍昌江守令权,却回小邑作神仙。宦游未遂心先淡,归橐虽空意愈坚。浊酒三杯须满酌,枯棋一局要争先。闲居自得闲中趣,更活人间七十年。
  • 古诗《游鼎湖·寺钟敲木末》 - - 李望洋 - - 寺钟敲木末,幽草布香软。泉声出小谷,樵路行初稳。白云杂还起,虚袅作龙蜿。穆然钦古帝,吾心得旷远。
  • 古诗《挽词·三月余干花草春》 - - 林亦之 - - 三月余干花草春,天遥莫问谪仙坟。长箫不要吹哀吹,愁杀江东日暮云。
  • 古诗《次韵陈诗郎谢送牡丹》 - - 方岳 - - 手劚苍苔玉一栏,山家初见眼犹寒。 移根莫厌凡红紫,只做春风一样看。
  • 古诗《萧然之叹·昔在庞德公》 - - 赵蕃 - - 昔在庞德公,有足不入州。 鸾凤自有志,燕雀安可俦。 乃知金石坚,不逐万物流。 当时天下事,固为长者忧。 未易一木支,杀身何能酬。 令人为短气,哀哉融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