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葂的诗 > 早起·不待鸡鸣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起·不待鸡鸣起

朝代:清代诗人:李葂时间:2023-04-06
不待鸡鸣起,披衣正觉寒。
佛通花智慧,人与竹平安。
霜气扑帘重,钟声出槛残。
伊蒲香积满,早已办朝餐。

诗人李葂资料

早起·不待鸡鸣起作者李葂

李葂,字啸村,怀宁人。诸生。有《啸村近体诗选》。 查看详情>>

李葂古诗词作品: 《赠郑燮联·三绝诗书画》 《焦山·别开生面水为邻》 《上巳忆白下·清明恰是握兰辰》 《凝翠轩联·终古招邀山色远》 《早起·不待鸡鸣起》 《题雅雨师借书图》 《过废园·谁家亭院自成春

早起·不待鸡鸣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起·不待鸡鸣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海棠·啼妆宛转脸波横》 - - 蒋士铨 - - 啼妆宛转脸波横,薄命生来负好春。荡子不归思妇老,断肠花是断肠人。
  • 古诗《沪滨即席步张石卿原韵》 - - 姚倚云 - - 西窗剪烛复何当,古谊樽前孰狷狂。张翰思莼因避世,马卿干禄作赀郎。云屯乔木笼新绿,露浥丛荷吐暗香。不及秋风赴鲈脍,冲寒或荐水仙王。
  • 古诗《得一书屋自勖》 - - 弘历 - - 天地及王者,胥因得一成。乾坤无意运,宵旰有为亨。难易分明是,盈虚消息呈。惟钦括尧典,日励守吾贞。
  • 古诗《五更转·顿见境》 - - 释神会 - - 一更初。涅盘城里见真如。妄想是空非有实。不言为有不言无。非垢净。离空虚。莫作意。入无余。了性即知当解脱。何劳端坐作功夫。
  • 古诗《和四家兄登九成台》 - - 区大相 - - 夔龙班里忝游陪,何似延陵历国回。闻乐总忘三月味,放歌独上九成台。深山松桂经秋长,古驿芙蓉向水开。此地自留虞帝迹,凤凰千载可重来。
  • 古诗《送舒徵士考礼毕归四明》 - - 高启 - - 寄语关门吏,休轻尚布衣。叔孙聊应召,周党竟辞归。赤曰京尘远,苍烟海树微。送君还自叹,老却故山薇。
  • 古诗《送传与砺广州教授》 - - 陈克生 - - 燕马纷北驰,越鸟翩南翔。良友不可别,嘉会焉可常。一日为三秋,三岁悠且长。相顾从此别,对酒不能觞。念子难久留,愁思结中肠。安得千里足,相与俱腾骧。
  • 古诗《次韵陈知点瑞木》 - - 廖刚 - - 薪斧宁参造化权,发祥瑞若剖符然。天心默与人心契,字色浑如墨色鲜。事类洛书今更显,义稽商颂古难全。愿归麟阁光青史,千载声歌播舜弦。
  • 古诗《送僧·苕霅一时僧》 - - 董其昌 - - 苕霅一时僧,千峰兴欲乘。龙蛇随北学,衣钵问南能。初地游方惬,弥天秀益增。谁知碧云句,侍者续传灯。
  • 古诗《减字木兰花·羁所七忆》 - - 王士禄 - - 桃花靧雪。掌里双珠光似月。几载身傍。次第鸠车看绕床。堪怜弱岁。饘橐崎岖为汝累。莫事诗书。殷鉴于今近在余。
  • 古诗《七月二十七日入京》 - - 游朴 - - 十年裘马恋京华,此日重来迹未赊。尺五仍瞻垂衮处,寻常犹记典衣家。尧年拟效华封祝,汉使真乘博望槎。独有故交零落尽,西风回首不胜嗟。
  • 古诗《颂古·左转右转》 - - 释明辩 - - 左转右转,金刚宝剑。全藏半藏,由基发箭。红心心里中红心,惊得须弥头倒旋。
  • 古诗《题马和之画四小景》 - - 杨娃 - -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 古诗《题采饮山人耦耕图》 - - 陈恭尹 - - 饮犊于上流,洗耳犹为污。采薇而食之,西山乃周土。昔贤立人极,以作狂澜柱。制行岂不高,厥躬亦云苦。何如扶犁翁,日以牛为伍。睅目皤其腹,不闻复不睹。采山而饮河,安问今与古。...
  • 古诗《八声甘州·萍》 - - 刘炳照 - - 叹今生漂泊竟何因。杨花是前身。怎风吹忽散,风停忽聚,聚散纷纷。莫怪行踪不定,倚傍本无根。恨杀东流水,一例销魂。犹忆鱼翻谷雨,共苔衣荇带,牵合难分。自湘妃去后,钿翠堕湘滨。更谁人多情载去,向小池,点缀作芳茵。休惆怅,且欧盟结,聊慰离群。 ...
  • 古诗《落花·营巢燕子故飞飞》 - - 曹家达 - - 营巢燕子故飞飞,日暮东风瘦蝶衣。芳草极天看不得,更谁青冢吊明妃。
  • 古诗《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 - - 马廷鸾 - -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靦最良。
  • 古诗《招友人凤山观雪》 - - 姚勉 - - 霜风才办两朝晴,怪听敲窗又雨声。 一夜忽生虚室白,六花已与短檐平。 酒斟销帐真成俗,兴尽扁舟且未清。 想得凤山高处好,试来着屐水精城。
  • 古诗《多稼亭上望三山中峰独秀而低》 - - 杨万里 - - 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 可惜当初低少许,三山幸有一峰炎。
  • 古诗《观鱼梁·直西湋川水》 - - 康海 - - 直西湋川水,水暖有鱼游。 僮仆值农隙,揭梁湋川头。 压石作深溜,刺目避湔流。 欲辞饵钩急,反为曲薄留。 愿为梁上死,不作饵中收。 梁上死何惜,所畏饵中羞。